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人民论坛:文化的政治思考_北京周报
中国国家英文新闻周刊 日本語 Español Deutsch Français English 中 文
首页- 专题- 2012全国两会- 媒体评论 转播到腾讯微博 转播到腾讯微博
人民日报人民论坛:文化的政治思考
• 2012-03-13 • 来源:人民日报
我要打印
我要纠错
【字号:

 

“把文化生活纳入民生范畴。”这是全国人大代表郑晓幸对政府工作报告的切身感受。“让中华文化走出国门、融入世界,是大国崛起的必然趋势,也是民族复兴的必由之路。”这是闫冰竹委员的建言倡议。两会上,代表委员从国计民生的角度、从治国理政的高度,把脉中国文化,建言文化强国的“路线图”。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繁荣发展文化,是代表委员的共同呼声,也是亿万人民的热切祈盼。简陋出租屋里回荡的《春天里》,从田埂唱到春晚舞台的“大衣哥”,显示了文化的群众基础,也表达着百姓的文化诉求;偏远农村广播电视的“村村通”,城市文化场馆的“公益回归”,丰富着公共文化的内容,也凸显了阵地建设的紧迫;电影票降价,音乐厅、话剧场提高低价票比例,全国博物馆免费开放,反映了文化建设的“民生指向”,表明了文化强国的“民生本质”。文化是民生,政府工作报告对文化权益的关切,特别是“以农村和中西部地区为重点,加强基层文化设施建设”的承诺,显现着政府保障民生需求、消除“文化鸿沟”的决心。

实现文化强国,离不开国家文化精神的支撑。“只有全民拥有高素质的文明、高品质的文化,才能成为文化强国。”全国政协委员冯骥才的呼吁,有着深切的现实针对性。文化是一个民族心灵的“后花园”,是“引导国民精神前途的灯火”,在价值多元、观念多样的今天,文化如何抚慰焦虑的心情?在社会转型、道德滑坡的当下,文化如何涵养13亿中国人民的心灵?在世界文化的交融交汇交锋中,如何提升中华文化的竞争力、捍卫文化国家主权?放眼世界,苏联解体、东欧剧变,背后都有国家文化安全失守的因素。前车之鉴提醒我们,文化强起来,中华民族的精神才不会贫血,信仰才不会坍塌。

建设现代化强国,需要“经济能量”,更需“文化能力”。正像代表委员强调的那样,“文化实力必须以经济实力为基础,经济实力则必须有文化实力的支撑才能长盛不衰。”今天,世界经济遭遇“寒流”、陷入低迷,中国经济正在稳增长、调结构,亟须增加中国经济的文化含量,提升“中国制造”的品质,增强“中国创造”的力量;而中国文化也需借经济的“航空母舰”出海,讲好“中国故事”,展现“中国魅力”,输出“中国价值”,强壮“中国国力”,使文化这一“软实力”,成为中国经济的“硬支撑”。

对于走在现代化征程、迈向民族复兴的中国来说,文化既是推动科学发展的重要手段,又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目标;既是凝聚人心的精神纽带,又是民生幸福的关键内容;既直接贡献于经济增长,又能提升经济发展的质量;既塑造中华民族的精神风貌,又决定中国在国际版图中的地位和分量。从这个意义上说,文化不仅是一个民族的灵魂,而且体现着一个政党的执政自觉,一个国家的政治追求。

一个民族,只有当文化体现出比物质和资本更强大的力量,才能造就更大的文明进步;一个国家,只有经济发展体现出文化的品格,才能进入更高的发展阶段。两会代表委员的思考启示我们,只有理解这一点,我们才能更好地提升文化自觉,增强文化自信,实现文化自强,从而抵达文化强国。

 

分享到: 更多
今日要闻更多
报告提出中国须尽快将核安全法纳入立法程序
前两月全国财政收入超2万亿同比增13.1%
国内首艘校船将起航定点摆渡36名学生
新闻出版总署署长:给微博提供持续发展渠道
央行负责人回应货币政策金融改革诸热点
前摩根士丹利亚洲区主席:向中国学习宏观调控
“新普京时代”拉开帷幕 稳定是“主旋律”
欧元区财长会议正式批准希腊第二轮救助方案
儿童急性白血病等将可获地方专项救助
蛟龙号拟五六月挑战7千米深海冲纪录
北京周报中文E刊更多
2012年第3期
2012年第2期
2012年第1期
2011年第12期
2011年第11期
2011年第10期
2011年第9期
2011年第8期
专题导航更多

辛亥革命100周年

辛亥革命的领导者是受过西方文化洗礼的新兴知识阶层,是接触过新思想,拥有新观念的时代青年。他们具有强烈的爱国意识和牺牲精神,正是他们,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大革命,从而使古老的中国焕发了青春

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

1921年7月23日至8月初,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举行,最后一天转移至嘉兴南湖的游船上举行。今年,中国共产党迎来了她九十岁的华诞。

重建之路——汶川地震三周年
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
龙年属龙
中国入世10周年回顾与展望
视频更多
图片集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