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英文新闻周刊日本語 Deutsch Français English 中 文
 
English FRANÇAIS
首页 >> 中国与非洲 >> 正文

推广沼气池,中国农业专家为圣多美和普林西比带来清洁能源

《中国与非洲》记者 李菁  ·   2019-04-11  ·  来源:《中国与非洲》
标签:中国农业专家; 圣多美和普林西比; 能源; 救援任务
打印
纠错

  2018年11月7日下午3时许,黄健轻轻转动开关,一尺多高的蓝色火焰从沼气灶两个孔中冒出,沼气户主阿达莱奥∙里奥高兴得手舞足蹈:“谢谢你们了!我太感动了!感谢中国政府和专家给我们无私的援助!”

  黄健是由中国农业农村部向圣多美和普林西比派出的农业专家。这一天,黄健在圣普洛巴塔县修建的第一口沼气池顺利通气,正式投入使用。

  黄健(左)手把手教会户主使用沼气。(黄健提供)

  黄健在四川省广元市旺苍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工作,主要从事农村能源规划、技术示范推广、技术培训等工作,是一名高级农艺师。十年前,黄健偶然间看了纪录片《走进非洲》,他意识到自己的所学正是当地人民所需要的。从那时起,他就下定决心,有机会一定要去非洲,利用自己的知识改善当地人的生活。

  2016年,机会终于来了,黄健作为农业专家参与了联合国粮农组织为期两年的中国-乌干达农业多边“南南合作”项目。2018年,中国农业农村部开始向圣普派驻第二批农业专家,刚从乌干达回国不久的黄健毅然报名,经过层层选拔,包括黄健在内的6名农牧业技术专家及2名翻译,组成了中国第二期援圣普农牧业技术援助组。2018年4月12日,专家组抵达圣普,开始了为期两年的援助任务。

  变废为宝

  抵达圣普后,经过调研,黄健发现由于圣普没有大规模生产石油、天然气以及煤炭的能力,能源极度匮乏,农村炊事用能主要是烧木柴,不仅燃烧效率低,还不环保。与此同时,当地养殖业产生的大量牲畜粪便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严重影响了养殖户的生活环境。常年从事农村能源规划的黄健认为,解决这一问题的最环保、快捷的途径就是建设沼气池。

  黄健(右)进行沼气池放线。(黄健提供)

  沼气是各种有机物质在隔绝空气,温度与PH值适宜的条件下,通过微生物的发酵作用产生的一种可燃烧气体,是一种可再生能源。牲畜的粪便经过在沼气池的密闭发酵就可以产生沼气。沼气可以用来燃烧,作为煮饭等日常生活的能源,而生产沼气过程中产生的沼渣、沼液则可以作为农作物的肥料。

  “修建沼气池是改善当地人生活质量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案,既对人畜粪便进行无害化处理,改善环境,又为人们生产生活提供了燃料。”黄健对《中国与非洲》记者说道。

  说干就干。很快黄健完成了初步调研并开始组织沼气池修建的筹备工作。与此同时,困难也随之而来。

  黄健首先面临的就是选址问题。为了保证沼气池建成后每天可以足量产气,必须将沼气池建在规模养殖大户。据黄健介绍,至少10头50公斤重的育肥猪产生的粪便才能维持一口8立方米沼气池的运转,而这样大规模的养殖户在当地并不多。对于不具备修建沼气池条件的农户,黄健决定引进中国制造的省柴节能炉。

  “这种节能炉比普通炉灶节约薪柴80%以上,薪柴燃烧充分,减少了二氧化碳和烟雾的排放,干净卫生。”黄健说。

  此外,当地的建材成本很高。据黄健介绍,当地同样的水泥价格是中国的4倍,石子、砂是中国的2倍以上,水泥砖更是达到中国的8倍。为了保证建材的质量,黄健严把物资采购关。他根据沼气池建设的技术标准,对照技术参数,多次到市场、砖厂、沙石厂现场调查,把好物资质量关,摸清物资价格。

  黄健(右二)指导现浇混凝土沼气池。(黄健提供)

  在黄健到来之前,中国援圣普第一期农技组专家在当地成功修建了三口沼气池。而此前,圣普还没有自建的沼气池,当地居民对沼气池的了解也很有限,这就导致了当地缺乏修建沼气池的相关技术人员和工人。为此,在修建每口沼气池之前,黄健都会制定详细的技术方案,编印培训教材,翻译后发放给泥水匠。同时,黄健还采取现场教学的方式,手把手给施工人员传授技术。

  “每一个施工步骤我都会亲自示范,然后由泥水匠按照技术方案施工,施工不符合要求的,全部需要返工,直到完全符合技术标准。”黄健对《中国与非洲》记者说道。

  黄健示范砌块沼气池池盖施工。(黄健提供)

  就这样,在抵达圣普不到一年的时间里,黄健带领当地施工人员顺利建成了三口沼气池,得到了当地居民的认可。

  “将畜禽粪便密封发酵产生沼气,用来煮饭、烧菜,可以节省大量木柴,减少森林砍伐,这项技术对圣普非常有用。”修建沼气池的工人马里奥∙桑托说道。

  改善生活

  据黄健介绍,沼气池在方便当地人日常生活的同时,对于节能、环保方面也有深远意义。

  首先是极大地减轻了农户的经济负担。据黄健介绍,在沼气发酵原料充足的情况下,建一口6-10立方米的沼气池,加强日常管理,所产沼气可解决5至10人常年做饭、烧水和照明,既节约了能源,又为农户减轻了经济压力。

  其次,沼气池可以直接改善当地人的生活环境。当养殖达到一定规模,大量的畜禽粪便会对环境造成污染。而沼气池对人畜粪便密闭发酵,进行了无害化处理,阻断了疾病传染源,直接改善了人居环境。

  另外,发展沼气池还可以保护生态,发展农业循环经济。黄健介绍,建一口8立方米的沼气池所产沼气的能量,相当于3亩薪炭林一年的产柴量,也就是可以减少对3亩薪炭林的砍伐。同时,建沼气池产生的沼液、沼渣是优良的有机肥料,既提高了农产品的产量,又减少了化肥、农药对土壤的破坏。

  “沼气池可以促进‘猪(牛、羊)—沼(沼气、沼渣、沼液)—菜(粮、果)’生态产业链的形成,建立农业循环经济模式,具有较好的综合效益。”黄健说道。

  黄健(左三)进行沼气实用技术现场培训。(黄健提供)

  可持续发展

  黄健介绍,如果按照技术要求加强日常管理维护,一口沼气池可持续使用20年以上。“只有将沼气池的建设、维护技术教授给当地居民,才能真正利用沼气池实现可持续发展。”黄健说道。

  为了让当地人实现自主修建沼气池,黄健在此前依靠从中国进口钢板模具浇筑沼气池的基础上,开始尝试修建砌块沼气池,利用当地生产的实心水泥砖砌成。沼气池大小可根据畜禽养殖数量、户主的家庭人口数量确定。

  在修建沼气池的同时,黄健利用空余时间结合圣普的实际情况,编印了《沼气实用技术培训资料》,开展培训,内容涉及沼气池的选址、建造、日常管理,以及使用沼气、省柴节能炉的好处和使用规范。截至发稿时,黄健已举办培训班4期,培训圣普农业部官员、农科院官员、泥水匠、养猪场主、养殖农户等100人次,发放培训资料100余份。

  “经过学习和实践,我完全掌握了沼气池建设技术,既可用模具建混凝土沼气池,也可以用砖砌沼气池,非常感谢中国沼气专家!”泥水匠桑托说道。

  谈起未来,黄健希望在为当地修建沼气池的同时,能将技术留下来,让沼气池能真正帮助当地居民改善生活条件,实现可持续发展。

  黄健和沼气池建设者一起分享椰子果。(黄健提供)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广告 订阅服务

版权所有 2000-2018 北京周报中文网 京ICP备0800535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60


本网站所刊登的来源为北京周报及北京周报网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北京周报社版权所有。

分享到:
新浪微博
微信
QQ空间
腾讯微博
Facebook
Twitter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