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英文新闻周刊日本語 Deutsch Français English 中 文
首页 >> 时事 >> 正文

中德关系45年:走向务实、成熟

  ·   2017-10-13  ·   来源:北京周报网
标签:中德关系;建交45周年;时事
打印
纠错

  1972年10月11日,中国外交部长姬鹏飞和联邦德国外长瓦尔特·谢尔在北京分别代表各自政府正式签署中德建交公报,从而开启了长期封闭的中、西德关系大门,架起了通向互利合作的桥梁。45年来,两国关系既有风调雨顺的发展,也有过激烈的风浪和碰撞。尽管有过多次波折,通过双方的共同努力,中德关系总体上不断向前发展,互利共赢的合作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在中欧关系中起着引领作用。

 

发展

  1974年9月,时任基民盟主席、莱茵兰—普法尔茨州州长的赫尔穆特·科尔偕夫人成为两国建交后第一个访华的德国政治家。临行前,他在谈到此次访华目的时说,中国是一个巨大的市场,是对世界具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对德国来说,能够掌握中国领导人看法的第一手资料十分重要。

  当时在人民大会堂会见科尔的,是以副总理的身份重新回到中国政坛不久的邓小平。他与科尔就世界政治问题、特别是欧洲形势和德国问题交换了意见。在广州即将结束他的中国之行时,科尔对媒体说:“中华人民共和国是第三世界的重要发言人,她的声音是很有份量的。”科尔于1982年出任联邦德国总理,任职长达创纪录的16年。在此期间,他一贯主张同中国发展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走共同发展的道路。而这第一次访问,不仅使他对中国有了较深刻的了解,而且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和感情,为他后来推动中德建立长期、稳定、深入的合作关系奠定了基础。

  1975年10月,时任联邦德国总理赫尔穆特·施密特应周恩来总理邀请访华。由于周总理病重住院,除毛泽东主席会见外,由当时主持国务院工作的邓小平副总理主持会谈。会见和会谈内容广泛、深入,给施密特留下了深刻难忘的印象,也为两国关系的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施密特还主动提出到新疆去看看,那里少数民族同汉族和睦相处给他留下了难忘的印象。但施密特获得的最深刻印象是,中国文化古老悠久和中国人民勤劳刻苦。但当时中国经济还非常落后,人民生活水平很低,由此他确认中国是一个需要帮助的发展中国家。另外,此访也促使施密特进一步关注和研究中国。

  1982年科尔担任联邦总理后,曾于1984年、1987年、1993年三次访问中国。他提出中德应长期、全面、深入合作,并使两国关系在21世纪仍沿着正确轨迹前进。“政治上相互磋商、经济上密切合作、文化上相互交流”应是两国长期稳定合作的三根支柱。在科尔任总理期间,中德关系得到了全面发展。

  1998年,社民党主席格哈德·施罗德接任联邦总理,两国关系发展顺利、积极。他曾对中国前驻德国大使梅兆荣说,他的对华政策就是科尔的政策。1999年5月8日,美国炸毁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后,施罗德于5月12日对中国进行了23个小时的访问,主要是作为北约成员国向中国道歉。虽然这一罪行是美国人干的。在施罗德任期内,中德商定建立“在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框架内的具有全球责任的伙伴关系”,并建立了两国总理年度会晤机制。

  2005年11月大选后,基民盟主席安吉拉·默克尔出任联邦总理。其意识形态主导的所谓“价值观外交”,特别是她会见西藏分裂主义头目达赖,使两国关系一度出现波折。2008年和2009年国际金融危机和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爆发后,由于多种原因,特别是欧洲对华合作需求上升,中德关系又进一步向前发展。至今,默克尔总理在12年任期内已访华10次,创下西方在任领导人访华之最。另一方面,中共十八大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和国务院总理李克强都把德国列为出访欧洲的首批对象,迄今已分别访德两次和三次。两国主要领导人互访频繁,体现了互相重视的程度和中德关系在中欧关系和中国外交全局中的重要地位。

  在双方领导人的直接关心和战略运筹下,中德双边政府磋商、外交与安全战略对话、高级别财金对话等机制不断完善,创新科技、人文教育等领域交流愈加频繁,中德全方位战略伙伴关系不断落到实处。2016年,中德国贸易额达1700亿欧元,占中欧贸易的30%以上,超过中国同法国、英国、意大利三国贸易额总和。中国已成为德国全球第一大贸易伙伴。两国之间双向投资也强劲增长,德国是中国引进技术最大的国家。中德关系的发展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

 

摩擦

  由于两国意识形态和社会政治制度不同,历史文化传统各异以及发展水平和处境存在差异,难免对一些问题存在不同看法和利益分歧。

  中德关系发展最困难的时期,是1989年西方借口“人权问题”对中国进行所谓的“全面制裁”。其大背景是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当时西方政界一些人错误估计形势,以为中国的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会像东欧国家一样,只要西方给予狠狠一击,就会轰然倒下,西方资本主义制度就可以一统天下。但中国冷静观察,沉着应对,坚持改革开放,一心一意搞经济建设,结果中国经济稳步发展,社会稳定,民族团结,国际影响力不断上升。在此情况下,西方不得不调整对华政策,逐步取消了除武器禁运之外的所有“制裁措施”,中德关系也逐步恢复正常。

  1992年底1993年初,台湾以提供大量民品订单诱惑德国出售潜艇事件,也曾使中德关系受到严峻考验,经中方反复交涉和做工作,德国联邦安全委员会在科尔主持下作出了不向台湾出售武器的原则决定,使中德关系避免了一场严重挫折。

  中德之间也因涉藏问题而有过多次激烈斗争。其顶峰是1996年6月德国议会通过的所谓“改善西藏人权状况”决议,要求中国政府和达赖的流亡政府进行“谈判”。而时任德国外长竟对该决议表示“支持”,中国政府不得不作出强烈反应。两国关系由此而冷却了近4个月。后来,德国外长利用与中国外长联大会晤机会发表了四点声明,公开澄清了德国政府对西藏问题的立场,承认西藏是中国的一部分,西藏事务是中国内政,两国关系应该建立在互不干涉内政基础上,人权问题的分歧应通过对话而不是对抗来解决。在此前提下,中德关系得以缓和,联邦总统罗曼?赫尔佐克如期于是年11月对中国进行了国事访问,中德关系“雨后天晴”。

  2010年7月默克尔总理第四次访华,双方商定“全面推进战略伙伴关系”并建立政府磋商机制,从此中德关系发展积极、稳定,总体发展势头良好,2014年定位为“全方位战略伙伴关系”,但随着中国经济实力增强,特别是对德投资和并购德企力度强劲,两国之间的摩擦有所上升,德方出于对中国产品竞争力上升和德国高新技术流失的担心,保护主义的措施增多。2017年李克强总理访德期间,默克尔虽公开表示支持欧盟履行中国入世议定书第15条规定(即废除“替代国”条款),并称欧盟正在制定的新规则将遵循世贸组织的原则和规则,不歧视中国。中方希望默克尔的这一表态落到实处,但据最新媒体曝光,根据德法意三国的建议,欧盟委员会将以“市场扭曲”这个概念作为对华继续推行“双反”措施的借口。  

  尽管存在着一些矛盾和分歧,中德作为全球第二和第四大经济体,在过去45年丰硕成果基础上,继续深化和扩大合作的前景依然看好,不仅能为两国人民带来更多实实在在的好处,而且对世界经济繁荣与维护世界和平稳定也将作出新的重要贡献。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广告 订阅服务
合作伙伴:

版权所有 2000-2018 北京周报中文网 京ICP备0800535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60


本网站所刊登的来源为北京周报及北京周报网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北京周报社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