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英文新闻周刊日本語 Deutsch Français Español English 中 文
习语用典 学习时间
首页 >> 时事 >> 正文

“民主灯塔”的崩塌

梁宵  ·   2025-10-27  ·   来源:北京周报网
标签:美国;民主;时事
打印
纠错

  

10月21日的美国白宫。(新华社)

  当地时间3月14日晚间,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签署行政命令,缩减了包括美国国际媒体署(USAGM)和另外6个联邦部门的开支,将业务减少到法规规定的最低限度。这也就意味着,USAGM下辖的“美国之音(VOA)”“自由欧洲电台”“自由亚洲电台”“中东广播网”等媒体的运营经费将大幅度降低或取消。

  美国国际媒体署是由美国政府资助的对外媒体机构的监管者。其向国会提交的最新报告显示,该机构共有约3500名雇员,2024年的预算为8.86亿美元。名义上,USAGM下辖媒体的任务是向世界讲述美国故事,提升美国的软实力,但实际上,它和此前已经被特朗普政府削减了近92%“对外援助”合同的美国国际开发署(USAID)一样,是美国意识形态输出的重要工具,承担着推广美国式民主,甚至是煽动颜色革命的职能。最好的例证是,美国之音制作的很多广播节目在美国国内无法收听,只针对美国之外的特定国家进行播放。

  不出意料的,特朗普的这一举动再一次遭到了包括政治对手民主党和除了福克斯新闻外几乎所有美国主流媒体的猛烈抨击。特朗普政府缩减这些机构经费的官方理由是,这些机构并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并且在运营过程中存在严重的腐败问题。但在反对者看来,美国全球霸权的基础,除了领先全球的经济、科技、军事实力,就是在意识形态上的领导力。美国左翼精英们似乎更加拥护前任拜登政府的政策:只有强化已经存在了超过80年的西方国家价值观同盟,才能维系美国霸权。在他们许多人眼中,这是一个基于价值观划分阵营的世界,美国的责任,就是成为民主和自由的灯塔,为那些迷失的文明指引进步的方向。

  干涉别国内政的颜色革命,在这样的思想引导下,也就被赋予了一层神圣的外衣。但美国霸权的困境在于,在赢得了与苏联的冷战之后,精英们陷入了“历史终结于此”的狂欢。或许是出于这样的自信,美国持续在海外发动颜色革命颠覆他国政权的同时,却忽视了本国民众的切身利益。基础设施老化、产业结构失衡、贫富差距扩大,这些显性的社会问题在当下的美国并没有得到真正的重视。2023年5月美国制造业就业人数较2000年减少了约500万,几乎同期,美国最富有的1%人口拥有约32%的国家财富,而最贫困的50%人口仅拥有约2.5%。这样结构性失衡在铁锈地带催生出民粹主义的温床,并帮助特朗普在2024年的大选中再度赢下宾夕法尼亚、密歇根等关键摇摆州。

  而持续输出的颜色革命,也并没有带来美国软实力的提升。从伊拉克到利比亚,从阿拉伯之春到乌克兰危机,人们越来越意识到,美国输出的不是繁荣稳定,而是持续动荡。更具讽刺意味的是,美国对“颜色革命”的痴迷最终毒害了自身政治生态。2021年的国会山骚乱,不能接受特朗普在总统选举中失败的的他的狂热支持者聚集到首都华盛顿,冲击最高立法机构的时候,他们执行的正是美国颠覆他国政权的“标准剧本”——支持反对派、操控媒体叙事、煽动街头运动。同年,皮尤研究中心对16个发达经济体的1.6万人和2500名美国人的调查结果显示,57%的国际受访者和72%的美国人认为美国已经不是可供他国效仿的“民主典范”。

  从这个意义上看,USAID和 USAGM的腐败与低效,也正是美国式民主出现结构性危机的显现。对于美国和世界来说,美国不再执着于充当所谓的灯塔,或许并不是一件值得惋惜的事情。民主的真谛从不在于复制某种“完美模式”,而在于每个文明的自主探索,找到符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熄灭的灯塔,迎来的可能不是无尽的长夜,而是黎明的曙光。

  (作者系《北京周报》评论员)

  翻译:梁宵

  责编:姚斌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广告 订阅服务
合作伙伴: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00001 京ICP备0800535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60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996274


版权所有 2000-2024 北京周报中文网 本网站所刊登的来源为北京周报及北京周报网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北京周报社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