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英文新闻周刊日本語 Deutsch Français English 中 文
首页 >> 时事 >> 正文

谁来纠正安倍晋三走错的路?

时永明  ·   2020-08-31  ·   来源:北京周报网
标签:安倍晋三;中日关系;时事
打印
纠错

  这两天在国际媒体上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成了关注的焦点。在刚刚得到日本在位时间最长首相的头衔之后,安倍就突然再次以健康为由辞去职务。 

  安倍虽然辞职了,但还表示下届众院选举仍将作为一名议员参加,不考虑从政界引退。由于安倍是在壮志未酬的情况下辞职,基于安倍的个性,今后一段时间日本政局恐怕依然难以摆脱安倍的影响,甚至不能排除安倍第三次出任首相的可能性。所以对安倍的政治生涯我们还不能盖棺论定。 

  828日下午,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在首相官邸召开记者会,正式宣布因健康原因辞去首相职务,并表示在继任者选出前会继续履行首相职务。(新华社发 弗兰克·罗比雄摄) 

  但是对安倍经过这么长时间的执政,到底给日本留下了什么,以及他之后的日本将会如何走,人们也需要做一个基本的判断。 

    

  走错的历史 

  政治人物的价值必须放在历史的天平上衡量。在整个历史进步的过程中,他是发挥了推动作用,还是扮演了阻碍者的角色,这是衡量政治人物的唯一尺度。 

  我们处在一个伟大的而且是急剧变化的时代。在这个时代,有很多握有权力的人有机会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做出巨大贡献。但不幸的是,太多的人,看不见或者看不清人类社会的前进方向,他们自觉或者不自觉地扮演着阻碍历史进步的角色。 

  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后期以来,日本和全球都进入了一个急剧变化的时期。在中国改革开放,东亚经济崛起,冷战结束,全球化迅速发展的过程中,日本经历了更加复杂的变化。1985年的广场协议使日本经济从发展高峰一下子进入高度膨胀状态并出现严重的泡沫,而后又急速跌入长期低迷和低速增长的低谷。所以在东亚普遍高速发展的时候,日本却陷入了经济低迷和政治迷茫的状态。 

  在走马灯式的政府更迭过程中,日本政治完成了左翼瓦解消亡,右翼不断整合的过程。这阶段日本的外交政策也处于左右摇摆的状态。进入新世纪后,小泉执政逐渐形成了较为清晰的经济自由化和政治右倾化的路线。为重振日本“国威”,日本右翼选择了为历史翻案,摆脱所谓“历史自虐”的“脱战后”精神路线。 

  安倍作为小泉选定的接班人,具有鲜明的右翼政治血统。但2007年自民党参议院选举的失利,使安倍知道自己尚无力应对复杂局面,所以采取急流勇退的策略,辞职以规避不太明朗的状态。 

  2012年,安倍看到时机成熟,开始以明确的右翼姿态重新出山。安倍发表《建设新国家》,将“终结战后体制,自主制定宪法”作为执政的基本目标。由此,将日本推向通过精神倒退来寻求“国家重振”的道路。 

    

  迷茫的未来 

  在安倍的蓝图里,人们其实看不到未来,看到的只是日本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梦想的再现。 

  安倍辞职时,很多人注意到他很“勤政”,感觉他可能确实太累了。他当然很累,因为他在逆历史潮流而动。他在帝国时代即将终结的时候,要依托美国霸权重新打造一个新的帝国。他在国际社会需要寻求合作共赢的时代,在地区制造对抗架构。 

  他上台后,用“安倍讲话”取代村山富市等日本领导人就历史问题发表的“讲话”,拒绝就侵略历史道歉,否认侵略历史,提出“侵略无定义”的谬论,惹怒了东亚曾经遭受日本侵略的国家。他用尽一切办法否定“慰安妇”问题,搞得日韩关系破裂。他每年以“内阁总理大臣安倍晋三”的名义自费向供奉着二战甲级战犯的靖国神社献上被称为“真榊”的供品,以及在他的纵容下,内阁成员越来越大规模地对靖国神社的参拜,除了满足他对旧帝国的怀念之情之外,也提醒着亚洲受害国人民,日本的帝国之心不死。 

  为推动修宪,安倍处心积虑,步步为营地逐步架空和平宪法,通过《武力攻击事态法》,修改《安保法》解禁了集体自卫权,大大推进了日美军事一体化,使日本事实上拥有了对外战争权。所以,在人类走向持久和平的道路上,安倍留给日本的最大政治遗产就是使日本事实上摆脱了和平宪法的束缚,摘掉了和平国家的桂冠。 

    

  中日关系曲曲折折 

  安倍二次上台后,在外交政策上,明确地采取了依托美国,遏制中国的政策。安倍为推动修宪强兵政策对内大肆宣传中国威胁论,蛊惑民心。对外则用中国威胁论和所谓“价值观外交”打造围堵遏制中国的政治舆论环境。奥巴马的亚太再平衡政策为安倍的战略创造了极好的条件。安倍顺势提出了所谓“菱形战略”,就是现在改版后的所谓“印太战略”,要美日印澳联手遏制中国。可以说,在安倍二次执政的前几年,安倍已经打造了一个较为完整的遏制中国的地缘政治框架,中日关系基本处于战略对抗状态。 

  不过,特朗普上台后,搞了个“美国第一”。安倍这才意识到原来自己极端的对华强硬政策其实是将日本置于危险之地。于是2017年开始,日本调整对华政策。此外,中国访日游客的“爆买”对日本经济振兴的帮助,以及日本国内依然有很强的中日友好力量,安倍要长期执政也不能完全无视等一系列因素,最终促成了2018年中日关系的转圜。     

  前不久,日本媒体报道,日本政府正计划任命日本外务省官房长垂秀夫为新一任驻中国大使,并认为这表明日本政府试图通过启用知华派改善中日关系。我们也希望日本政府是这样考虑的。但不得不指出的是,目前日本对华政策的改善还只是一种策略的调整,而不是战略的改变。和美国联手遏制中国的机制还在加强,而维系中日友好关系的机制建设则几乎没有。所以,后安倍时代,日本外交的最大课题就是在美国已经开始对华进行实实在在的战争布局的情况下,日本将如何处理中日关系,是顺从美国,将日本变成亚洲人打亚洲人的潜在战场,还是能有点独立精神,推动东亚地区的合作与繁荣。安倍走错的路,应该有人纠正回来。(作者系《北京周报》特约评论员、资深国际问题学者)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广告 订阅服务
合作伙伴:

版权所有 2000-2018 北京周报中文网 京ICP备0800535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60


本网站所刊登的来源为北京周报及北京周报网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北京周报社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