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英文新闻周刊日本語 Deutsch Français Español English 中 文
习语用典 学习时间
首页 >> 时事 >> 正文

阿根廷缘何不惧美国施压,执意要靠近中国? | 周新平

  ·   2025-04-18  ·   来源:北京周报网
标签:周新平;时事
打印
纠错

  “特朗普的关键人物来了,带了哪些反华议程?”阿根廷《号角报》对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4月14日访阿期间恶意污蔑抹黑中国同包括阿根廷在内的南方国家开展正常合作的言论,发出了这样的诘问。文章表示,贝森特的造访意在推动阿根廷实施有利于美国利益的经济改革,同时包括对阿根廷与中国关系的警告。

  《号角报》的报道显然是在表达对美国的不满,而这种不满其实在贝森特访阿前夕阿根廷政府就已经清楚地传递给了美国:特朗普政府威胁停止支持阿根廷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提出的贷款申请,以此胁迫阿根廷终止与中国签署的货币互换协议,并与中方“保持距离”。但阿根廷并没有屈服,阿根廷中央银行4月10日发布公告称,已与中国人民银行达成续签货币互换协议。

 

  美国是霸凌,中国是机遇

  阿根廷不惧美国施压,执意要靠近中国,实际上是阿根廷政府依据自身经济现状和发展需求做出的明智选择。对阿根廷以及其他国家而言,美国代表着霸凌,而中国代表着机遇。阿根廷为了经济稳定发展,强化与中国的关系,符合阿根廷的利益。

  在过去一年里,阿根廷经济表现出色,通胀在逐渐缓解,经济增长好于预期。当前阿根廷政府正准备实施新一轮的经济改革,以促进经济增长。但就在这一关键时刻,特朗普政府的“对等关税”政策给阿根廷见好的经济带来了阴霾,打乱了阿根廷的经济改革计划。美国对阿根廷除了10%的最低基准关税外,还加征了25%的钢铝关税,这对阿根廷相关产业产生了重大影响,并对阿根廷的汇率稳定构成威胁。阿根廷前驻华大使牛望道表示,“这些关税壁垒给阿根廷带来了巨大的复杂性。”《号角报》报道称,在特朗普发动关税战的关键时期,贝森特居然会抽出时间跑到阿根廷“一游”,图谋“掌控阿根廷经济”。

  相比于美国,中国对阿根廷而言,带来的是发展机遇。长期以来,中国在阿根廷的基础设施、能源和矿业领域扮演着重要角色。2024年,中阿双边贸易额达163.5亿美元,继续稳坐阿根廷重要贸易伙伴地位。中国不但是阿根廷大宗商品的主要买家,还通过“一带一路”倡议为阿根廷提供了大量基础设施资金。4月10日阿根廷与中国续签的货币互换协议,额度为350亿元人民币(约合50亿美元),将阿根廷原定于6月到期的这笔资金,又延长了12个月。阿根廷TN新闻网的报道称,此举将有助于阿根廷稳定货币和汇率体系,满足资本流动需求。向中国靠拢,正如阿根廷经济部长路易斯•卡普托所言,“我们选择的是经济生存权。”

  而随着中美贸易恶化,中国巨大的市场空缺也给阿根廷带来了机遇。中国从美国的进口需求会转移到第三国,比如牛肉、玉米等农产品,这是阿根廷农产品取代美国,进军中国市场的良机,也是阿根廷经济复苏的巨大机会。

 

  中阿关系经得住考验

  压缩中国在拉美的投资空间和影响力,是美国的战略图谋。为实现这一战略目的,美国试图胁迫阿根廷终止与中国签署的货币互换协议,以切断中阿之间的金融联结,进而动摇中国在拉美的影响。美国财长贝森特访问阿根廷期间,污蔑中国搞“掠夺性协议”和“债务陷阱”,也是为了挑拨离间中阿及中拉关系。

  但美国的图谋无法得逞。中阿及中拉之间的平等相待、合作共赢已经赢得了拉美民心。相反,美国的凌霸、挑拨离间等卑劣手段为拉美人民所不齿。

  阿根廷总统米莱可以说是亲美的,在竞选总统时曾发表过对华不友好的言论,但米莱上台以来,对中国的态度发生了大转变,去年阿根廷与中国续签了价值350亿元人民币的本币互换协议,米莱还对中方表示了感谢。米莱在多个场合公开表示,中阿两国经济具有互补性,中国是非常好的贸易伙伴,阿根廷想要继续深化同中国的经贸关系。

  当前,中国正以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阿根廷也正处于深化结构性改革、扩大对外经贸投资合作的关键时期。中国与阿根廷经济与产业结构高度互补,经贸投资合作前景广阔。阿根廷是顶着美国压力,做出的继续与中国合作的决定,表明中阿友好关系经得起美国掀起的恶浪的考验。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广告 订阅服务
合作伙伴: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00001 京ICP备0800535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60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996274


版权所有 2000-2024 北京周报中文网 本网站所刊登的来源为北京周报及北京周报网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北京周报社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