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09-17 · 来源:新京报 |
标签:垂直社交;应用;科技 | 打印
| 纠错 |
创始人:刘之源 融资情况:前期自筹资金,正在进行天使融资。
Pix72 多平台、多场景的图片社交
如果有一款软件,可以让你的女朋友去夏威夷旅游时,埋下一个“图片宝藏”,下次你到这里时,就可以解锁这个场景,会不会感觉很浪漫?Pix72就是这样一款多场景的图片社交应用,创始人刘之源认为,现在图片表达的方式太单一,没有互动感,他们要做的就是“打破图片社交只是在屏幕上看图的模式”,让用户可以在多个平台、不同场景中自由分享图片、表达信息。
刘之源是一个社交领域的连环创业者,2011年在美国费城读书时就打造了一款事件社交软件intreest,2013年回国后又打造了Wehue摄影社区,到2015年,才正式推出了图片社交应用Pix72。
Pix72的图文表达方式有些类似于在微信朋友圈常被转发的H5页面,但是用户制作起来更便捷,表达形式也更轻盈,他们希望用最简单和最纯粹的方式,让用户能讲述自己的故事。例如用户在旅行的时候,可以随时分享自己拍的照片,也可以和其他人玩“寻宝游戏”,即在某一地方埋下图片“宝藏”,其他人到这里来时,就可以解锁这个场景,看到前人分享的图文消息。
刘之源认为“载体常换,表达永生”,只有想办法让用户表达更为便捷和多元后,才能形成平台的黏性,所以每次看到用户自己摸索出Pix72的一些新的使用场景时,他都会激动不已。
目前Pix72的受众群体主要是学生、设计师、收藏爱好者、背包客等群体,其中25岁以下的年轻人占比超过65%,刘之源认为只要把产品做好了,通过多种场景都能触发图文阅读,然后外接商业服务,盈利不是问题。
创始人:王宇 融资情况:刚完成B轮融资。
探探 让变味的“见网友”回归本真
虽然每一个用户都要经过多次审核,不过探探的注册用户还是成功突破了300万,每日的活跃用户能达到55万,到目前为止,探探已经帮助用户“配对”超过1亿次。
探探APP的功能非常简单,每个用户的照片、个人资料会以卡片的形式展示,其他人则可以在探探上选择心仪的对象,不喜欢往左滑,喜欢往右滑动,当你喜欢的人也喜欢你时,你们才可以相互交流。创始人王宇认为只有“两情相悦”,沟通才更加高效有趣,男性用户在聊天时会更自信,而女性用户也永远不会感觉受到骚扰。
王宇认为现在年轻人缺少一个真正健康、阳光的陌生人社交平台,他希望把探探打造成一款用户乐于和朋友分享的陌生人社交软件,而不是羞于启齿。“早些年,我们用QQ聊天,见网友会觉得很正常很浪漫,可近几年网上的陌生人社交却有些变了味道,我们希望回到最初的那个本真状态去。”
在探探上,用户虽然可以选择昵称,但是个人资料、照片等信息却必须真实可靠,探探网每天都有30多人来进行社区管理和信息审核。
在探探上,男性会选择喜欢50%—60%的女性用户,而女性用户则只会选择喜欢6%—8%的男性用户,所以也形成了一个由女性掌握主动权的市场,男性每喜欢20人,才能有一个配对,而女性则可以“精挑细选”,每喜欢3个人,就能产生一次配对。
1988年,刚满7岁的王宇就随家人移居瑞典,直到2007年,他才和联合创始人一起回到北京,开始了创业之路。在探探之前,王宇还做过另一个项目——P1时尚社区,在时尚圈还做得小有名气。
但是王宇认为真正令他激动的时刻还是在做了探探之后,“因为从那时起,我在探探后台就陆续收到用户的私信,说他们通过探探找到了另一半,马上要结婚了,非常感谢我们。”
创始人:笪兴 融资情况:已完成Pre-A轮融资。
十年后 用梦想社交重新定位人生
“许多社交产品都是利用人的懒惰、愤怒、情欲等人性弱点,但十年后是基于一种信念,我们相信人能够变得更好。”十年后的创始人笪兴认为他们的产品和互联网创业的常态不同,他们想传播一些正能量。
十年后是一款基于未来时间轴的移动社交应用,用户匿名分享关于未来的梦想和计划,同时也可以探索他人的梦想及其背后的故事。在很多人眼中,十年后是一款“高格调”的应用,笪兴说这可能是因为他们是一款纯原创的应用,没有走“Copy to china”的路子,算是中国社交网站中的异类。
但笪兴并不希望用户对于十年后都停留在“高格调”的印象上,他希望更多的人能去使用十年后,而不是因为它的“高格调”高望而却步。笪兴认为很多人一辈子都没有认真思考过自己的人生,他希望通过十年后这样一个平台,能促使用户去思考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应该追求什么。
十年后的用户主要集中在大学生群体,占了总用户数量的65%,据笪兴介绍,十年后的用户年龄跨度也特别大,年龄最小的用户还在读小学,而年龄最大的用户也有50多岁。“这至少说明了每个年龄段的人都有分享梦想的需求。”笪兴说。
十年后目前有17名员工,他们都十分喜欢和用户沟通交流,也都相信人可以通过社交变得更美好。笪兴回忆:“曾经有一个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留学的女孩得了抑郁症,在十年后上说自己想自杀,我们公司所有的员工,一个多星期轮番劝她,最终让她放弃了这种想法。”
关于未来盈利,笪兴表现得信心十足,他认为十年后掌握了用户在未来的时间点上最真实的需求,由此可以带来精准的广告投放和利益转化。
上一页13下一页 |
|
|
产品专区 |
|
合作伙伴: |
版权所有 2000-2018 北京周报中文网 京ICP备0800535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60号
本网站所刊登的来源为北京周报及北京周报网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北京周报社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