中国国家英文新闻周刊日本語 Deutsch Français Español English 中 文
习语用典 学习时间
首页 >> 文化 >> 正文

折叠认知:中美青年在京触摸历史与未来

陶子惠  ·   2025-07-12  ·   来源:北京周报网
标签:知东汇西;中美青年共话未来;文化
打印
纠错

  7月7日至12日,参加“知东汇西:中美青年共话未来”活动的25位中美青年代表在本次活动的首站北京开启深度体验和对话。从校园课堂到外交殿堂,中美Z世代正用亲身体验打破认知壁垒。

  7月11日,青年代表们走进外交部蓝厅旁听例行记者会。会后,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和他们进行了面对面交流。“当毛宁女士走向我们时,我真的很激动。”美国宾州西彻斯特大学的吉娜·埃吉托(Gina Lynn Egitto)回忆道。当晚,毛宁在海外社交媒体平台分享此次会面时写道:“和美中两国大学生进行了一次愉快的交流。”

  7月11日,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在海外社交媒体平台分享与“知东汇西:中美青年共话未来”活动青年代表的会面。(网络截图)

  在北京期间,青年们还参访了中国农业大学,世界粮食计划署驻华办公室、美国驻华大使馆等国际机构,以及腾讯、小米等中国企业。

  在中国农业大学,他们深入了解了中国乡村发展的经验与变革;在世界粮食计划署驻华办公室,他们就全球粮食安全等议题展开研讨;在美国驻华大使馆,就增进两国相互理解进行了建设性对话。

  “过去接触的多是美国主导的国际援助模式,这次深刻体会到中美视角融合的重要性。”美国东田纳西州立大学的可兰·涅维斯-诺埃尔(Kiran Alexis Nieves-Noel)分享道,“美国的援助通常采取自上而下的方式,而中国更侧重自下而上的路径,双方可携手找到最佳结合点,为民生支持带来更显著的成效。”

7月10日,中美青年代表来到世界粮食计划署驻华办公室参访。(尹康摄)

  在腾讯,他们体验了腾讯元宝与腾讯混元3D等创新应用,与腾讯员工就AI时代的智能工具进行了深入交流。在小米工厂体验试乘之后,来自印第安纳大学网络安全和全球政策专业的埃里克·拉尔森(Erik Michael Larson)显得尤为兴奋。“小米工厂的自动化流程和腾讯的数字创新彻底颠覆了我对中国科技产业的想象。这些体验比任何课堂案例都更生动、更深刻。”拉尔森说。

7月10日,中美青年代表在亮马河乘坐游船体验水上之旅。(尹康摄)

  除了参访机构,青年们也走进了北京市民的日常生活。拉尔森笑着说道:“来之前,我对中国的印象还停留在课本里的描述,现在才真正看见普通中国人的生活。”

  当亮马河游船上裸眼3D屏幕骤然亮起的瞬间,韦恩州立大学法学院博士研究生迈克尔·巴齐(Michael Alexander Buzzy)激动地举起相机捕捉。在他看来,北京的魅力在于它让历史与未来成为可以触摸的实体:“在这座城市,你永远不知道下一秒遇见的是历史还是未来。”

  7月12日至23日,代表团将赴西安、苏州和上海继续参访,并在苏州参加“中美未来外交官”夏令营。

  “知东汇西:中美青年共话未来”活动由中国外文局美洲传播中心(北京周报社)、美国国际学生会议、西交利物浦大学共同主办,西安交通大学协办。参与活动的25名中美大学生由美国国际学生会议“第五届中美学生会议”项目组织。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广告 订阅服务
合作伙伴: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00001 京ICP备0800535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60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996274


版权所有 2000-2024 北京周报中文网 本网站所刊登的来源为北京周报及北京周报网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北京周报社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