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英文新闻周刊日本語 Deutsch Français English 中 文
首页 >> 财经 >> 正文

北京汽车博物馆:中国人“汽车观”四十年变迁的缩影

《北京周报》记者 梁宵  ·   2018-08-08  ·   来源:北京周报网
标签:北京汽车博物馆;汽车;创新;改革开放;财经
打印
纠错

  “如果在行车途中遇到暴雨,那么一定要观察一下周围的车辆,看看水深是否超过汽车的车轮中心线或者是车门的底线。这种水位就不要贸然往前走了,最好在路边停车……”

2018年7月29日北京汽车博物馆举行汽车涉水安全主题活动。(北京汽车博物馆供图)

  北京一个月内接连下了几场暴雨。7月的最后一个周日,北京汽车博物馆为丰台区新村街道银地社区的居民们举办了一场关于汽车涉水驾驶的安全培训。随着汽车的日益普及,北京汽车博物馆类似的贴近社区居民的主题教育活动也在逐年增多。从涉水行车到冰面驾驶,再到车辆夏季保养和冬季维护,近期,还准备开展针对新能源汽车养护的专题讲座。

北京汽车博物馆外景(《北京周报》记者 石刚摄)

  坐落于北京市丰台区南四环西路126号的北京汽车博物馆是中国唯一一座由政府主导建设的汽车类专题博物馆。博物馆于2006年奠基开工,2011年正式开馆,建筑面积约5万平方米,整体外形犹如一只“眼睛”,寓意“放眼世界、面向未来”。汽车博物馆一方面通过国内外不同历史时期的汽车、汽车艺术品和汽车衍生品来体现不同时代的生活和文化;另一方面通过知识性、参与性、娱乐性的科普互动项目来展现汽车科技的魅力和乐趣。

北京汽车博物馆公众教育部部长冯巧娟(石刚摄)

  事实上,北京汽车博物馆的筹办工作早在2002年前后便开始展开。北京汽车博物馆公众教育部部长冯巧娟介绍说,创办北京汽车博物馆是基于两方面的原因:首先是中国汽车产业在改革开放的前20年取得了巨大发展,1982年,中国汽车保有量仅有200万辆,10年之后,中国的汽车年产量便已经突破了100万,2002年,中国汽车保有量超过2000万辆。正是在汽车产业迅猛发展的大背景下,北京市政府立项了这样一个汽车专题博物馆;另一方面,中国居民的物质生活水平有了极大的提高,对于科教文化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于是越来越多的主题博物馆开始涌现。

  北京汽车博物馆收藏的大发面包车。20世纪90年代初期,被称为“黄虫”“面的”的天津大发面包车开启了北京出租车平民化的历史。1983年,天津汽车制造厂建立微型汽车生产基地,引进日本大发汽车技术。1984-1999年,天津汽车制造厂供生产30万辆大发车,其中90%供给全国各地的出租车行业使用。(石刚摄)

  中国汽车工业的跳跃式发展,是改革开放40周年的一张亮眼成绩单。合资合作促进了汽车产业的快速升级,社会经济的腾飞又带来了愈加广阔的消费市场。2009年,中国汽车产量突破千万,从此成为了世界第一的汽车产销大国。据公安部最新统计,截至2017年底,中国的汽车保有量已经达到2.17亿辆,汽车驾驶人3.42亿人。从汽车保有量200万到2000万,中国用了20年时间;而从2000万到2亿,仅仅用了不到15年。

  北京汽车博物馆收藏的1985年第一代北京吉普切诺基越野汽车(右二)和1991年生产的广州标致505汽车(右)。1983年5月5日,中国第一家中外合资汽车企业北京吉普汽车有限公司成立,1985年9月26日,第一辆切诺基下线,标志着中国汽车制造技术步入现代化。而广州标致汽车(有限)公司生产的505系列车型,是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畅销车型。(石刚摄)

  改革开放初期,汽车也许更多地被人们看作是一种财富的象征,而在汽车基本普及的今天,人们已经把汽车当成了普通的出行工具。随着中国人“汽车观”的变化,随着博物馆功能定位的变化,北京汽车博物馆将“教育”,尤其是针对青少年的教育作为中心工作来做,展览、研究等博物馆基本业务都是围绕“教育”与“为公众服务”的目的而展开,博物馆不仅仅是收藏中心,也是文化中心、教育中心,还是城市文化广场。

  “汽车的关联性很多,它会涉及到孩子们在学校学到的许多学科的知识。博物馆教育更多的是一种兴趣爱好的培养和创新意识的激发。”冯巧娟说。让青少年们从汽车本身发散思维,对汽车背后的科技元素和人文历史产生兴趣,是冯巧娟和同事们一直努力的方向。“我们会引导孩子们从大的社会背景去了解,为什么美国车那么大气,而同时期的日本车又那么小巧经济?如果从艺术的角度欣赏,为什么那个年代的汽车会有那样的艺术风格?另外,有些车辆在设计上有许多航空元素,这和人类科技发展的历程有什么关系?”

  在北京汽车博物馆的五层展示着许多不常见的历史车型,其中一辆日本车斯巴鲁的外形只有同时期美国凯迪拉克汽车的一半大小。冯巧娟告诉记者,在参观学习之后,很少会有孩子单纯地从价格来评判车辆,而是会更全面理性地思考,战后的日本汽车为什么会呈现这样的特点。

北京市丰台区第一小学“汽博中队”的同学们(2016年4月5日摄)(北京汽车博物馆供图)

  为了更好利用博物馆内的优质学习资源,北京汽车博物馆和丰台区第一小学进行了一次“跨界”联动。丰台一小成立了“汽博中队”,这个班里的41名同学,从小学一年级便开始了依托汽车博物馆展开的探究式学习活动。冯巧娟认为,成立“汽博中队”并不是要培养未来的汽车人才,而是要在这个“实验班”尝试培养孩子们的创新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每次给这些孩子们在博物馆上课,他们都会问我,老师老师,下一节课是什么时候? 我印象特别深的是,有一次我们给他们讲发动机的原理,当然不是我们讲他们听那种,而是启发式的课堂,好多女孩子对这个话题也非常感兴趣,提出了许多非常新颖的问题。”

“汽博中队”的樊兆桐同学和他设计的“未来汽车”(北京汽车博物馆供图)

  虽然冯巧娟并不期望能够通过这种方式培养出未来的汽车人才,但无心插柳柳成荫,“汽博中队”的很多孩子对汽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比如班里的活跃分子樊兆桐同学,便是一个小车迷,未来的理想是成为一名汽车设计师。

丰台一小“汽博中队”参与设计的新能源电动车(石刚摄)

  中国汽车工业的高速发展,促进了经济发展,改善了人民生活,但越来越多的汽车保有量,也带来了一系列新的问题。北京汽车博物馆的三层“未来馆”,希望站在“人•车•社会”和谐发展的角度,来探讨汽车未来的发展方向。冯巧娟坦言,北京汽车博物馆虽然是2011年开馆,但是这几年,汽车行业的发展实在是太快,科技的更新迭代让人目不暇接,新能源汽车日新月异,人工智能也在不断挑战新的高峰。未来的汽车产业会发展到什么程度?未来人们的交通方式会有怎样的变化?博物馆提供了一个开放的平台,与大家共同探索未来的汽车生活。

  正如1978年在街头玩耍的孩子,可能永远不会想到中国会有这么多的汽车。今天的我们,也无法想象40年后的中国还会有怎样的进步。但我们相信,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未来,人们的生活会更美好。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广告 订阅服务
合作伙伴:

版权所有 2000-2018 北京周报中文网 京ICP备0800535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60


本网站所刊登的来源为北京周报及北京周报网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北京周报社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