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英文新闻周刊日本語 Deutsch Français Español English 中 文
习语用典 学习时间
首页 >> 财经 >> 正文

绿色丰歌阿尔山,生态民生两相长

兰辛珍  ·   2025-08-08  ·   来源:北京周报网
标签:阿尔山;生态;文旅;财经
打印
纠错

  “青山行不尽,绿水去何长。”唐代诗人崔颢或许没有来过阿尔山,但夏季漫卷阿尔山的绿却生动诠释了这句诗的意韵。当午后登上阿尔山氧心森林浴道,沐浴在每立方厘米2万多个负氧离子的空气中时;当夜晚赴一场“风雅北疆·山水之约”,陶醉于草原文化的豪情洒脱之中时;当乘坐旅游列车穿过森林到达白狼镇,欣赏非遗树皮画的独特魅力时,阿尔山便成了心中“来了就不想走了”的幸福之地。

 

  绿漫阿尔山

  8月6日,“人权行动看中国·2025”采访团从乌拉盖管理区出发,一路向东,历时3个多小时,到达了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所辖的阿尔山。窗外的景色也由无边的草原逐渐变为茂密的森林。阿尔山,全称哈伦·阿尔山,系蒙古语,意为“温暖而圣洁的泉水”。

  氧心森林浴道是阿尔山以森林康养为主题的国家级旅游度假景区,依托周边的山形、地貌、林带,改造原有的森林防火运材路,以森林疗浴为主要内容,融入了帐篷树屋、科普研学、丛林艺术、瑜伽冥想、自助露营等多种形态。每年7-8月这里的平均气温只有22℃,是天然的避暑胜地。

  如果用一个字来形容阿尔山的话,那就是“绿”, 阿尔山森林覆盖率高达81.2%,绿色植被覆盖率更是高达95%。也正因此,阿尔山市被称为“森林中的城市”。 夏季阿尔山的负氧离子每立方厘米高达2万多个,年平均负氧离子也高达每立方厘米3300多个。

  阿尔山绿色植被覆盖率高达95%。这是8月6日记者透过车窗拍摄的阿尔山一角。(兰辛珍摄)

 

  生态富民

  8月7日早上7点,阿尔山号旅游列车首发仪式在阿尔山火车站简短举行之后,缓缓开出,这趟列车一路穿行于林间,形成了“车在林中缓行,林在车边载舞”的一幅奇妙的景象,就连透过林间洒落在车内的阳光都显得那么悠闲。列车选用了绿皮车,每节车厢都有各自的主题特色,有体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怀旧风格,也有体现内蒙古特色的草原文化风格,更有一节车厢改造成了棋牌室、唱吧、非遗手作工作室等,凸显了“列车即景区、旅途即体验”的沉浸式文旅特色。

  这是阿尔山市“生态+文旅”的新举措。阿尔山市依托丰富的绿色旅游资源,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吸引康养、研学等不同客群,以“暖暖的阿尔山”服务为承诺,力争让很多游客来了不想走、走了还想来。

  阿尔山号旅游列车上体现内蒙古民族文化的表演,吸引游客纷纷拍照留念,凸显了“列车即景区、旅途即体验”的特色。(兰辛珍摄)

  松果在阿尔山的森林里可能只是鸟儿过冬的食物,或是随风飘落的种子,但在阿尔山市的蒙小松森林文化艺术馆,一颗颗松果被制作成了各种各式的工艺品,有的是可爱的猫头鹰,也有的是奔驰的骏马,很受游客喜爱。蒙小松森林文化艺术馆以松果、松针制造工艺品为基础内容开设了森林文化课堂,推进“旅游+研学”产业的发展。蒙小松松树艺术画品牌创始人付丽红表示,松果不只是大自然的产物,更是承载着阿尔山林区儿女精神的载体,是美丽的阿尔山对人类的馈赠。“阿尔山的生态环境越来越好,大家的生活也越来越好。”

  阿尔山市委宣传部提供的资料显示,阿尔山将围绕森林康养基地建设,编制中国北方森林康养基地建设标准,完善百条森林浴道配套设施,深化“避暑+文旅”融合发展,围绕阿尔山啤酒青坊、圣泉雪集等项目打造夜间演绎活动,从单一服务升级为全域、全链条的体验保障,强化“避暑+暖心”双IP吸引力。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广告 订阅服务
合作伙伴: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00001 京ICP备0800535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60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996274


版权所有 2000-2024 北京周报中文网 本网站所刊登的来源为北京周报及北京周报网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北京周报社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