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英文新闻周刊日本語 Deutsch Français English 中 文
首页 >> 时事 >> 正文

蒋建国:为中日关系长期健康发展共筑对话平台

  ·   2015-10-24  ·   来源:中国网
标签:第十一届“北京-东京论坛”;蒋建国;中日关系;时事
打印
纠错

  坚定信心 凝聚共识

  为中日关系长期健康稳定发展共筑对话平台

  ——在第十一届“北京-东京论坛”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

  (2015年10月24日)

  中宣部副部长、国务院新闻办主任 蒋建国

 

  尊敬的福田康夫先生,

  尊敬的赵启正院长,

  尊敬的木寺昌人大使,

  尊敬的明石康理事长,

  尊敬的周明伟局长,

  尊敬的各位与会嘉宾,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大家好!很高兴出席由中国外文局和日本言论NPO共同主办的第十一届“北京-东京论坛”。首先,我谨代表中方支持单位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对远道而来的各位日本朋友表示诚挚欢迎,对论坛的顺利召开表示热烈祝贺!

  十年前,中日双方共同发起创办了“北京-东京论坛”。十年来,经过双方的不懈努力,论坛已经成为两国间高层级的、具有广泛代表性的民间对话和智库交流平台,为促进中日关系发展做出了有益的贡献。这里,向一直以来为论坛倾注心血,长期致力于中日友好事业的各界人士表示由衷的敬意!

  昨天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亲切会见了日方主要嘉宾,体现了中国党和国家领导人对发展中日关系的一贯重视。

  从今年起,论坛进入了第二个十年。站在新起点上,本届论坛以“困难与举措:如何发展长期健康稳定的中日关系——东亚的未来和中日两国应发挥的作用”为主题,反映了对当前中日关系现状和特点的清醒认识和把握,很有现实意义。期待各位与会嘉宾坦诚交流,为中日关系的改善与发展提供真知灼见。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强调指出:“中国高度重视发展中日关系。中日双方应该本着以史为鉴、面向未来的精神,在中日四个政治文件基础上,共促和平发展,共谋世代友好,共创两国发展的美好未来,为亚洲和世界和平做出贡献。”

  中日一衣带水,互为重要近邻。在两国2000多年的交往中,和平友好是历史主流。中日两国人民互学互鉴,繁荣发展了东亚文明,丰富了世界文明宝库。历史证明,中日和则两利,斗则俱伤。只有在中日友好的轨道上,两国共同利益才会不断交融扩大,实现互利双赢。

  中日邦交正常化40多年来,两国关系实现很大发展,各领域合作深度和广度达到前所未有的水平。两国经济更是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依存、互惠互利的紧密关系。

  同时也要看到,40多年来,两国关系在前进中有曲折,一些消极因素始终存在。特别是近几年,两国关系出现严重困难,两国人民为之担忧,国际社会广泛关注。令人欣慰的是,去年11月双方就处理和改善两国关系达成四点原则共识,两国领导人实现两次会面,中日关系出现了回稳改善的势头。这是两国人民的期盼,也是国际社会的希望。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中日关系前途掌握在两国人民手中,中日关系发展的钥匙也掌握在两国人民手中。我们愿意为中日两国有识之士搭建交流思想、交换意见的平台,创造扩大共识、减少分歧的条件,为推动两国关系改善和发展作出积极努力。为此,我建议本次论坛上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深入研讨交流。

 

  一、发展中日关系,要牢牢把握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

  习近平主席前不久在联合国发展峰会上指出:“环顾世界,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时代两大主题。要解决好各种全球性挑战,根本出路在于谋求和平、实现发展。”构建稳定健康的中日关系,要顺应时代进步潮流,牢固树立和平发展理念,携手共同维护地区稳定、世界和平,共同做大蛋糕、共享利益。中日同处亚洲,中日关系的好坏,不仅事关两国人民福祉,而且关系到地区乃至世界的和平、稳定与繁荣。

  今年,我们纪念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目的就是为了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

  我们强调牢记历史,不是要记住仇恨、延续仇恨,而是要汲取历史的教训和启迪,唤醒人们对和平的向往和坚守,进而更好地开辟未来。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们要树立尊重历史、立足现在、放眼未来的新思维,不断探索中日关系发展的新路径,倍加珍爱和平、维护和平,防止历史悲剧重演,让两国人民世世代代友好下去,让世界人民永享太平。

 

  二、发展中日关系,要积极排除干扰,聚焦共同关切

  构建稳定健康的中日关系,要始终把握和平友好、合作共赢的大方向,始终维护中日四个政治文件确立的政治基础,始终重视排除各种消极因素的干扰和破坏。

  中日间既有深厚的交往渊源,也有历史纠葛和现实分歧,历史、领土等敏感问题复杂交织,稍有不慎就可能引发紧张对立。对此,双方应慎重对待、妥善处理、相向而行,尤其要防止个别势力出于私利故意挑起事端,损害两国关系。只有着眼大局和长远,积极排除干扰,努力化解分歧,切实按照四点原则共识精神妥善处理好有关问题,两国政治互信才能得到维护,两国关系才能实现长期健康稳定发展。

  与此同时,中日两国应聚焦一些共同面临的问题,进一步加强合作,如经济转型期的经贸合作、防治大气和水污染等方面的环保合作、人口老龄化等社会问题方面的合作、国际反恐等方面的地区安全合作,等等。当然,也包括在四点原则共识基础上,通过对话磋商寻找解决领土争端的途径。

 

  三、发展中日关系,要扩大积极因素,推进民间交流

  构建稳定健康的中日关系,既需要管控、化解消极因素,更需要扩大、积累积极因素。历史上,中日两国老一辈政治家通过“以民促官”推动两国邦交正常化的历史智慧,对于我们今天仍然具有启示意义。中日双方应共同努力,以媒体交流、智库交流、文化交流为着力点,深入推进中日民间交流,维护和增强中日友好的社会基础。

  ----要继续加强媒体交流合作。媒体是中日两国民众相互了解的窗口,是两国沟通交流的重要渠道。两国媒体应准确把握中日关系发展的主流和方向,自觉担负起推动两国关系友好发展的责任,聚焦双方共同关切的重要议题,客观公正地进行报道,多传递双方理性声音,努力将四个政治文件中达成的共识,特别是中日“互为合作伙伴、互不构成威胁”的共识,转化为理性的媒体共识、广泛的社会共识。当前中国民众对日本认知的积极变化,与中国媒体的努力是分不开的。希望日本媒体与中国媒体共同努力,进一步加强交流合作,建立人员互访、研讨磋商、联合制作等合作机制,增进彼此的了解和信任,为两国关系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要继续加强智库交流合作。中日两国智库交流合作,对推动中日关系发展弥足珍贵。各位与会嘉宾都是中日两国的各界精英,其中不少是智库人士,担负着为改善中日关系出谋划策的使命和职责。如何破解当前中日关系面临的难题,迫切需要大家坦诚交流,建设性探讨。同时,希望中日两国智库经常开展学术交流,列出具体课题,进行合作研究,直面中日关系的难点问题与重大关切,为双方认识过去、把握现在、思考未来提供新思想和新洞见。

  ----要继续运用文化的力量增进民众感情。中日文化交流源远流长,从七世纪日本派遣大量遣隋使、遣唐使到中国学习,到近代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中国仁人志士纷纷赴日留学,从古代桑蚕文化、宗教律法远渡东瀛,到近代哲学思想、人文科学通过日本西学东渐,中日两国2000多年的交往史上曾出现壮观的文化交流盛况。邦交正常化以来,中日两国的文学作品、电影艺术、大众文化,都对双方民众增进相互理解、彼此欣赏起到了重要作用。当前双方要认真总结成功经验,坚持把中日文化交流作为重点,不断向更深层次、更宽领域、更高水平推进,通过持续不断的文化交流,促进两国人民的心灵沟通和情感交流,夯实中日友好的民意基础。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当前,中国人民正在按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再过两天,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五中全会将胜利召开,规划“十三五”时期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蓝图,这必将对中国未来五年发展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希望大家给予关注,从中找到中日友好合作的新机遇、新动力。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习近平主席在出席中日友好交流大会时强调, “中日友好的根基在民间,中日关系的前途掌握在两国人民手里”。“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我相信,只要中日两国人民坚定中日友好的信念,真诚相待,以德为邻,就一定能够实现世代友好。

  最后,祝第十一届“北京-东京论坛”圆满成功!

  谢谢大家!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广告 订阅服务
合作伙伴:

版权所有 2000-2018 北京周报中文网 京ICP备0800535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60


本网站所刊登的来源为北京周报及北京周报网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北京周报社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