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英文新闻周刊日本語 Deutsch Français English 中 文
首页 >> 时事 >> 正文

“和合与共”与“上海精神”共融互通

李国文  ·   2018-06-10  ·   来源:今日中国
标签:上海精神;青岛峰会;时事
打印
纠错

   2018年6月9日晚,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上海合作组织青岛峰会欢迎宴会并致祝酒辞。

  习近平在祝酒辞上表示,儒家思想中的“和合”理念同“上海精神”有很多相通之处。儒家倡导“大道之行,天下为公”,主张“协和万邦,和衷共济,四海一家”。“上海精神”坚持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强调求同存异、合作共赢,在国际上获得广泛认同和支持。

  山东是孔孟之乡和儒家文化发祥地,儒家思想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儒家文化与中国的国际交往理念不谋而合,尊重多样文明是“上海精神”的前提和基础,在此价值下,平等、协商才有可能且必然。

  习近平主席曾强调,和而不同是一切事物发生发展的规律。每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明都扎根于本国本民族的土壤之中,都有自己的本色、长处、优点。我们应该维护各国各民族文明多样性,加强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相互借鉴,而不应该相互隔膜、相互排斥、相互取代,这样世界文明之园才能万紫千红、生机盎然。

  儒家思想的“和合与共”,贯穿于“上海精神”的价值之中。

  一个“和”字,代表着和平、和睦、和谐,“以和为贵”的理念深入中华民族血脉。上合组织为解决边界争端而成立,进而着力防范地区安全,尽管社会制度、发展阶段、文化背景各有差异,也不论国际和地区形势如何变幻,上合组织成员国始终致力于和睦共处、和谐发展。

  一个“合”字,代表着携手合作,“兄弟同心,其利断金”。习近平主席多次引用充满哲理的中国古语阐明合作要义。上合组织十七年风雨兼程,各成员国结成共同致力民族振兴、地区发展的伙伴,合作共赢之路越走越宽。从最初的区域安全合作,发展到如今政治、经济、安全、人文、对外交往等合作领域均取得巨大成绩,在机制建设方面也迈出历史性步伐。

  一个“共”字,代表着共命运、共担当、共发展。“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和衷共济,四海一家”是中华民族始终不渝的精神品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表达的正是“四海一家”的理念。“上海精神”强调求同存异,强调合作共赢,上合组织风雨同舟十七年,成为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典范。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广告 订阅服务
合作伙伴:

版权所有 2000-2018 北京周报中文网 京ICP备0800535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60


本网站所刊登的来源为北京周报及北京周报网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北京周报社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