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英文新闻周刊日本語 Deutsch Français Español English 中 文
习语用典 学习时间
首页 >> 时事 >> 正文

谁在纵容“枪声”成为美国社会的背景音?

艾那·唐根  ·   2025-10-28  ·   来源:北京周报网
标签:美国;枪支;时事
打印
纠错

  

  8月27日,美国明尼苏达州明尼阿波利斯市南部一所学校发生枪击事件,造成3死17伤。(新华社)

  政府与人民之间的关系基于一项基本承诺:国家确保人民的安全。人民让渡部分自由和权利给政府以换取这项保护。然而在美国,因为枪支泛滥,上述关系已被打破。原本可能支持枪支管控的美国人,如今因生活在不安之中,为了自己和家人的安全不得不购买枪支。

  美国宪法第二修正案虽赋予了公民拥有和携带武器的权利,但这条法律诞生于200多年前、美国13个殖民地刚刚独立之时。当时的美国,内忧外患,武装民兵对于个人和国家安全都至关重要。

  时过境迁,如今的美国不再需要武装民兵。但是,2008年6月26日,美国最高法院在哥伦比亚特区诉海勒案(District Columbia v. Heller)中,却以5比4的票数裁定,第二修正案保障个人拥有枪支的权利,且该权利与个人是否在民兵组织中服役无关;个人持有枪支可用于在家自卫等传统意义上的合法目的。

  不幸的是,这一裁决严重束缚了美国政府管控枪支的能力,使得其难以阻止因枪支暴力而造成的悲剧。根据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的数据,2023年美国有4.7万余人死于枪支暴力,其中包括涉枪自杀、他杀与意外走火。

  枪支暴力致死事件频发暴露了政治人物对这个问题的漠视。这不断侵蚀着民众对政治体系的信心,也瓦解着他们对政府保护能力的信任。而这种社会情绪,常被不同立场的政治人物加以放大利用。

  主张加强管控的一派指出,这些令人痛心的数据印证了政府在有关问题上的失职,而政府不作为让民众安全不保。为此,他们呼吁推动修法,全面审查持枪者背景、禁止攻击性武器售卖,并通过立法设定底线,以遏制枪支暴力蔓延。然而,他们的种种努力往往是为了迎合其支持者,而不是为了推出创新性的解决方案。

  相反,支持个人拥枪权利的一方则从宪法和个人责任出发,强调要关注持枪者心理健康,强化执法并落实现有法律,而不是限制守法公民拥枪自卫的权利。他们强调个人责任的重要性,认为当政府无法充分保障公民安全时,个人有拥枪自卫的权利。这一观点常常引发那些质疑政府过度干预或保护不力的群体的共鸣。

  确保社会安全,是政府的根本职责。纵然个人责任不可或缺,但国家才是防止暴力、保障公共安全的第一责任人。若政府不作为,甚至暗示民众需拥枪自卫来推卸这一责任,便从根本上动摇了政府与公民之间的关系。

  要解决枪支暴力泛滥,建立真正的集体安全感,美国政府必须回归其根本责任:积极保障公民安全,构建一个免于暴力恐惧的社会。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分别支持“拥枪”和“控枪”的两派直面由拥枪权所引发的深层问题,切实推动政策改革,将人民的安全和福祉置于首位。

  要重建民众对政府的信任,确保其履行基本责任,关键在于凝聚共识、寻求务实解决方案的政治意愿,而非将问题简单化为谋取政治利益的工具。

  作者系美籍独立时事评论员、太和智库高级研究员。

  翻译:李南

  定稿:姚斌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广告 订阅服务
合作伙伴: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00001 京ICP备0800535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60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996274


版权所有 2000-2024 北京周报中文网 本网站所刊登的来源为北京周报及北京周报网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北京周报社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