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primer cet article

Commenter cet article

 
English | Français | Deutsch | Español | 日本語
北京周报中文>>> 首页>>> 本网聚焦
法兰克福书展主宾国:阿根廷成中国下一站
· 时间: 2009-10-15 · 本刊记者 曾文卉

 

(本刊记者 曾文卉 法兰克福报道)当地时间10月18日下午,为期五天的法兰克福书展落下帷幕。中国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邬书林将一份象征法兰克福书展主宾国身份的卷轴交给书展阿根廷组委会主席玛格达雷娜·费莱斯 (Magdalena·Faillace),从而正式将主宾国的“接力棒”移交下一届书展主宾国阿根廷。

在交接仪式上邬书林对此次书展主宾国活动做出了充分的肯定。自3月莱比锡书展以来,中国在过去的八个月尤其是过去五天成功举办了612项文化交流活动,中外出版商进行了各项深入的版权交易磋谈,今年中国共向外输出中文版图书2417项,“中国举办了一次多彩、成功、圆满的主宾国活动,”邬书林评价道。

一年一度的法兰克福书展最重要的内容就是洽谈版权贸易。据统计,中国国际出版集团版权输出330项,拔得头筹,中国出版集团版权输出161项、江苏凤凰出版传媒集团输出135项、中国科学出版集团输出162项、上海世纪出版集团输出82项。在此前召开的主宾国新闻发布会上,新闻出版总署对外交流与合作司司长张福海介绍说,此次书展版权输出的新趋势是有关中国传统文化的版权输出仍然保持旺势,但很多版权输出开始关注个别作家,作家作品的版权输出开始增多。

协助主宾国活动的德国WBCO公关公司专家沃尔施泰因介绍,中国在这届书展表现出色,尤其是主题馆,非常有吸引力,参观人数之多令人难以置信。主题馆前的2个信息台,前来咨询的人数与前几年主宾国相比大幅增加。中国主宾国文化活动,给参观者留下了深刻、积极的印象,为人们深入了解中国提供了一个难得的机会,世界各国媒体对书展中国主宾国活动作了大量的报道,数量超过去年的三倍。沃尔施泰因说:“我们对中国在本届书展上版权贸易、向公众介绍中国以及媒体报道方面的表现感到满意。中国作为全球出版业的重要伙伴之一前来参展,成功地向公众展示了中国的文化,唤起了公众对中国的兴趣。中国作为主宾国参加本届法兰克福书展的目的已经基本达到。”

作为2010年法兰克福书展主宾国,阿根廷已确定“运动中的文化”为书展主宾国活动主题。阿根廷是继墨西哥和巴西之后第三个来自拉美地区的法兰克福书展主宾国,该国有着悠久的文化出版传统,拥有豪尔赫·路易斯·博尔赫斯、胡利奥·科塔萨尔等在世界享有盛名的作家。

 

北京周报在法兰克福书展大受欢迎

在法兰克福书展,中国国际出版集团展台上摆放的《北京周报》杂志受到参加书展的外国读者的欢迎。不少参观中国展馆的国外读者经过展台,都被摆放整齐的介绍中国各地的文化遗产的彩色杂志所吸引,停留下来仔细翻阅,很多外国读者干脆直接带走。 [全文]

 

阿来新作《格萨尔王》尘埃落定大受欢迎

法兰克福书展期间,曾以《尘埃落定》获得第五届茅盾文学奖的藏族作家阿来为当地读者介绍了他刚于九月“尘埃落定”出版面市的新作《格萨尔王》,以及创造这部作品背后的故事。阿来的《格萨尔王》是“重述神话”全球出版工程继苏童《碧奴》后又一次面向全世界推出的中国题材重点图书。在接到这个国际计划邀请之后,三年前,阿来决定用现代小说的方式来重述这部世界上最长的史诗。 [全文]

 

李洱谈当代中国写作:穿越古代中国与现代西方的叙事资源

法兰克福书展期间,中国作家李洱的作品《花腔》的德文版在德国面世。在与德国读者的交流会上,李洱通过讲述自己阅读西方文学和中国古代文学对自己创作的影响,探讨了当代中国文学创作的主题和叙事资源。 [全文]

 

刘震云与《我叫刘跃进》:跨文化的幽默 

法兰克福书展期间,著名作家刘震云的作品《我叫刘跃进》的德文版《贼》在德国亮相。刘震云诙谐幽默却又不失深度的作品讲解给德国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刘震云介绍说,《我叫刘跃进》是2008年出版的小说,主要是探讨一向互不见面的阶层到底发生了什么样的关系。刘跃进的原型是刘震云生活中的表哥,“我表哥是工地里的一个厨子,但他不关心每天怎么把饭做好,他最关心的是中国政局和世界政局的变动。他对奥巴马和希拉里比我熟悉得多。我觉得我表哥与奥巴马的关系是这个世界上特别‘好’的一种关系,所以就有了《我叫刘跃进》。” [全文]

 

中外汉学家谈“国际汉学与当代中国”

10月15日,由中国国际出版集团和孔子学院总部共同主办的“国际汉学与当代中国”论坛在法兰克福书展中国主题馆落下帷幕。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中国国际出版集团总裁周明伟、国家汉办主任许琳等共同出席了论坛。论坛邀请了欧洲著名汉学家施寒微、施舟人、白乐桑以及来自中国上海社会科学研究院的黄仁伟教授作为演讲嘉宾,分别就“现状与趋势:欧洲汉学与汉语教学”、“传承与创新:中国文化的翻译与表达”、“交流与对话:汉学与快速发展的中国”等议题发表了主题演讲。 [全文]

 

法兰克福书展:德国人眼里的中国主宾国

10月13日开幕的法兰克福书展从14日起对公众开放,将持续至18日结束。中国首次以主宾国身份参展,在书展开幕前后一直引人关注。两天来,陆续有不少人来到中国馆参观,北京周报网记者在现场对几位德国客人进行了采访  [全文]

 

法兰克福书展中国主题馆:中国经典元素再现

“一张纸、一滴墨、一个字、一本书”,法兰克福书展中国主题馆的设计者李继伟用了中国文化的四个元素开始了他对中国主题馆的介绍,“用现代艺术的语言塑造一个艺术的空间,用它来表现中国文化的精髓和意境。” [全文]

 

法兰克福书展:苏童对话《碧奴》译者马海默

法兰克福书展开幕后第一天,著名作家苏童和自己作品《碧奴》的德文翻译马海默在众多文学爱好者面前就文学的创造和传播等话题进行了一场生动而又深刻的对话。

马海默向读者介绍,自己最早接触到苏童的作品是源于张艺谋的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之后他就去书店买了这本书,当时他还不懂中文,看到的译本是从法文翻译过来的。随后他又先后购买了苏童的多本翻译成德文的著作,如《米》。幸运的是,2006年,一家德国出版社给他打电话,问他是否愿意翻译苏童的一部重新诠释神话的作品《碧奴》,当时这部作品的中文版尚未上市,后来全世界30多个出版社几乎同时出版了此书。 [全文]

 

法兰克福书展:开幕前的“中德文化交流”

当地时间10月13日中午,主题为“中德文化交流”的法兰克福书展中国主宾国首场新闻发布会于书展正式开幕前吸引了大量中外记者到场。国家汉办主任许琳、歌德学院院长米歇尔·康·阿克曼(Michael Kahn-Ackermann)、社科院外文所研究员李永平、北京大学德语系主任黄燎宇、中国版本图书馆馆长艾立民出席了发布会。 [全文]

 

 

我要打印 我要纠错
今日要闻 更 多
威州重建新思路:减震、节能、环保
  在汶川重建规划编制过程中,我们特别重视减灾防震体系建设,因为地震以后公众最关注的是安全。”近日,中国外文局赴汶川采访组在威州镇采访时,广州援建前线工作组工程协调部部长徐明贵告诉记者说
世界经济论坛新闻资料
关注主权债务危机问题
金融监管改革或成讨论焦点
中国援海地第二批救灾物资启运
奥巴马国情咨文:“二次刺激方案”成焦点
本刊特稿 更 多
2009年第51期目录
2009年第50期目录
2009年第49期目录
2009年第48期目录
编者札记
文物归宿的本质
达尔文的财富
为了更好的保护
从体育大国走向体育强国
期待电子商务的春天
点击更多
 
北京周报中文网络编辑部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大街24号 电话:010-68996265
邮政编码:100037     电子信箱:cn@bjreview.com.cn
发行部:010-68310644 68995807 电子信箱:circulation@bjreview.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