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周报》记者 李一凡 · 2020-09-24 · 来源:北京周报网 |
标签:第一书记;扶贫攻坚;广西;民生 | 打印
| 纠错 |
开着小轿车,载着来自卢森堡的“洋助理”尼克,乍洞村第一书记谢万举开始了新的一天。为了尽量兼顾工作与家庭,谢万举选择早出晚归,每天往返于宜州城区和乍洞村之间。经过蜿蜒的盘山水泥路,大约1个小时的车程后,他和尼克抵达了群山环抱的乍洞村。
乍洞村第一书记谢万举 (《北京周报》记者 李凯至摄)
8月底的宜州,炎炎酷暑依然还在延续,汗水很快就浸透了谢万举的衣衫。进入村委办公室,擦了擦头上的汗,喝几口水稍作调整,再抓紧时间回复几条工作上的微信,他便利索地戴上草帽,拿上剪刀、锄头等工具,招呼上尼克,一同走向百香果园和西瓜地。无论是为剪枝浇水还是翻地除草,谢万举干起来都是手到擒来。
作为从城里派来的第一书记,为何谢万举会像普通农民一样干起了农活?
“做给村民看,带着村民干,帮着村民赚”
2015年11月29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发布。确保到2020年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的任务。为了确保这一目标的顺利完成,选派第一书记驻村工作的机制形成。2016年3月,谢万举被派到隶属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宜州区刘三姐镇的乍洞村,成为全中国20多万个第一书记中的一员。
在最基层的农村直面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贫困问题,并找到解决对策,对于谢万举而言,这样的工作无疑充满挑战。通过走访调查,谢万举发现:乍洞村土地资源少且贫瘠,村民常年种植的水稻、玉米、黄豆经济效益较低,农户很难从中挣钱。于是,他决定带着村民改变种植作物,种一些“价格能卖得好的”作物,以提高收入。
最终,谢万举选择了百香果。
百香果对土壤要求不高,且成熟时间短、见效快,对于急需寻找突破口的乍洞村来说正合适不过。
可让他意想不到的是,贫困的村民们对这个提议丝毫不为所动。有的村民虽有脱贫的心愿,但由于习惯了传统作物的种植,不相信种百香果这种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的水果就能致富。更让谢万举没有想到的是,有的村民虽然贫困,但并没有足够动力,想要改变这一状态。
“那时,我突然意识到,扶贫工作的核心是做通村民的思想工作,让他们从‘要我脱贫’转变成‘我要脱贫’。”谢万举说。
而这恰恰是最难的。
为了打消他们的疑虑,谢万举就在村里的集体用地上与村委会的工作人员一起,自己动手砍竹子、挖坑、搭架,亲手种植下了一片百香果树,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谢万举和尼克在给百香果剪枝。(谢万举提供)
看到第一书记种的百香果卖出了好价钱,一些村民也决定加入一试。有人选择在集体用地上和谢书记一起种植百香果,收获之后获取分红;敢冒险的索性购买幼苗,在自家原先的玉米地上搭上棚架,改种百香果。
到2019年底,乍洞村全村的百香果种植面积迅速发展到了300亩,很多贫困户通过百香果摆脱了贫困。
“想把产业做起来,我们驻村干部必须亲自示范给村民看;村民看到有成效后,他们才有奔头和我们一起做;等作物成熟后,我们再通过各种途径,帮助他们把东西卖出去。这就是‘做给村民看,带着村民干,帮着村民赚’。”谢万举对《北京周报》介绍道。
“小”干部,大智慧
虽然通过百香果种植获得了成功,但这仅是乍洞村在脱贫路上的重要一步。新的困难和挑战来到了谢万举面前。
种植百香果能够有效增收,但村民各家有各家的情况,并不是每家都适合百香果,必须在了解每家情况的基础上合理地制定方案,做到精准扶贫。谢万举开始了尝试引入其他农作物,先由村委会进行培育,成功之后再推荐给村民。对于尝试过的农作物,他如数家珍:“这个黄瓤西瓜皮薄甜度高,一个三四斤,刚好适合一个家庭一次吃完,不浪费;这个黑龙茄子是我们村刚刚引进试验的新品种,口感好,产量也比普通茄子高;这个观赏南瓜虽然不能吃,但很适合乡村旅游……”
“2020年我们村还有6户16人没有脱贫,目前,我们已经帮助他们解决安全住房、安全饮水、产业发展,都有了稳定的收入,我们有信心、有决心带领这里的村民一起奔向小康社会。” 对于实现脱贫攻坚的目标,这个身材健壮、皮肤黝黑、脾气特别好且头脑灵活的“举哥”显得很有信心。
然而,回想当年,对谢万举来说,这份第一书记的工作并不能算得上是一门好的“差事”。
从“不想去”到“不想走”
46岁的谢万举是一名退伍军人,担任第一书记之前,他在河池市宜州区文化广电新闻出版体局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大队工作。谢万举工作认真负责,成绩突出,因此,他被选为第一书记派驻到乍洞村,专职负责这个村的脱贫攻坚。
脱贫攻坚不仅任务重,压力大,工作地点还远离城区,势必会减少陪伴家人的时间。对于上级的这个决定,谢万举刚开始其实是有些抵触的。
“刚开始内心还是比较纠结的,盼望着2年的驻村工作能早点结束。”谢万举回忆道。
不过当他见到乍洞村的真实面貌后,内心不禁有些动摇了。
谢万举还清楚地记得刚来到乍洞村时的情形。
“当时去后饭屯只有一条称不上是路的山间小道,第一次去那里看望贫困户时,上山下山手脚并用,来回花了四个小时。来到贫困户家中,揭开锅盖,锅里只有一些玉米和野菜。住的条件也很差,破旧的泥瓦房,漏风漏雨,让人看着特别揪心。”谢万举回忆道。尽管距离宜州城区仅有20公里,乍洞村竟然如此落后贫困,这与乍洞村的第一次见面给了谢万举很大的冲击,也让他第一次体会到了脱贫攻坚事业的重要意义。
“一定要为他们做点事情,不要让自己这两年的时间白白浪费。”带着这个朴素的念头,谢万举开始积极地适应新的岗位,努力当好这个第一书记,脚踏实地地为当地做点事情。在寻找特色产业的同时,他决定通过修路打通各个屯与外界的联系。
两年任期很快就结束了,但谢万举却舍不得离开了。“路还没修完,产业扶贫的目标还没有实现,不能就这样半途而废。”谢万举说。于是,他主动请缨延长了任期,继续留在乍洞村当第一书记。
转眼间近5年过去了,在谢万举的带领下,乍洞村早已不再是当年落后破败的模样。如长龙似蛛网般不断扩展的水泥道路,贴了瓷砖的一栋栋新房,村民们不断鼓起来的腰包和那洋溢着幸福的一张张笑脸,谢万举用实际行动践行了他的承诺,也收获了满满的成就感和幸福感。
而国家政策也对谢万举这样深入基层的第一书记进行一定的倾斜:首先,在保证他们原有收入的同时,对于第一书记给予一定的津贴;其次,也解决了他们中很大一部分基层公务员的职级待遇问题。
展望未来信心足
如今,乍洞村的脱贫攻坚任务已经基本完成,正在等待最后的验收。但谢万举并没有放松,他也没法放松,无数的电话、繁琐的表格,脱贫攻坚收尾阶段需要填报的材料让他有些焦头烂额,他依然要忙到很晚才能回到家中。
“因为工作太忙,家人对我的工作并不是百分之百支持。”谢万举有些无奈地说道,“平时陪妻子和孩子的时间很少,挺亏欠他们的。”提到家人,谢万举的眼神中多了些温柔,也多了些歉意。
对任期结束后的工作生活,谢万举还没有时间好好筹谋。不过,利用公众假期好好陪一陪妻子孩子,已经提上日程。“还没去过祖国的首都,下次想带他们去北京看一看。”谢万举说。
对于村子今后的发展,谢万举已经有了不少想法,养牛、乡村旅游等新的产业都已经在他的规划之中。更让他欣慰的是,已经有不少在外打工的年轻人回到了村里参与产业的发展。他也与这些年轻人多次就乍洞村的未来有过交流和探讨。“脱贫攻坚只是个开始,乍洞村步入小康,我只是开了个头,未来还得看他们的。”谢万举说。
|
|
产品专区 |
|
合作伙伴: |
版权所有 2000-2018 北京周报中文网 京ICP备0800535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60号
本网站所刊登的来源为北京周报及北京周报网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北京周报社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