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英文新闻周刊 日本語 Deutsch Français English 中 文
首页 >> 发展50年 >> 正文
习近平:在高原上工作最宝贵的是精神
  ·   2015-09-08  ·  来源:学习中国
标签:西藏;50年;时事
打印
纠错

  西藏是有天梯的地方,直入苍穹。“两路”精神是我们加快推进富裕和谐幸福法治文明美丽西藏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强大精神支柱。习近平强调:“新形势下,要继续弘扬‘两路’精神,养好两路,保障畅通,使川藏、青藏公路始终成为民族团结之路、西藏文明进步之路、西藏各族同胞共同富裕之路。”“两路”精神历久弥新,其内涵和外延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不断地丰富和发展。

  (三)弘扬“孔繁森精神”

  西藏是有豪情的地方,英雄的赞歌代代相传。孔繁森,1944年出生,山东聊城人,孔子第74代孙。他18岁参军,196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69年复员后,他先当工人,后被提拔为国家干部。1979年他第一次援藏,1988年他再次援藏,在西藏工作十年。1994年11月29日在赴新疆考察途中不幸以身殉职。他把宝贵的生命献给了党,献给了祖国,献给了西藏人民。他的一生,是光辉的一生,壮丽的一生。孔繁森同志是九十年代领导干部的优秀代表,也是在藏工作干部的优秀代表。孔繁森精神集中体现为一个“爱”字,他的人生词典里,写满了“爱”字。爱党、爱祖国、爱人民、爱事业、爱西藏、爱集体、爱家乡、爱亲友,爱自然,爱他应该爱、能够爱的一切。为了这伟大的爱,无私奉献乃至牺牲自己宝贵的生命。他像虔诚的信徒和苦行僧一样地笃信着心中的信仰,执着地坚持着共产主义信念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理想,无怨无悔,持之以恒。他为人民而活着,为人民而奋斗,为人民而献身。2003年7月17日,习近平在《之江新语》栏目中写到:“要做到情为民所系,就要以党的先进人物为榜样,培养和增强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学习和树立五种崇高的情感。一要学习邓小平同志的情怀感。他说:‘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二要学习雷锋同志的幸福感。他虽然只活了22年,但他说:‘什么是幸福?为人民服务是最大的幸福。’三要学习孔繁森同志的境界感。他有一句名言:‘爱的最高境界就是爱人民。’四要学习郑培民同志的责任感。他始终把‘做官先做人,万事民为先’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五要学习钱学森同志的光荣感。他把群众的口碑当作自己无上的光荣。只有学习和树立这五种崇高的情感,才能心里装着群众,凡事想着群众,工作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切实解决好‘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的根本政治问题,努力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

  西藏是有歌声的地方,歌唱英雄。2004年,习近平在《执政意识和执政素质至关重要》一文中提出:“像领导干部的好榜样焦裕禄、孔繁森、郑培民等英模人物那样,做一个亲民爱民的公仆,做一个忠诚正直的党员,做一个靠得住、有本事、过得硬、不变质的领导干部。”孔繁森把“一个人爱的最高境界是爱别人,一个共产党员爱的最高境界是爱人民”视为自己的座右铭;把“组织信任、群众拥护、工作胜任、能为他人解决点实际困难和痛苦”视为“人生最大的幸福”,视百姓如父母,舍小家顾大家,时刻听从党和人民的召唤,服从组织的决定,体现出一个共产党人的博大胸怀。我们向孔繁森同志学习,就要学习他顾全大局、无私奉献的坚强党性;学习他热爱人民、服务人民的公仆情怀;学习他清正廉洁、克己奉公的高尚品德;学习他艰苦奋斗、知难而进的拼搏精神;学习他开拓进取、求真务实的优良作风。

  (四)弘扬“时代精神”

  西藏是有梦想的地方,世界屋脊,托高理想。援藏建藏还要弘扬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西藏的建设与繁荣必须依靠改革开放,在改革中发展、在发展中稳定。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决策,自此中国改革进入全面深化改革新时代。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

  西藏是有希望的地方,阳光灿烂,照亮前程。援藏建藏者既要当改革促进派,又要当改革实干家。要坚持问题导向,原则问题要旗帜鲜明,发展问题要方向清晰,难点问题要明确回答,实际问题要重点解决。2015年5月5日,习近平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二次会议上指出“只要对全局改革有利、对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有利、对本系统本领域形成完善的体制机制有利,都要自觉服从改革大局、服务改革大局,勇于自我革命,敢于直面问题,共同把全面深化改革这篇大文章做好。要引导大家争当改革促进派,着力强化敢于担当、攻坚克难的用人导向,把那些想改革、谋改革、善改革的干部用起来,激励干部勇挑重担”。习近平还指出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改革进入深水区攻坚期,面对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既要有勇于攻坚的精气神,又要有善谋善成的方法论。习近平强调,“各级领导干部要切实转变作风,做到讲实话、干实事,敢作为、勇担当,言必信、行必果。”要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决心落实改革。要以“三严三实”精神全面深化改,以严和实的精神落实改革蓝图。要砥砺担当精神,勇挑改革重担。要弘扬敢为人先的改革创新精神,勇于直面矛盾、善于解决问题,积极探索,主动作为。要立足于严、着眼于实,坚持从严上要求,向实处着力。严就是要全面贯彻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方针政策,科学把握改革进程;实就是要从实际出发,谋划改革事业,使政策、方案符合实际情况、符合客观规律、符合科学精神。从问题的研判和剖析中选准改革路径,从问题发生的规律上把握改革措施,从制约经济社会发展最突出的矛盾入手,从群众反映强烈的领域改起,放大改革的乘数效应,突出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在改革中推进西藏跨越式发展,在改革中实现西藏的全面小康。

  三、遵循一“原则” 坚持一“方略” 

  西藏是有规制的地方,守规方能行远。习近平指出:“依法治藏、富民兴藏、长期建藏、凝聚人心、夯实基础,是党的十八大以后党中央提出的西藏工作重要原则。依法治藏,就是要维护宪法法律权威,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富民兴藏,就是要把增进各族群众福祉作为兴藏的基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紧紧围绕民族团结和民生改善推动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全面进步,让各族群众更好共享改革发展成果。长期建藏,就是要坚持慎重稳进方针,一切工作从长计议,一切措施具有可持续性。凝聚人心,就是要把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结合起来,把人心和力量凝聚到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上来。夯实基础,就是要标本兼治、重在治本,多做打基础、利长远的工作,把基层组织搞强,把基础工作做实。”

  西藏是有坚守的地方,坚持才能胜利。习近平指出:“我们形成了党的治藏方略,这就是: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必须坚持治国必治边、治边先稳藏的战略思想,坚持依法治藏、富民兴藏、长期建藏、凝聚人心、夯实基础的重要原则;必须牢牢把握西藏社会的主要矛盾和特殊矛盾,把改善民生、凝聚人心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对达赖集团斗争的方针政策不动摇;必须全面正确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加强民族团结,不断增进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必须把中央关心、全国支援同西藏各族干部群众艰苦奋斗紧密结合起来,在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中做好西藏工作;必须加强各级党组织和干部人才队伍建设,巩固党在西藏的执政基础。”

  信仰是高原的绿洲,精神是雪域的阳光,原则是天路的双轨,改革是发展的引力,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四个全面”战略指引下,一个全面小康的新西藏即将来临,西藏的明天一定更加辉煌!

上一页12
相关文章:
苦难和新生——西藏翻身农奴影像档案:尼玛(组图)
林芝桃花次第开(组图)
西藏各界群众庆祝百万农奴解放纪念日(组图)
高原春耕第一犁(组图)
安置点里过藏历新年(组图)
微信关注 北京周报

微信号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广告 订阅服务
合作伙伴:

版权所有 2000-2018 北京周报中文网 京ICP备0800535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60


本网站所刊登的来源为北京周报及北京周报网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北京周报社版权所有。

分享到:
新浪微博
微信
QQ空间
腾讯微博
Facebook
Twitter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