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英文新闻周刊日本語 Deutsch Français English 中 文
首页 >> 民生 >> 正文

从“包干到户”到“乡村振兴”——中国农村改革的升华

《北京周报》评论员 兰辛珍  ·   2018-05-15  ·   来源:北京周报网
标签:改革开放;乡村振兴;民生
打印
纠错

  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中国的改革开放是从农村开始的。因此要想了解并梳理中国改革开放的历程,从中找到继续深化改革的动力和启迪,农村改革历程以及得与失,是必须要认真研究的。

  新中国刚成立先期的近三十年里,中国实施的是计划经济体制,工农业生产按上级计划进行,也就是说,农民种地,什么时候种,种什么,不是农民说了算,是上级领导说了算。农业生产工具村集体统一购置管理,农民劳动实行工分制,秋收后按工分累计多少分配粮食。 

  这种生产资料以及生活资料都由集体决定的计划经济,限制了农民的积极性,制约了农村经济发展,农民辛苦干一年,连温饱都不能解决。 

  为激发农业生产活力,解决中国人吃饭问题,上世纪70年代末,中共中央决定改革农村计划经济生产方式。19781222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原则通过《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草案)》之后,将村集体土地、生产工具等分给农户,实行“包干到户”,成为当时农村改革的重点。 

  中央农村改革实行“包干到户”,实际上是从农民自反行为总结而来。在计划经济时期,安徽有个小小岗村的农村,18位农民以托孤的方式,立下生死状,将村集体的土地承包,约定在完成粮食上缴任务后,剩余的粮食归承包者所有。这一做法激发了承包者的积极性,粮食产量比土地承包前有很大增加。这一做法得到中央的肯定,并被推广。 

  农民成了相对独立的经营主体,不必再实行集体统一核算和统一分配,这样解放了生产力,搞活了农村经济,粮食生产连年大丰收,农产品提供越来越丰富,到上世纪80年代初,中国就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 

  现在回过头来看,中国农村改革所做出的贡献,既有解决温饱问题、提供丰富的农产品等物质方面的,更有理论和制度方面的。“包干到户”打破了农村集体所有制经济,形成了事实上的集体和农民共同所有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农村改革在思想、理论、制度上的创新,对中国改革开放可谓贡献巨大。中国城市改革就是在农村改革基础上进行的。 

  上世纪80年代以后,中国城市实行改革开放,搞活商品经济,鼓励民营企业发展,改革国有企业,推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城市的发展很快就超过了农村。而农村生产力得到解放以后,种地不再需要那么多人了,农村出现大量富余劳动力,于是大量农民进入城市工厂打工,形成了“农民工”这一中国独有的称谓。 

  随着城乡收入差距、生活水平、生活要素等等不断扩大,在城市的繁华面前,农村出现衰落的景象。 

  但中国是个农业大国,农民是中国的主体,“三农”(农业、农村、农民)是中国的基础。中国政府十分重视“三农”发展,为促进“三农”发展,历届中央政府想了很多办法,出台了很多政策,比如取消农业税,提供种粮补贴等等。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是当前中央政府提出的解决“三农”问题的新办法,也是中国改革40年后,中国农村改革的升华。国家主席习近平在2017年年底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以及2018年中央发出的一号文件,都对乡村振兴战略进行了阐释。 

  实施乡村振兴,就是为了达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目的。具体举措包括促进三农发展机制体制方面的,包括农业供给侧改革完善自身发展方面的,包括发展农村互联网等现代科技支撑方面的等等。与40年前“包干到户”解放生产力的改革相比,“乡村振兴”就是中国现代化农村发展的蓝图。 

  全面深化改革是当前中国政府的工作重心之一,以农村改革为起点的改革开放已经40年,中国改革开放也已经进入了深水区,“乡村振兴”其实就是涉及中国“三农”发展深水区的一场改革。 

  从“包干到户”到“乡村振兴”,我们看到的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持续性和坚韧性。我们能够从中看出:中国改革开放的大门一旦打开,就不会关上,只会向更深处、更难处、更广处推进。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广告 订阅服务
合作伙伴:

版权所有 2000-2018 北京周报中文网 京ICP备0800535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60


本网站所刊登的来源为北京周报及北京周报网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北京周报社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