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英文新闻周刊日本語 Deutsch Français English 中 文
首页 >> 时事 >> 正文

中朝关系七十年,历史与现实的选择

时永明  ·   2019-07-01  ·   来源:北京周报网
标签:中朝关系;半岛局势;时事
打印
纠错

  为纪念中朝两国建交七十周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于近日访问了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此次访问,无疑对巩固传承中朝友谊,推动朝鲜半岛问题政治解决进程具有重大历史意义。在当今世界大变局错综复杂的环境中,回顾中朝两国关系发展的历史,可以使我们更深刻地认识时局变迁的复杂性,坚定携手发展,共筑东北亚持久和平与繁荣的信念和决心。 

 

历史的选择

  从古代史看,中国与朝鲜半岛之间,有着极为密切的,扯不清理还乱的文化和血缘关系。后期到半岛格局相对稳定时,双方形成了紧密的相互依存关系。近现代西方学者为了给西方帝国主义侵略行为寻找合理性,以及为了离间中国与包括半岛在内的周边国家之间的紧密关系,制造了一个所谓的“朝贡体系”理论。但事实上,在古代东方中央王朝与周边国家之间形成的是一种自愿型的政治相互认可体系,其实质上是一种安全上的相互依赖关系。这种相互依赖性,到近代西方帝国主义开始侵略东亚以后,就凸显了出来。一方面,当时的清政府虽然被迫与西方帝国主义国家签署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但都极力拒绝了这些国家对半岛的无理要求,确保了半岛的主权独立性。另一方面,日本在明治维新之后,转型为西方式帝国主义国家。在赢得甲午战争和日俄战争后,在美国的支持下,日本吞并了朝鲜半岛,并最终以朝鲜半岛为跳板开始了对中国大陆的征服战争。 

  中国衰落,被侵略,导致半岛亡国,又使中国受到更大的侵略,这种局面直到二战结束和新中国成立之后才得以改变。但不幸的是,朝鲜半岛在复国过程中,被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瓜分势力范围,分裂为相互不承认的两个国家。北朝鲜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在新中国一成立就予以承认,两国就此建交。从此揭开了中国与半岛关系的新篇章。 

  中国与半岛之间安全上的相互依存在这个阶段表现为中朝之间的相互安全价值。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初,半岛南北之间爆发内战。美国对半岛内战的军事介入不仅危及了朝鲜的生存,而且严重威胁到新中国的安全。这迫使中国反介入。这段历史铸就了中朝关系的战略基础。所以说,中朝的战略关系是一种历史的选择。 

 

历史的颠簸与再认知

  历史是永远不会直线前进的。不断地变化是历史的基本特征。冷战结束使国际环境发生巨变。对抗开始被和解与发展所替代。朝鲜半岛在九十年代初也出现了令人欣慰的和解势头。基于半岛内部的和解,以及整个东亚地区的和解趋势,中国开始与韩国建立外交关系。但美国以核问题为切入点再次介入半岛内部事务,阻止了半岛南北的和解进程。而且美国不断强化已经过时了的美韩军事同盟,提高与韩国军事演习的规模和水平,严重威胁了半岛的和平与稳定。 

  这种持续的紧张状态,给新形势下中朝关系的发展带来考验。双方经历了一个复杂的再认知过程。这其中包括对半岛局势,对双边关系的定位,以及各自国家的战略取向,等一系列问题,都进行了再认知。中国政府在美朝矛盾的发展进程中,始终坚持维护半岛稳定,反对恃强凌弱以及各种非理性行为,主张共同安全,推动政治解决问题。中国政府坚定的立场和积极的外交,不仅有效地防止了半岛局势走向失控局面,为政治解决半岛问题创造了必要条件;而且为中朝关系在现实复杂环境中的发展奠定了新的政治基础。 

  在这种基础上,自去年开始,半岛局势出现新的政治解决趋向。朝韩关系明显改善、朝美之间实现了首脑会谈,中朝首脑更是于去年春夏在不到3个月的时间内进行了三次会晤。去年619日,习近平主席在和朝鲜劳动党委员长、国务委员会委员长金正恩举行的会谈中,对中朝关系提出了三个不会变中国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中朝友好合作关系,无论国际和地区形势如何变化,中国党和政府致力于巩固发展中朝关系的坚定立场不会变,中国人民对朝鲜人民的友好情谊不会变,中国对社会主义朝鲜的支持不会变。毫无疑问,这为中朝关系行稳致远奠定了坚实的政策基础。 

 

共建半岛持久和平

  此次习近平主席对朝鲜的国事访问,已经是中朝两国领导人在15个月内的第五次会面。这次访问,可以视为中朝关系进入新时代的一个标志。在这个新时代里,中朝将携手前进,共同推动朝鲜半岛永久和平的建立。虽然此次访问是为纪念中朝建交70周年,但在半岛政治对话进程的关键时期,推动半岛问题政治解决自然也是两国首脑会谈的重要内容。习主席说:“我这次是为巩固传承中朝友谊而来,为推动朝鲜半岛问题政治解决进程而来。” 

  不过,由于访问恰好在二十国集团首脑会议召开之前进行,西方媒体就刻意将其炒作为中国要拿朝鲜当作中美首脑会晤中的一张牌。这种说法,完全误读中国外交和中朝关系。中国一向奉行的是公理外交,讲究的是道义与利益的均衡。在半岛问题上,中国虽然与朝鲜具有特殊的传统友谊,但始终是基于命运共同体的精神,追求的是整个半岛各方的共同安全和共同发展。 在这样的外交框架里,谁也不会成为别人的牌,只有基于共赢精神的对话与协商。 

  长期以来,美国和一些西方国家的外交词典里只有两个词:利益和博弈。在这种博弈的格局里,任何东西都可以成为手中赌博的筹码。就是他们经常拿出来挥舞的所谓“普世价值”,其实也是他们用来攫取利益,进行博弈的一个工具。在这种思维定式中,他们已经无法理解什么叫“公理”和“正义”。其实冷战后,中美之间,尽管经济关系日趋紧密,但政治上的“博弈”却是越来越紧张。很多时候,中美之间无话可谈,只有在朝核问题上还可以谈谈合作。由此,美国就认为,中国的对朝政策是对美政策的一部分。拿朝鲜问题“打牌”的说法,除了这种傲慢的无知之外,还有一个险恶的用心,就是挑拨中朝关系。因为,如果朝鲜是中国的一张牌,那就变成了可以交换的利益。而事实上中朝之间显然不可能出现这种状况。 

  中美之间,目前陷入了冷战后最困难的局面,并且从美国对中国进行技术绞杀的做法看,已经在某种程度上形成新的冷战状态。面对这种情况,中国也无需按照美国的“博弈”思路去应对。我们坚信公理在我们一边,我们对美国人要做的只有一件事,那就是讲道理。如果美国一定要将霸权主义推向极致的话,那么我们也有信心历史的正义最终会站在我们一边。 

  所以,中朝关系的发展与中美关系处于什么状态没有关系。我们可以明确预见的是,未来中朝关系越稳固,就越有利于半岛共同安全和持久和平的建立。(作者系《北京周报》特约供稿人,亚太问题资深学者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广告 订阅服务
合作伙伴:

版权所有 2000-2018 北京周报中文网 京ICP备0800535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60


本网站所刊登的来源为北京周报及北京周报网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北京周报社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