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英文新闻周刊日本語 Deutsch Français English 中 文
首页 >> 时事 >> 正文

埃及打击“伊斯兰国”的“持久战”

王晋  ·   2017-11-27  ·   来源:中国网
标签:伊斯兰国;埃及;时事
打印
纠错
  西奈半岛的恐袭发生震惊了世界,不仅是因为此次恐袭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而且还因为发生的时机,正巧之前不久伊朗和伊拉克先后宣布已经“消灭了‘伊斯兰国’”极端组织,而话音未落,恐袭便已经发生,无疑让世界震惊极端组织“伊斯兰国”对国际社会的安全威胁。
  尽管极端组织“伊斯兰国”仍然没有“认领”此次袭击事件,但是从各个方面来看,应当是极端组织“伊斯兰国”策划和实施此次事件无疑。一方面,策划如此周密,既有炸弹袭击,又有持枪者在外围开枪扫射,必然要求前期对于遇袭地区周围的缜密观察和推演,以及对于袭击策划和实施的周密安排,需要较强的协作性,以及后勤、情报、纪律方面的诸多要求,只能是当前活跃在西奈地区的极端组织所为;另一方面,袭击的对象定位苏菲派的清真寺,显示出对于宗教教派的敌意和仇恨,这种独特的宗教对立心态,很大可能是由与极端组织“伊斯兰国”及其相关的组织策划和实施的。
  当然此次袭击事件,也与以往的极端组织“伊斯兰国”在西奈策划的袭击事件有所区别。极端组织“伊斯兰国”在西奈的分支机构——“伊斯兰国西奈行省”(Wilayat Sinai)的前身是2011年之后活跃在西奈地区的伊斯兰极端组织“圣城支持者”,该组织在2014年底宣布成为“伊斯兰国”的分支机构,并且以“伊斯兰国西奈行省”命名。
  “伊斯兰国西奈行省”尽管是极端组织“伊斯兰国”在伊拉克和叙利亚“大本营”之外的分支机构,但是在过去多年发展迅速,与“伊斯兰国”利比亚分支一道成为了极端组织“伊斯兰国”在海外最大的两个分支机构。“伊斯兰国西奈行省”不仅在西奈当地招募人员,而且还积极的招募海外尤其是北非地区,如阿尔及利亚、突尼斯、伊拉克等地的极端人员,并且与利比亚的极端组织分支相互协作,在资金、人员、武器等方面形成网络。
  在过去的数年中,“伊斯兰国西奈行省”主要的袭击地域在于西奈半岛,尤其是北部西奈地区,袭击目标主要是针对在西奈半岛驻扎的埃及军队。在过去数年中,“伊斯兰国西奈行省”已经策划了多起大规模的袭击事件,比如在2015年“伊斯兰国西奈行省”曾经啸聚数百人,企图围攻北西奈收复阿里什,并且一度突入城镇周边区域,最终埃及政府军在武装直升机和其他重型武器的支持下才将“伊斯兰国西奈行省”武装人员的攻势打退。
  除了袭击埃及在西奈半岛的目标,“伊斯兰国西奈行省”也策划过针对埃及平民的袭击行动,比如在埃及苏伊士运河以西的“内陆”地区,埃及的基督徒——科普特人——就经常被“伊斯兰国西奈行省”当做袭击对象;而在2015年一架从埃及西奈半岛旅游胜地沙姆沙伊赫飞往俄罗斯圣彼得堡的俄罗斯航班,也据称被“伊斯兰国西奈行省”击落,造成数百人死亡。
  “伊斯兰国西奈行省”之所以能够在西奈半岛长期肆虐,一方面离不开西奈半岛独特的地理环境,地广人稀的西奈半岛和复杂多变的地形,让各类武装分子有能力藏匿其间;另一方面,西奈内陆地区的贝都因人部落,长期以来经济和社会发展滞后,而西奈半岛沿海一些地区的“好工作”,往往被来自苏伊士运河沿岸及其以西地区的“埃及内陆人”所抢占。秉持“伊斯兰极端主义”的“伊斯兰国西奈行省”,也因此对西奈很多部落的年轻人具有极强的吸引力。
  埃及军队和情报机构人员几乎清一色来自于苏伊士运河以西,而西奈半岛内陆的部落成员往往无法加入到埃及军队之中。因此在过去数年以来,尽管埃及军队多次调集兵力在西奈地区展开“围剿”,但是埃及军队缺少对于西奈部落内部关系的了解,大规模的“抓捕”,往往造成了“越抓越多”的局面,甚至进一步激化了与西奈当地居民的矛盾,使得更多的西奈年轻人出于对埃及驻军的愤怒而加入极端组织分支机构。
  过去数年来,每当西奈地区发生恐怖袭击事件,埃及军队和政府总会展开一批“抓捕行动”,然后高层出面宣布“重创”极端组织分支机构;然而少则数月,多则半年,大规模的恐袭又再次发生,结果周而复始。如果不从方式方法上改观,如果不辅之以经济社会发展的扶持,那么埃及打击“伊斯兰国西奈行省”的努力,恐怕将是一场无休无止的“持久战”。(作者系以色列海法大学国际政治学博士研究生)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广告 订阅服务
合作伙伴:

版权所有 2000-2018 北京周报中文网 京ICP备0800535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60


本网站所刊登的来源为北京周报及北京周报网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北京周报社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