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英文新闻周刊日本語 Deutsch Français English 中 文
首页 >> 科技 >> 正文

中国百余篇国际论文被撤稿

  ·   2015-11-13  ·   来源:北京晨报
标签:国际论文;专家;民生
打印
纠错

  

应对办法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严肃处理

  据中国科协组织人事部工作人员介绍,撤稿情况发生后,中国科协迅速启动调查机制。科技工作者道德与权益专委会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并通过电话沟通、实地走访被撤论文作者及所在单位,与国际出版集团沟通,基本掌握了被撤论文的情况。记者了解到,一些被撤论文所在单位也对相关作者进行严肃处理。中国医科大学对本校的三位涉事作者撤销教授、主任医师资格,并在网上公布。

  “我们对被撤论文中标注有我们基金资助号的所有22篇论文逐一彻查。为了查明真相,基金委的监督委员会还向部分被撤论文作者所在单位派去调研组,进一步厘清被撤论文到底是哪种程度的学术不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任杨卫院士告诉记者。“相关深度调查还在继续,纳税人的每一分钱都要在阳光下使用。”杨卫表示,对于被撤论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将严格按照基金条例处理。

  一是2015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申请中,如果有以被撤论文作支撑依据的,一律撤销申请。

  二是对被撤论文作者中已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撤销原资助决定,追回已拨付的基金资助经费。

  三是这次被撤论文涉及情节严重的,作者在3至5年内不得申请或者参与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

 

 专家说法 “缺乏监管机构”

  “这些作者自律、规矩意识淡薄,有些人脑子里连保证同行评审人信息真实性的基本科学规范都没有。”参加调查的中国科协组织人事部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说,“此外,我国法律尚没有对第三方‘科技论文服务’作出规定,也缺乏行业自律组织和监管机构,滋生论文领域乱象丛生。”

 

 “论文绝对数量持续上升”

  爱思唯尔期刊出版全球总裁菲利普·特赫根援引《美国科学院院报》数据指出,2012年关于论文欺诈或疑似欺诈的统计显示:美德日排名前三,中国排在第四。“中国论文质量崛起是不争的事实。论文绝对数量持续上升,撤稿量也将不可避免地增加。”菲利普·特赫根说。

 

 “禁止代投论文”

  针对被撤稿件存在的多种学术不端,中国科协重申了在国际学术期刊发表论文的主要行为规范,明确了“五不”行为准则:即不由“第三方”代写论文,不由“第三方”代投论文,不由“第三方”对论文内容进行修改,不提供虚假同行评审人信息,不违反论文署名规范。

  “其实每篇论文都有负责与出版社联络的通讯作者。如果投稿人自始至终直接与出版方直接打交道,就没有第三方代写代投的牟利空间。这条灰色产业链也就不复存在了。”黄伯云说。

 

 “评价体制不合理”

  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科学技术委员会高级顾问王乃彦院士认为,对国际论文的数量崇拜,根源仍然在于科研评价体制不合理。“不同的学科之间、理论和临床之间,应该有不同的评价标准。不能混淆在一起,统统强调论文。”他直言,“有些外国杂志就是靠着中国投稿人的投稿费养活的。”

上一页12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广告 订阅服务
合作伙伴:

版权所有 2000-2018 北京周报中文网 京ICP备0800535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60


本网站所刊登的来源为北京周报及北京周报网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北京周报社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