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英文新闻周刊日本語 Deutsch Français English 中 文
首页 >> 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 >> 正文

进博会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新动力

《北京周报》记者 魏尧  ·   2019-11-06  ·   来源:北京周报网
标签:第二届进博会;一带一路;时事
打印
纠错

  2019年11月5日,意大利Avanzi酒庄庄主Nicola Avanzi在第二届进博会上推介酒庄生产的葡萄酒。(魏尧摄)

  Nicola Avanzi是意大利Avanzi酒庄的庄主,这个家族酒庄1931年由他的爷爷创立。Nicola在2015年第一次把自己酒庄的酒卖到了中国,之后他多次来华,在上海、青岛、香港等地参加过一些专业葡萄酒展会,这是他第一次来到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这样的综合大型展会,他希望通过进博会能把Avanzi酒庄的品牌打响,让更多的中国人知道。他的酒庄每年生产50万瓶葡萄酒,但销售到中国的只有1200瓶,他期待着这个数量大幅度提升。

  跟Nicola一起参加进博会的Patrizio Campana是意大利另一个产区的酒庄CAMPANA的庄主,他的酒庄现在每年有超过10万瓶的葡萄酒销往中国,占到总产量的十分之一。“一定会卖得更多。”Patrizio同样是第一次来参加进博会,他对《北京周报》记者表达了他对市场前景的乐观,“中国是一个年轻的市场,很多人还不太了解意大利的葡萄酒,所以有很大的空间。” 

  Patrizio对于意大利加入“一带一路”持积极的评价,他认为对他最大的帮助是两国间的物流会变得更便利,这会让葡萄酒的运输成本下降。同时,通过“一带一路”,两个国家的关系会不断拉近,“出口葡萄酒不光是出口产品,它也是文化的交流。” 

  意大利作为首个加入“一带一路”倡议的G7国家,今年以主宾国身份参加了进博会。除了农产品,意大利的工业企业也对参展充满热情,车企依维柯的轻型商用车成为所有海外展品中首个到港通关的进博会展品,跟首届进博会相比,今年依维柯在进博会的展区面积扩大了近三倍,除了商用车,展区还陈列了卡车、房车等各种车型。 

意大利车企依维柯在第二届进博会上展示多款产品。(魏尧摄)

  2018年,58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超过1000多家企业亮相了首届进博会,占全部参展企业总数的30%。一年以来,这些国家的商品已经普遍出现在中国各地的市场,以前只有在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才能喝到的新西兰牛奶,如今在中国西部的小城市,消费者也能在超市里轻松找到。 

  112日,位于上海浦东新区森兰商都的“一带一路”国别汇揭幕,在7000平米的空间里展示了澳大利亚、智利、葡萄牙、西班牙、马来西亚等近20个国别(地区)的上千种商品。而作为进博会的配套活动,“一带一路”国家主题周将在119日在此启动,通过展品和各种媒介手段帮助消费者和观众加深对“一带一路”的认识。 

  正因为通过进博会获得的市场效果明显,今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参展热情高涨,在10月底截止的申报进境进博会展品中,“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展品达到三分之一。更多的“一带一路”国家和企业愿意通过进博会这个平台打开中国市场。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客座研究员张春在其关于进博会与“一带一路”互动的研究报告中认为,进博会的举办为“一带一路”建设带来了新的动力,进博会让开放的中国市场更好地惠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特别是帮助广大发展中国家参与并融入全球化进程。 

  正是中国以举行进博会展现出的共建开放世界经济的态度,让“一带一路”倡议得到了更广范围的肯定和响应。115日,习近平在第二届进博会开幕式上发表的主旨演讲提到:“目前,中国已经同137个国家和30个国际组织签署了197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中国将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坚持开放、绿色、廉洁理念,努力实现高标准、惠民生、可持续目标,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 

  毕马威企业咨询(中国)有限公司北方区咨询服务主管合伙人江立勤接受《北京周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不能单单把进博会看成外国企业寻求往中国出口商品的展会,“全球化下的世界经济,进口和出口的联系更紧密。” 

  就像AvanziCAMPANA和其他七个意大利酒庄一起在此次进博会上集体展示,促成这件事的却是一家中资公司——上海龙头(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该公司打包将意大利的葡萄酒、火腿和冰淇淋等食品带到中国市场。 

  江立勤在本次进博会上发布了一本关于中资企业对“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投资案例的著作,之所以选择在进博会上发布这样一本书,江立勤有他的解释:“我们举办进博会,展示我们有一个开放的市场,相应的,我们也希望中国企业在国外的投资能获得更公平开放的对待。”在他看来,中国举行进博会,对中国企业走出去有着同样的积极效应,“中国企业走出去,是引进来的2.0版本。”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广告 订阅服务
合作伙伴:

版权所有 2000-2018 北京周报中文网 京ICP备0800535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60


本网站所刊登的来源为北京周报及北京周报网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北京周报社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