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英文新闻周刊日本語 Deutsch Français English 中 文
首页 >> 时事 >> 正文

中朝友谊与新型国际关系

时永明  ·   2021-07-29  ·   来源:北京周报网
标签:中朝关系;时事
打印
纠错

  今年711日是《中朝友好合作互助条约》签订60周年的日子。为此中朝双方领导人互致了贺电。习近平主席在贺电中赞扬老一辈领导人当年“高瞻远瞩,作出签订《中朝友好合作互助条约》的战略决策,为巩固两国人民用鲜血凝成的战斗友谊、推动两国持久友好合作奠定了重要政治法律基础。”几十年来,中朝两国关系也尊此条约而有了稳固发展。朝鲜领导人金正恩也在贺电中称赞说“过去60年来,朝中两国不管遇到任何风云变幻始终同生死共患难,在争取共同事业的斗争中继续坚定支持,从精神物质上合作,谱写了引以自豪的友好历史。”中朝两国牢固的友谊关系为维护战后东亚地区的和平稳定做出了巨大贡献。因此在贺电中,双方均希望在新的历史时期,两国关系能有更加长足的发展。 

  在当今西方主导的国际舆论场中,很多人并不能很好地理解中朝关系,一些怀有敌意的人更是微词不断。而从历史大变局和新时代的角度看,中朝友好关系的含义是非常深刻的。

 

从新型国际关系看中朝友谊 

  中华民族和朝鲜民族都是东方古老的民族,相亲相伴、互助与共一直是两国人民关系的主流。但是,战后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则是以古老民族为基础形成的两个现代意义的国家。两个国家为了摆脱旧时代的束缚同时选择了共同的发展道路。但两国同时也遭遇了帝国主义势力的严重打压。 

  朝鲜战争是一个多重性质的战争。半岛内最初的战争只是朝鲜半岛内必然出现的统一战争。事实上,韩国最终也没有在停战协定上签字,因为它当时不愿意放弃武力统一的意愿。这原本是一场内战,是当时的历史环境使然。但是,帝国主义国家介入战争,并试图趁机将势力范围扩展到鸭绿江边,甚至将炸弹投向了中国境内,这就逼得中国参战,打一场保家卫国的战争。中朝两国人民正是在共同抵御帝国主义侵略扩张的斗争中,用鲜血凝成了战斗友谊。 

  但是,要仅仅从这一个点上去理解中朝关系是肤浅的,要仅仅靠这一个因素来维系中朝关系,那也必然是脆弱的。 

  事实上,中朝关系得以在战后,特别是冷战后极其复杂艰险的国际环境中不断地稳固发展,更主要地得益于古老东方文明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形成的处理国际关系的新思想。 

  西方的国际关系传统都是帝国式的。现代西方的国际关系学界依然还在盛赞着罗马帝国征服和统治异族时的威武。帝国思维方式的核心就是“统治”。罗马帝国认为自己的疆界就是统治能力达不到的地方。也正是基于这种传统,在近代帝国主义竞争时期,西方形成了所谓地缘政治学说,把统治世界作为帝国的终极目标。朝鲜半岛问题的存在,核心根源就在于从日本到美国,作为海洋帝国都试图通过控制朝鲜半岛来达到控制东亚大陆的目的。 

  但是,西方国家为了美化自己,在历史解读中,也一直是按照西方帝国的模式来解读中国和朝鲜半岛的关系史。而事实上,中华民族从未以武力征服他国作为立国之本。“文明治世”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的立国之本。中国最古老的经典著作《尚书》中在描述尧的治世理念时,就提出了“协和万邦”的思想。近代中国和朝鲜半岛,在日本侵略之前的关系一直被西方国家描述为是宗主国与附属国之间的关系。但事实上,即便是迂腐的满清王朝,在和日本及西方国家处理半岛问题时也都是将半岛作为主权独立的国家对待,而没有像西方列强国家那样在战争失利时以出卖原本就不属于自己的国家来谋求利益交换。 

  中国古代“协和万邦”的思想在战后复杂的国际环境中被新中国政府阐述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这五项原则不仅是中国处理与不同意识形态国家间关系的准则,也是处理社会主义国家间的准则。中国与朝鲜虽然一个是十几亿人口的庞大国家,一个是两三千万人口的小国。但中国从来对朝鲜平等相待,不干涉内政,坚持“国家不分大小,一律平等,互不干涉内政”的原则。中国一向主张不结盟政策,但由于历史的原因,《中朝友好合作互助条约》带有一定的结盟色彩,既它包含了在对方受到外来侵犯时,给予军事支援的义务。但这种条款,并没有影响中朝之间的平等关系。因为中国认为“人人平等”的基本原则落实到国际关系上就应该是国家间的平等。但反观现代西方,虽然他们天天喊着所谓“生来平等”的“价值观”,说什么“价值同盟”,但他们所谓的同盟体系事实上依然是帝国统治体系。不是为了统治,美国为什么要大费周章地监视自己盟国的领导人呢? 

  所以,坚持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代表的新型国际关系准则,才是中朝关系可以抵御风浪不断前行的根本原因。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角度看中朝友谊 

  中朝关系被太多的人用西方的“地缘政治”理论来解读,这也是他们看不懂两国关系的根本原因。 

  前面说过,西方的“地缘政治理论”是帝国式思维的产物,是为帝国主义侵略扩张服务的。希特勒用的是“地缘政治理论”,美国也用的“地缘政治理论”。只不过是一个作为大陆国家重视大陆中心说,一个作为海洋国家要以海洋包围大陆而已。单单冷战以后的事实就已经证明,在西方的国际关系理论下,世界不可能是“平等”与“和平”共存的。国家间要平等就必然争权夺利,相互为敌。要和平,就只能实行霸权统治。这也是冷战后西方“霸权稳定论”盛行的根源。 

  中国的国际关系思想从古代的“协和万邦”到战后的“和平共处”都是以平等、互利、合作为基础的。现代中国的外交思想正在向着眼于未来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方向发展。 

  中朝关系就是一种命运共同体。共同体与帮派团体的本质区别在于共同体追求的是“公认”的基本共同利益。这种利益是所有人共享的。而帮派团体追求的是帮派“私认”的利益,这种利益只是帮派团伙享受,它可能是建立在对他人伤害的基础上的。 

  冷战后,朝鲜半岛有两大问题,一是和平统一,二是无核化问题。事实上,1991年朝韩之间签署了一系列协议,朝着协商解决这两大问题的方向发展。但是,美国担心这种半岛南北自主协商的方式发展下去会损害其在半岛的主导权,于是横插一杠打断了南北和解和半岛无核化的进程。这导致半岛局势迅速复杂化。而后,美国不遵守1994年与朝鲜签署的《核框架协议》,加上美国制造借口进攻伊拉克,这一系列形势变化,最终逼迫原本声称不发展核武器的朝鲜把发展核武器变成了基本国策。 

  中国在冷战后基于朝鲜半岛内的和解趋势,及时积极发展与韩国的关系,以进一步促进半岛的和解。对于半岛内自主和平统一的主张,中国一向给予支持,但是对试图借助外部势力搞单方面统一这种可能危及半岛和平的主张,中国当然不会赞成。对于半岛无核化问题,中国历来旗帜鲜明地支持半岛无核化进程,并积极推动问题的解决。但对于在霸权之下的不公道行为,中国也毫不犹豫地给予反对。特朗普上台后,人们似乎一度看到半岛无核化的希望,但是美国故伎重演,在诱使朝鲜采取了一些无核化措施后,自己不仅不去履行相应的减少对朝制裁的义务,反而变本加厉提出新要求,致使朝核问题再次陷入困境。对此,中国要求美国实事求是,通过解决朝鲜的发展和安全关切来最终解决半岛无核化问题。 

  中国以共同体精神主持国际公道,这也是中朝关系得以在复杂的国际环境中保持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展望未来,中朝两国继续坚持共同体精神,坚持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必将会使两国关系走上一个新台阶。 (作者是《北京周报》特约评论员、资深国际问题专家)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广告 订阅服务
合作伙伴:

版权所有 2000-2018 北京周报中文网 京ICP备0800535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60


本网站所刊登的来源为北京周报及北京周报网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北京周报社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