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英文新闻周刊日本語 Deutsch Français Español English 中 文
习语用典 学习时间
首页 >> 文化 >> 正文

音乐剧《大状王》7月北京首演 主创亲述创作历程

康偲祺  ·   2025-07-07  ·   来源:北京周报网
标签:大状王;音乐剧;文化
打印
纠错

  2025年7月6日,横扫近30项大奖的原创粤语音乐剧《大状王》在北京天桥艺术中心举办主创主演见面会。作曲及音乐总监高世章、香港话剧团助理艺术总监兼导演方俊杰、香港话剧团助理艺术总监兼方唐镜饰演者刘守正,携双组演员全阵容亮相,深度揭秘这部“华语音乐剧之光”的创作历程。

  图说:音乐剧《大状王》主创、主演班底合影(摄影/王晓溪)

  作为2025第二届天桥国际音乐剧展演重磅剧目,该剧由西九文化区委约创作、西九文化区及香港话剧团联合制作,以清代“状王”方唐镜的堕落与救赎为核心,融汇粤剧、摇滚、嘻哈、佛教梵音等29种音乐风格。自2022年香港首演至今,在全国不同戏剧、音乐剧颁奖典礼累计获奖近30座。

  “每一部戏都有生命,音乐的编曲必须跟随角色在剧中的变化来调整。”作曲高世章现场揭秘音乐创作的核心逻辑,他以剧中摇滚乐为例,“当角色情感达到某个临界点,摇滚乐自然成为最贴切的表达”。对于多元曲风的平衡,高世章坦言“不介意砍掉不够理想的歌曲”,但也会参考观众反馈保留部分作品,“最终要让音乐服务于角色命运。”

  在舞台呈现上,导演方俊杰以中国山水画的“东方写意”美学为创作追求——悬月、鸣冤鼓、旋转平台,皆非写实性再现,而是构建观众与舞台之间的“留白”。在他看来,舞美不仅是视觉的呈现,更是叙事的一部分。如何在有限时空中精确计算转台的运行节奏,让关键情节悄然提前,用画面承载情绪,用运动说出故事,都是他着力思考与反复打磨的关键。

  图说:《大状王》导演方俊杰分享该剧创作历程(摄影:王晓溪)

  在角色塑造上,方俊杰注重从“音乐”与“戏文”两重维度对人物进行深层刻画。他认为,“高世章创作的音乐本身就蕴含着角色的多重面貌,能引导演员触及人物内在的复杂与转折。”因此排练中,与演员一起深度研读剧本,并鼓励演员交叉演练——通过不同演员的诠释激发对角色的全新理解,最终呈现出真正有厚度的舞台形象。

  当天,《大壮王》的主演班底还分享了自己对角色的理解,以及打磨、刻画的过程;讲述了台前幕后的有趣与不易。这些经历无一不说明,《大状王》能够从香港走向内地舞台,靠的是百人团队的匠心接力。

  谈到该剧以粤语方言为表现形式,是否能为内地观众所接受时,主创与主演们表示,他们相信剧目和音乐本身的感染力。不久前该剧在上海巡演获得的如潮好评,就是对这一点的最佳印证。从香港西九文化区委约创作,并与香港话剧团孵化制作,整个过程历经八年,至今京沪双城万人空巷;从“预演制”颠覆创作传统,到儒释道精神对话当代人性——《大状王》以匠魂锻造的不止是音乐剧,更是跨越文化的舞台表演艺术的突破。

  阿细饰演者郑君炽以“底色”定义演唱内核:“尽管《大状王》融汇多种曲风,但是在音乐剧剧场的框架之中,这些风格之下有一层统一的精神底色。无论唱法如何变化,表达的本质始终一致——是角色的情感,是剧场的节奏,是讲述的灵魂。”

  据悉,《大状王》2025年于内地和香港的巡回演出由汇丰保险冠名赞助,获国家艺术基金资助。该剧将于7月11日至20日在北京天桥艺术剧院上演。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广告 订阅服务
合作伙伴: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00001 京ICP备0800535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60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996274


版权所有 2000-2024 北京周报中文网 本网站所刊登的来源为北京周报及北京周报网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北京周报社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