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英文新闻周刊日本語 Deutsch Français English 中 文
首页 >> 民生 >> 正文

希望工程31年,改变了多少寒门学子的人生?

《北京周报》记者 苏德什娜·萨卡  ·   2020-10-30  ·  来源:北京周报网
标签:希望工程;扶贫攻坚;民生
打印
纠错

  1989年10月30日,是希望工程启动纪念日。31年来,逾600万“寒门学子”因为希望工程,改写了命运。截至2019年,全国希望工程累计接受捐款161亿元,资助家庭困难学生617.02万名,援建希望小学20,359所。 

  9月中旬,北京周报社外籍专家苏德什娜·萨卡(Sudeshna Sarkar)走进希望工程发源地——河北省涞源县,对话希望工程受助第一人张胜利,给乡村孩子上了一堂“英语课”。近距离倾听希望工程背后的故事后,苏德什娜不禁惊叹:“希望工程之于中国农村教育,正如改革开放之于中国经济发展。” 

  2020年9月,我与同事去了毗邻北京的河北省涞源县——一个风景如画的山区小县城。尽管离北京只有3个小时的车程,涞源却鲜为人知,游客罕至。在这里,有一颗博物馆界的沧海遗珠——桃木疙瘩小学希望工程展览馆,正等待着喜欢逛博物馆、想要通过博物馆深入了解中国历史文化的人前来发掘。

  虽然我已在华生活了10年,但直到临行前我才知道中国有个地方叫涞源。它是希望工程的发源地。希望工程之于中国农村教育,正如改革开放之于中国经济发展。

  上世纪80年代,涞源县桃木疙瘩村有3间摇摇欲坠的土房子,白天上课,晚上圈羊。这就是村里仅有的学校——桃木疙瘩小学。那时候的教室,很多窗玻璃都掉了,用破旧的塑料布盖着。冬天,刺骨的寒风会从窗户钻进来。大部分孩子都赤着脚,衣衫褴褛,在寒风中瑟瑟发抖。一到下雨天,雨水从简陋的屋顶滴下来,有时会沿着墙淌过黑板,模糊了板书。

 

  苏德什娜·萨卡给涞源县东团堡中心小学的孩子上课。(《北京周报》记者 石刚摄) 

  然而,当我们到达时,看到的学校却与往昔大不相同。进入校门,映入眼帘的是一幢白色的现代化教学楼,还有几栋配楼井然有序地环绕其左右。除了教室,学校还为学生配备了音乐室、微机室、图书室和宿舍。篮球场和足球场设施齐全。这正是桃木疙瘩小学的升级版——东团堡中心小学。几经搬迁合并,桃木疙瘩小学被并入了东团堡中心小学。该校副校长张胜利告诉我们,以前桃木疙瘩小学只有13名学生,而如今东团堡中心小学有328名学生。

  虽然与张胜利素未谋面,但我却觉得他看起来很面熟。我突然想起来,在进入主楼之前,有个展览室。那里有许多人的照片,张胜利就是其中之一。那个展览室小巧而紧凑,墙上的照片讲述着这所学校的故事,也讲述着希望工程的故事。在这些故事里,有中国国家领导人的身影,也有受助学生的面孔。这些学生让其母校和祖国为之感到光荣。

  从希望工程男孩到一校之长 

 

  东团堡中心小学副校长张胜利(石刚摄) 

  1988年,张胜利12岁。那一年,张胜利极其郁闷。父亲生了重病,让张胜利辍学,挣钱养家,照顾弟弟妹妹。那时候,张胜利每天上山捡柴火。展览室里有一张照片重现了张胜利背柴的情景。

  但是,张胜利很渴望上学。1987年,他和同学在学校里第一次见到了汽车。从车里下来的“伯伯”和蔼可亲,与衣衫褴褛的孩子们亲切交谈。当得知孩子们都在上学,他嘱咐孩子们,要好好学习,将来帮他们上大学。后来,孩子们得知那个亲切的“伯伯”叫车志忠,是时任涞源县政协副主席。当时,车志忠去村里考察旅游资源。

  那次见面给张胜利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于是,他鼓起勇气提笔给车志忠写一封信。信中写道:“车伯伯,您好!您今年打的粮食够吃吗?我们很想上学。可是,家里穷,我爹不让我们上学。我们想念出书来,像您一样做一个为国争光的人。”

 

  苏德什娜·萨卡(右一)采访时任涞源县政协副主席车志忠(左一)。(石刚摄) 

  除了张胜利,我们还拜访了车志忠及其女儿车小乔。车老今年已经82岁了。两年前的一个秋天,车老意外摔伤,身体每况愈下,已经无法讲话。凭着记忆,车小乔为我们还原了旧日往事。这些故事还原了中国教育脱贫的来龙去脉,屡见报端,广为人传颂。当车小乔向我们讲述往事时,坐在一旁的车老时不时地点头。

  冥冥之中,自有安排。车志忠收到张胜利来信的时候,共青团中央和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也正打算启动希望工程,帮助贫困地区失学儿童。车志忠建议,资助桃木疙瘩小学的13名失学儿童,并以此为契机启动希望工程。就这样,1989年,桃木疙瘩小学13名孩子的命运发生了变化。

 

  少年张胜利(最后一排左四) 

  张胜利坦言:“如果当时没人帮我,我可能就会沦为乞丐,或成为打杂的农民工。对于深陷贫困的人来说,教育和科技是改变命运最重要的两个因素。我们那个时候,如果一家出一个大学生,他的收入就可以养活整个家庭。”

  张胜利的观点几乎与美国经济学家杰弗里?萨克斯(Jeffrey Sachs)的见解不谋而合。10月13日,哥伦比亚大学教授萨克斯在以“如何终结贫困?”为主题的中美专家研讨会上表示,技术革新带来了经济和社会数字化,使至少半数没有接受过高等教育的美国家庭变得愈发落后。要想过上体面的生活,教育至关重要。

  喜闻乐见的“代沟” 

 

  东团堡中心小学学生(石刚摄) 

  相反,没文化或文盲,会导致贫困。在偏远、人迹罕至的农村地区,文盲与贫困形影相随,世代相传。

  对此,中国领导人十分重视。2015年教师节前夕,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指出:“扶贫必扶智。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接受良好教育,是扶贫开发的重要任务,也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

  上世纪80年代,中国发起希望工程的初衷,正是为了保障贫困地区的基础教育。涞源县地处太行山腹地,交通不便。在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期间,涞源县曾是中国共产党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的一部分。但战争结束日本投降后,交通不便却成为了制约涞源发展的瓶颈。因此,希望工程在这里铺下了第一块砖,以期扫除文盲,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截至2019年9月,希望工程在中国的贫困地区建立了20,000余所小学,资助了逾600万名学生。

  东团堡中心小学展览室资料显示,1992年学校有个姓周的学生,受到了一位匿名好心人的赞助。多年后,周同学才知道,那名好心人就是中国国家领导人邓小平。

  张胜利的故事,生动阐释了教育如何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他有两个孩子,小女儿尚在襁褓之中,大女儿在读大学。

  毕业后,张胜利放弃了在大城市工作的机会,回涞源教书。涞源曾是河北省最穷的10个县之一。怀着感恩的心,他想将爱传递下去。他认为,中国贫困的根不是在北上广那样的大城市,而是在农村。为什么穷?还是没文化。他说:“这使我决心回到家乡教书,教那些因贫困而念不起书的孩子。”

  正因为有像张胜利这样的人,中国教育扶贫的故事得以延续。如今,涞源已有26所希望小学。自2013年开始,涞源县在农村实现了15年免费教育,从学前教育到高中,着力消除辍学现象。2019年,涞源县的学龄前儿童入学率为99.78%,而中小学新生入学率达到100%。

 

  受到车志忠一家关怀和帮助的中学生董海燕。(石刚摄) 

  时至今日,车志忠还在为儿童教育出力。车小乔接过父亲手中的接力棒,从事慈善工作,为贫困家庭孩子提供书籍、衣服和医疗服务。登门拜访车老时,我们遇到了一个初一的女孩,叫董海燕,管车志忠叫爷爷。小海燕家境困难,虽然有义务教育的保障,但其父亲患有精神疾病,无法享受到正常家庭的温暖。从车志忠家里,她得到了家人般的温暖和支持。

  新冠疫情期间,医务工作者的可贵精神使海燕深受感动。长大后,她想当一名医生。时间会告诉我们,她是否能梦想成真。只要她能继续接受教育,自食其力,即使没能当上医生,也能向世人证明,贫困能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翻译:张莎莎)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广告 订阅服务
合作伙伴:

版权所有 2000-2018 北京周报中文网 京ICP备0800535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60


本网站所刊登的来源为北京周报及北京周报网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北京周报社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