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英文新闻周刊日本語 Deutsch Français English 中 文
首页 >> 文化 >> 正文

开学第一课,让爱国主义教育直抵人心

谢伟锋  ·   2019-09-04  ·   来源:中国网
标签:开学第一课;爱国主义;文化
打印
纠错

  金秋九月,如约而至。又是一年开学季。

  在上海徐汇区中国中学“开学第一课”的讲台上,奥运会射击冠军陶璐娜与学生们分享她当年夺冠时的场景和心情,“奥运赛场上,看到五星红旗升起,作为运动员的我感到十分幸福和激动。”在重庆红岩魂广场,武警重庆总队机动支队举行升旗仪式,为即将开学的学生们上了一堂具有爱国情怀的“开学第一课”;在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师生举行“同升国旗、共唱国歌”开学第一课活动,以快闪、合唱的形式抒发对祖国的热爱;在湖南道县树湘学校,刚刚小升初的七年级学生们以读《七律 祭红34师陈树湘将军》作为“开学第一课”,学生们从中了解、学习和传承红色文化……近日,全国各地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抓手,让主旋律响彻校园、让正能量激扬青春。

  “凡益之道,与时偕行。”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在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上下功夫,让爱国主义精神在学生心中牢牢扎根,教育引导学生热爱和拥护中国共产党,立志听党话、跟党走,立志扎根人民、奉献国家。爱国主义教育是在青少年内心深处播撒下一颗萌发的种子,它深刻回答了“培养什么人”的时代命题。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时与势推动着我们走到了历史的十字路口,要不断跨越新的“娄山关”“腊子口”,就更需以爱国情感凝聚年轻的前进伟力。

  爱国情感并非与生俱来,而是需要后天养成。青少年群体是秉轴持钧的关键。环顾寰宇,每个国家都把爱国教育作为公民教育之基石,使之成为课堂之上不可或缺的内容。身处校园之中的青少年学生,他们从小接受到的爱国主义教育,既是耳濡目染,也是潜移默化,这份情愫将伴随着一代代人成长,最终积淀为爱国情怀。

  正因为爱国主义教育的意义重大,我们就更需要把它作为教育改革的重要破题。从教育的角度来看,爱国主义并不是技能养成,也不是专业知识,它更多地映射在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情感积累之上。从这个语境来说,爱国主义教育需要直抵人心的力量。各地校园的“开学第一课”,就秉承着此番题中应有之义。

  犹记得1935年那一堂著名的“开学第一课”,著名教育家张伯苓在南开大学开学典礼上问了3个问题:你是中国人吗?你爱中国吗?你愿意中国好吗?其言谆谆,其意切切,正在于要振奋起青年师生的爱国斗志。时光镌刻出一个民族的奋斗史,也见证了爱国情怀的历久弥新。如今,新时代下的青少年学生,他们视野开阔、思维活跃、追求个性,这些特质也并不妨碍他们把崇高的爱国主义置于心中最重要的位置。涵养爱国之心、激活自信源泉,爱国主义教育正当其时。而如何让它以一种成风化人、润物无声的方式完成青少年品格塑造和精神涵养——“时代是出卷人,人民是阅卷人,我们是答卷人”。

  就在今年开学季,作为一档面向全国中小学生的“电视公开课”《开学第一课》如期开播。节目以“五星红旗,我为你自豪”为主题,打开新中国成立以来的70年历史长卷,通过讲述那些与五星红旗紧紧相连的高光时刻与动人故事,带来一堂恰逢其时的“开学第一课”:白公馆脱险志士深情回忆着那面用信仰浇筑的五星红旗、前国家登山队队员情景再现国旗插上珠峰之巅的荣耀时刻、海口舰原副政委为大家讲述不为人所知的海上护航中国红、嫦娥四号探测器总设计师骄傲于月球迎来五星红旗……一面国旗,让爱国情怀具体而微。而“开学第一课”走出了课堂,利用传播媒介和新颖形式,以愿意听、听得进的方式,给年轻一代以精神的滋养和启迪,使之成为一种现象级的主流文化。浇花浇根,育人育心,这样的“开学第一课”,当多多益善,更当有所启迪。(作者系中国网时事评论员)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广告 订阅服务
合作伙伴:

版权所有 2000-2018 北京周报中文网 京ICP备0800535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60


本网站所刊登的来源为北京周报及北京周报网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北京周报社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