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primer cet article

Commenter cet article

English | Francais | Deutsch | 日本语
首页>>> 北京周报中文>>> 首页>>> 本网聚焦
伊朗总统的伊拉克之行
华黎明 · 时间: 2008-03-19 · 来源:北京周报 2008年第12期 3月20日出版

 

3月2日,在伊拉克首都巴格达,伊拉克总理马利基(右)与来访的伊朗总统艾哈迈迪-内贾德握手。马利基当天与正在伊拉克访问的伊朗总统艾哈迈迪-内贾德举行了会谈,并在随后的记者招待会上说,两伊双边关系紧张的时代已经结束。

2008年3月2日,伊朗总统艾哈迈迪内贾德对伊拉克进行了正式访问。这不仅是1979年伊朗伊斯兰革命后伊朗总统对伊拉克的首访,而且他还是半个世纪来到访巴格达的第一位伊朗国家元首。仅就这一点,此访的历史意义可圈可点。

上个世纪50年代,两伊一度都是美国的亲密盟友。除了1953年伊朗国王巴列维被摩萨台赶下台后仓皇出逃途中经停巴格达后再也没有伊朗国家元首到过伊拉克。1958年,伊拉克革命后投入当时的苏联阵营。冷战年代两伊分别属于两个敌对的阵营,关系始终不好。1979年伊朗爆发了伊斯兰革命,当时统治伊拉克的萨达姆由于惧怕伊朗什叶派政权输出革命发动了对伊朗的战争,两国血战8年,死伤逾百万,损失数千亿美元。2003年,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不仅帮助伊朗消灭了它的死敌萨达姆,而且与伊朗同属一个教派的、占伊拉克人口60%的什叶派穆斯林占据了战后的统治地位,经民主选举产生的伊拉克新政府由亲伊朗的势力执掌,伊朗在伊拉克的影响和势力急剧增长。美国前驻沙特大使傅立民说,“美国对伊拉克的军事占领为伊朗对伊拉克的政治占领提供了方便”。此话一点不假。2005年以来伊拉克总统、两任总理、外长和国防部长先后访问伊朗。如今伊朗总统回访伊拉克是题中之义。

此时此刻,伊朗总统高调访问伊拉克,还带着10亿美元贷款的厚礼,对处在水深火热之中的、与伊朗有着共同宗教信仰的伊拉克公众无异于雪中送炭。伊朗通过此访要传递给伊拉克人民的信息是,伊拉克要恢复和平重建家园还要靠伊朗。

为此,伊朗对此访做了精心的安排。不同于布什访问伊拉克每次秘密来去、只停留几小时、只呆在警备森严的巴格达绿区、只见美国军人和伊拉克少数领导人、不见媒体的做法,伊朗总统访问日期和日程提前公诸于众,日程和礼宾完全按国事访问安排,专机、红地毯、伊拉克众多高官欢迎、自机场由摩托车队开道乘汽车前往市区(布什只称直升飞机),公开举行欢迎仪式,不住进绿区,接受媒体采访,还专程去什叶派圣地朝圣与伊拉克公众接触。相比之下,美国总统的访问是占领者的视察,而伊朗总统则是一个友好邻邦元首的正式访问。伊拉克人的感受大不一样。伊拉克总理马莱基在访问结束前公开与美国对伊朗的指责唱反调说,“我们对伊朗的信任度很高,伊朗最近采取的立场十分有助于伊拉克恢复安全与稳定”。

伊朗总统此访既向伊拉克人民做出了友好的姿态,也向美国展示了伊朗对伊拉克局势的控制力和影响力,间接地告诉美国人,伊朗在伊拉克的政治存在是美国望尘莫及的。艾哈迈迪内贾德总统访问伊拉克期间公开宣传,“美国人必须接受本地区的现实。伊拉克人民不喜欢美国人。”这是对美国的挑战。

美国的总统选举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一年后白宫就要易主。美国下一届总统对伊拉克和伊朗会采取什么政策,现在尚难预测。不过有几点是不会变的:一、美国必须保持对伊拉克局势的主导权,伊拉克必须保持美国盟国的地位。二、在这个前提下美国逐步从伊拉克脱身。三、不允许伊朗挑战美国在波斯湾和中东的霸主地位。四、阻止伊朗掌握核技术。美国为了维护自己唯一超级大国的地位,不论谁当总统都不会放弃这些原则。

美国与伊朗在伊拉克有利益之争,但同时,两国在伊拉克的利益又有多处是重叠的:美伊都希望伊拉克局势稳定安全,尤其基地组织是美伊的共同敌人;美伊都不希望伊拉克分裂。伊朗在伊拉克的政治文化影响巨大,没有伊朗的合作,美国要从伊拉克脱身几乎不可能。战后经过民主选举产生的伊拉克政府既亲美又亲伊朗,马莱基政府正在美国和伊朗之间积极地牵线搭桥,穿针引线,推动美国与伊朗直接谈判,成了美国和伊朗之间的纽带。

伊朗的核心利益是维护伊斯兰政权的统治,获得伊朗在本地区的大国地位。美国的目标是改变伊朗现政权,阻止伊朗在本地区坐大。这是美伊对抗的根本原因。伊朗不顾国际社会的压力发展核技术,在伊拉克的投入以及对真主党、哈马斯的支持都是围绕着其自身的利益。

美国下一届总统要谋求从伊拉克脱身,这恰恰是伊朗手中握有的一张牌。伊朗总统此时访问伊拉克就是为了向正在参加竞选的所有美国总统候选人发出一个强烈的信号,伊朗有能力帮助美国解套,条件是美国承认伊朗的伊斯兰政权及其在本地区的利益和地位。如果美伊关系改善,至少在短期内,德黑兰可以帮助美国协调伊拉克各派关系稳定那里的局势。如果美伊关系恶化,伊朗则可以利用它在伊拉克的代理人重新制造动乱,再次陷入大规模的内战。

伊朗在伊拉克有巨大的影响是不争的事实。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所有的伊拉克人都会欢迎伊朗将美国取而代之。因为,这两个国家还存在着教派和民族冲突。何况两国曾血战八年,留下无数血海深仇。在此次伊朗总统访问期间就发生了逊尼派群众举行的反伊朗示威游行。一名伊拉克青年学生说,“艾哈迈迪内贾德是世界上最血腥的罪犯,他到访降低了伊拉克的尊严,这证明伊拉克被占领了两次,一次被美国,一次被伊朗”。还有伊拉克人认为,伊朗已经向伊拉克输出了革命。

战后的伊拉克人的真实取向是既反美有反伊朗,包括伊拉克的什叶派穆斯林多数不认同伊朗的政教合一制度和意识形态。他们反对美国占领,但同时又都怀有强烈的阿拉伯民族主义情绪,不接受波斯人的统治,伊拉克现政府亲伊朗也是出于无奈。一旦美军从伊拉克撤走,伊拉克人的敌对情绪就会指向伊朗。伊朗已预见到这种形势,所以在伊拉克实行“多头下注“的策略,注意在伊拉克各派政治势力中都培植自己的代理人。两伊关系的前景不容乐观。

总的看来,艾哈迈迪内贾德总统这次访问伊拉克得分颇丰,产生了伊朗预期的效应,向本地区和世界宣示了伊朗在美国占领下的伊拉克还有着巨大的影响。此访也为未来的美伊关系做了铺垫。伊朗向美国亮出了它在伊拉克拥有的实力,美国下一届总统何去何从,该早做打算。

 (作者为前中国驻伊朗大使)

 

我要打印 我要纠错
今日要闻 更 多
央行:股民比例下降 京沪等地居民购房意愿下降
  中国人民银行20日发布的1季度全国城镇储户问卷调查显示:今年一季度我国城镇居民收入显著提高,对物价上涨压力加大,炒股居民比例大幅下降、京沪等地居民购房意愿下跌。1季度全国城镇储户问卷调查是中国人民银行日前在全国50个大、中、小城市进行的调查,回收有效问卷20000份
外交部发言人秦刚谈拉萨打砸抢烧事件
中日食品贸易的最大问题在于缺乏了解
中国减免多项税赋以支持廉租房经适房建设
拉萨社会秩序基本恢复正常
温家宝总理:政府工作报告(08·3·5)
本刊特稿 更 多
2008年第10期目录
2008年第9期目录
2008年第8期目录
2008年第7期目录
编者札记
张志萍:林业灾后重建考验中国
张志萍:生于80年代
张志萍:风雪重压下的春节
张志萍:话说年夜饭
张志萍:暖冬加剧气候异常
点击更多
 
北京周报中文网络编辑部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大街24号 电话:010-68996265
邮政编码:100037     电子信箱:cn@bjreview.com.cn
发行部:010-68310644 68995807 电子信箱:circulation@bjreview.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