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04-10 · 来源:北京周报网 |
标签:周新平;时事 | 打印
| 纠错 |
美国是全球最大经济体,美元是国际贸易结算主要货币,这使得美国在国际贸易体系中占据强势地位。特朗普政府打着“维护美国贸易公平”旗号实施的“对等关税”政策,反映了美国政府的丛林法则思维——用自身的强势欺压别国以获得更大的利益。特朗普政府的“对等关税”政策,引发了世界各经济体的强烈反对,各方反制举措陆续出台,美国经济也承受着最近几十年里前所未有的衰退的压力。特朗普政府的“对等关税”在给全球经济带来负面影响的同时,也正在反噬美国自己。
关税的公平性原则不容破坏
有国际贸易就有关税存在,但关税是不同国家之间因贸易而达成的一种默契,其税率体现的是公平性。由于国与国之间资源、技术、劳动力成本等因素存在差异,同一商品在不同国家的价值是不同的,因此在国际贸易中同一类商品在不同国家的进出口中就有了不同的关税税率,目的就是通过关税尽可能地实现国际贸易的公平性。在现代文明社会,关税并不是由某个国家自行决定的,而是通过谈判协商共同决定的。关税的公平性通过多边协商和合作来实现。世贸组织以及世贸组织的前身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就发挥着监督多边贸易协议的执行、主持多边贸易谈判、解决贸易争端等作用。当前,世界贸易组织提供了一个多边框架,各国可以在其中就关税政策进行协商和谈判,以达成公平合理的共识。通过多边协商,各国可以共同制定关税规则,避免单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对公平性的破坏。合理的关税税率是关税公平性的重要体现。关税税率的设置应基于多方面的考量,包括保护国内产业、促进经济发展、平衡贸易关系等。例如,许多国家对某些幼稚产业或战略产业设置较高的关税以保护本国产业,但这种保护应在合理范围内,避免过度保护导致贸易壁垒过高。对等原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体现公平性,但需要合理应用。合理的对等原则应在尊重各国国情的基础上,通过多边协商和谈判来实现。特朗普政府提出的“对等关税”政策,实际上是一种“一刀切”的做法,忽视了各国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的差异,利用美国自身在国际贸易中的强势以获取更多利益。这一行为是对关税公平性的破坏,招致各经济体的反对是必然的。
美关税政策伤害全球经济
中国是特朗普“对等关税”政策的主要目标。在特朗普任美国总统之前,中美之间的关税,是中国在加入世贸组织时,与美国等世贸组织成员谈判形成的。根据谈判结果,中国承诺在加入世贸组织后逐步降低关税总水平。到2010年中国已将关税总水平从2001年入世时的15.3%降至9.8%,全面完成了入世降税承诺。此后,中国又多次自主降低关税,截至2021年即加入世贸组织20周年的时候,关税总水平进一步降至7.4%,低于所有发展中成员,接近发达成员水平。农产品平均税率更是从23.2%降至15.2%,约为世界农产品平均关税水平的四分之一,远低于发展中成员56%和发达成员39%的平均关税水平。可以说,中美之间通过谈判协商确定的关税,对双方都是基本合理,体现了公平原则。特朗普政府未经谈判协商单方面加征关税的行为,违反了国际自由贸易规则,扰乱了关税公平性,与现代文明社会格格不入。至于特朗普政府所坚持的单方面加征关税理由,比如“维护美国利益”、“减少美国贸易逆差”、“美国在国际贸易中受到了不公平待遇”等等,只不过是无理也无力的借口罢了。特朗普政府“对等关税”政策将伤害全球经济发展,造成国际贸易紧张局势。高关税会导致企业将供应链转移到关税较低的地区,影响全球供应链布局;高关税会造成贸易量减少和金融市场波动,影响全球自由贸易格局;高关税会导致进口商品价格上涨,消费者购买力下降,影响市场活跃度;单边关税举措削弱了WTO等多边贸易机构的权威,进而影响全球贸易规则的稳定性和可预测性,等等。对美国自身而言,特朗普政府的“对等关税”政策将使得美国人民不得不为高关税带来的商品涨价而买单。最近几天,美国国内爆发了多起反对特朗普“对等关税”的示威游行,这不仅表明了“对等关税”政策在美国内不得人心,也是美国人民发起的自救行为。
|
|
产品专区 |
|
合作伙伴: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00001 京ICP备0800535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60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996274
版权所有 2000-2024 北京周报中文网 本网站所刊登的来源为北京周报及北京周报网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北京周报社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