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英文新闻周刊日本語 Deutsch Français English 中 文
首页 >> 时事 >> 正文

“中国债务陷阱论”可以休矣!

周玉渊  ·   2021-03-01  ·   来源:中国网
标签:一带一路;债务陷阱;时事
打印
纠错

  2017年1月23日,印度战略学家、“辛迪加项目”专栏作家布拉玛•切拉尼提出了“中国债务陷阱外交”的概念。布拉玛不是债务问题专家,因此这只是捕风捉影式的信口雌黄。然而,这一提法在短短一年时间内很快传遍全球,被西方媒体、政客、战略界、阴谋论者津津乐道,乐此不疲。

  2018年5月,哈佛大学两位硕士生发表了《中国账簿外交》的报告。使“中国债务陷阱论”多少披上了一层“专业”的外衣。同年10月4日,美国前副总统彭斯在阐述对华政策时,指责中国开展“债务陷阱外交”。这使“中国债务陷阱论”的炒作达到高潮。在非洲、亚洲、拉美、太平洋岛国,但凡有中国贷款的地方,几乎都存在着“债务陷阱论”的声音。

  然而,盛极必衰。“债务陷阱论”的核心论调是,中国主动向债务困难的国家发放抵押贷款,在其无法偿还债务时,获取其资源或战略资产。“债务陷阱论”不仅遭到中国官方和民间的强烈驳斥,其暴露出的不专业和“阴谋论”更是引起了国际学界和专业人士的广泛关注。为此,大量的专业研究纷纷发表。令“债务陷阱论”叫嚣者失望的是,这些研究不仅证实了中国没有利用债务偿还困难攫取当地资产或资源,更是直接批驳“债务陷阱论”的荒谬不堪。同时,这些研究还证实了中低收入国家的债务困境有其深刻的根源,与中国的相关性很小,将其归咎于中国的做法是非常不诚实或者别有用心的。

  这些超越意识形态界限、客观理性的研究应该得到欢呼和敬重。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中非研究倡议”黛博拉•布拉蒂加姆教授及其团队是“债务陷阱论”的坚定批判者。她对斯里兰卡、吉布提、委内瑞拉、安哥拉等国债务状况进行了深入研究,通过详实的数据和事实撕开了“债务陷阱论”的伪装。她的名言更令人感动,“一定要向当政者说出真相”。普林斯顿大学一些学者也指出,中国贷款在赞比亚以及整个非洲的比重都被严重夸大,西方国家和金融机构更应该受到“债务陷阱论”指责,而非中国。澳大利亚罗伊研究所的报告证实,太平洋岛国并不存在所谓的“债务陷阱论”。英国皇家国际事务研究院直接指出,“中国债务陷阱论”是一个主观编造、根本不存在的“神话”。还有美国威廉玛丽学院“AIDDATA”、全球发展中心等大量专业客观的研究直接或间接地驳斥了“中国债务陷阱论”。“中非项目”在最近的一篇文章中更是指出,随着真相和事实的逐渐清晰,西方的“中国债务陷阱论”舆论攻势似乎正在“偃旗息鼓”。

  然而,尽管如此,“债务陷阱论”不会自然而然地消失。相反,这一论调仍将长时间存在。因为其实质上已经成为西方以及印度等国攻击和抹黑中国的重要抓手。“永远叫不醒装睡的人”“中国债务陷阱论”已经被西方战略界、媒体和少数政客标签化,西方国家政客不会轻易放弃这一舆论工具。随着“一带一路”的推进和中国影响力的上升,西方和某些地区大国对中国将越来越敏感。这些国家无力与中国在发展中国家开展正常的竞争,从而不得不越来越借助以“债务陷阱论”为代表的下作手段。最近法国外长依然大谈“中国债务陷阱论”,并表示加强与中国在非洲的“模式之争”。这意味着 “债务陷阱论”在西方国家依然有很大的市场。但中国应该自信的是,炒作“债务陷阱论”虽然可以达到诋毁中国融资和合作模式的目的,但同时也表明,中国融资在推动“一带一路”和与发展中国家合作上正在发挥非常关键的作用和贡献。

  相对于“债务陷阱论”的炒作者,中国更应该关注发展中国家的反应。总体上,发展中国家的精英很容易看透“债务陷阱论”的本质。肯尼亚、卢旺达、斯里兰卡等国的领导人和官方都在不同场合给予“中国债务陷阱论”强力驳斥。然而,必须承认的是,广大的民间和草根阶层却相对容易受“债务陷阱论”的迷惑。“债务陷阱论”的持续炒作很容易煽动当地的民族主义情绪,从而对中国与当地的合作带来深远影响。这也足见“债务陷阱论”背后的险恶用心。因此,中国不应掉以轻心,应该把重点放在对普通民众释疑解惑的工作上。

  最后,必须看到,“债务陷阱论”的炒作是利用了发展中国家债务问题有所加剧的现实。一方面,应认识到,贷款不是原罪。中国的贷款越多,事实上意味着中国对发展中国家的支持意愿和贡献越大。中国应该对此有足够自信。但另一方面,债务的增加和债务可持续性风险的上升,对非洲等发展中国家的债务管理和国家发展也带来了现实性挑战。这要求中国与发展中国家以及国际社会应该共同应对这一挑战。发展可持续性与债务可持续性的有效统一才是中国与国际社会应该关注的重点。(作者系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西亚非洲研究中心副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安全研究院专家委员、高级研究员)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广告 订阅服务
合作伙伴:

版权所有 2000-2018 北京周报中文网 京ICP备0800535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60


本网站所刊登的来源为北京周报及北京周报网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北京周报社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