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英文新闻周刊 日本語 Español Deutsch Français English 中 文
首页- 专题 转播到腾讯微博 转播到腾讯微博
哥本哈根困局
• 2014-12-03 • 来源:人民画报
我要打印
我要纠错
【字号:

 

一边是童话,一边是现实

2009年12月7日,丹麦,哥本哈根,雾气弥漫。

与雾气一起笼罩童话之都的,是迎接COP15(《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第15次会议)的喜悦气氛。在哥本哈根中心广场上,路人微笑着摆出各种姿势与一只缓慢融化的北极熊冰雕合影,看起来他们并不在意这只最终将只剩下一副骨架的北极熊所传达的可怕信息。

有3.4万人想要挤进最多容纳1.5万人的主会场贝拉中心,这其中不仅有谈判代表,还有蜂拥而至的全球记者。大会组织者不得不紧急停止了官网上的记者注册,并对部分代表临时实行配额管理,这使得会议的开幕时间延迟了40分钟。

哥本哈根气候大会的全称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第十五次会议暨《京都议定书》缔约方第五次会议。根据2007年达成的“巴厘岛路线图”,这次大会上应该达成一份新的有约束力的协议,以保证在2012年《京都议定书》第一承诺期到期的情况下,人类社会应对气候变化有章可循。

“哥本哈根大会是一个决定性的时刻。”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说。

大会看起来确实意义非凡,开幕式上播放了一部极似热门大片《2012》的4分钟短片《请拯救地球》,丹麦国家女子合唱团现场演唱歌曲《所有生命都是你的人生》。最戏剧化的一幕出现在开幕式后的第一场新闻发布会上,斐济女孩拉维塔在会上哽咽着说:“我有一个希望,15年后我可以有自己的孩子,他们会有一个家。而那个时候我们还会有一个美丽的岛屿。”全球变暖导致的海平面上升,可能在一百年之内淹没她的家乡。

然而泪水并不能够弥合分歧。

唯一游离于《京都议定书》的发达国家美国提出的17%(到2020年)减排目标,仅相当于在1990年的基础上减少4%,而且设定这一目标的《美国清洁能源安全法案》尚未在美国参议院通过。扮演气候变化领导者的欧盟仅承诺到2020年比1990年减排20%,与发展中国家要求发达国家减排25%至40%的目标相去甚远。发达国家要求推翻《京都议定书》中有关国际合作应对气候变化的“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由世界各国共同承担减排责任,这也明显不为发展中国家所接受。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提出的自主减排目标,被发达国家要求实现“可测量、可报告、可核查”,这在发展中国家看来事关主权,难以妥协。

除此之外,同样难以逾越的障碍是由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技术的问题。美国宣称承担自己应付的“公平”份额,至于什么才算公平没人知道。欧盟承诺3年每年提供100亿美元,与发展中国家要求的发达国家GDP的1%相比无异于天渊之别。

会前多方观点预测,会议形成一个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国际气候协议的希望非常渺茫,童话王国产生不了气候童话。但观察者仍期待能达成一份具体的、有实际措施的政治协议。

 

戳手指的游戏

贝拉中心里的分歧无处不在。

大会第二天,被媒体披露的一份名为“丹麦提案”的决议草案引发了轩然大波,这份提案由西方工业发达国家共同起草,提案中为发展中国家制定人均排放目标,要求发展中国家减排接受国际核查,并由世界银行掌控融资拨款权。这就意味着,发达国家可以根据发展中国家的“实际表现”来决定是否提供资金援助。

这份13页长的草稿,引起发展中国家谈判代表的强烈不满。“77国集团加中国”小组2009年轮值主席、苏丹常驻联合国副代表迪·阿平随即召开新闻发布会痛批草案无视发展中国家的意见,是威胁峰会谈判的重大阻碍。

在大会第一周亮相的文本并不是只有“丹麦提案”,代表39个小岛国联盟的图瓦卢在会场提出了“图瓦卢文本”。

图瓦卢文本主张,全球的温度增加上限为1.5℃,而不是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建议的2℃。文本要求建立工作组起草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条约,并希望在哥本哈根会议结束前完成。倘若该案文被接受,各国需要采取超乎寻常的减排措施。这被称为“发展中国家不是铁板一块,开始分裂”,发展中大国和发达国家一起成为“图瓦卢文本”开火的对象。为此全会休会了很久。

经过多天的会后斡旋,全体会议重新开始进行,图瓦卢文本没有被各方接受。

《京都议定书》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争斗的焦点。

《京都议定书》是当前在应对气候变化领域唯一具有法律约束力的行动依据,它规定了发达国家应接受强制减排义务,发展中国家自愿减排,并规定了2008年到2012年第一承诺期内发达国家的减排目标。

发展中国家谈判的前提是双轨制。第一个轨道,保持《京都议定书》的成果,第二个轨道,通过《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长期合作行动计划,把拒绝《京都议定书》但加入了《公约》的美国拉上一起应对气候变化。

发达国家则希望双轨并一轨,缔结一份包括美国等所有国家在内的单个法律文件,发展中国家承担更多的减排义务。

12月14日上午举行的会议上,大会主席国丹麦抛开《京都议定书》,提出大概用半年到一年时间,解决“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下的长期合作行动”,并在2010年达成单一协议文本。

提议遭到了非洲国家全体退会的抗议,大会谈判进程被迫暂时停止。与此同时,代表发展中国家的77国集团表示,如果富裕国家不能正确对待《京都议定书》,77国集团不排除集体退出谈判的可能性。直到发达国家表示尊重双轨制谈判,发展中国家的抗议声浪才渐渐平息。

会上无休止的谈判始终难以弥合巨大的分歧,大会中充斥着无声或者有声的抗议,有时是在《京都议定书》特设工作组会议上集体沉默的欧盟国家代表,有时是对长期行动计划文本“非常不满”的美国代表,有时是抗议大会程序不透明,大会主席擅自拿出草案的发展中国家代表。

直到12月16日,送给各国首脑讨论的方案上还画满了表示分歧的方括号。欧盟环境总干事荣格-麦兹格将谈判干脆称为“戳手指的游戏”,每一方都在谴责别人不作为,或是“你不动,我就不动”。

1   2   下一页  

分享到: 更多
今日要闻更多
苏伟:“压力之下才能出成果”
印度民众示威游行纪念毒气惨案30周年
法议会表决通过 承认巴勒斯坦国独立国家地位
鲁炜在中美互联网论坛发表演讲
南非总统祖马访华
卫计委回应社会抚养费去向:都应全额上缴国库
“八项规定”实施两周年 全国超8万人被处理
“占中三子”3日将向警方自首 或将被判入狱
李克强力主存款保险草案公开:寻找“公约数”
习近平: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坚持三条底线
微画册更多
APEC·北京
2014年亚太经济合作组织领导人会议周活动将于11月5日至11日在中国北京举行,议程包含领导人非正式会议、部长级会议、高官会等系列会议。其中,领导人会议将于10日至11日在雁栖湖举行。
专题导航更多

习近平出席G20领导人第九次峰会

国家主席习近平于11月16日至23日对澳大利亚、新西兰以及斐济共和国三国进行国事访问,出席11月15日至16日在澳大利亚布里斯班举行的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九次峰会。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一书多语种版的出版发行,对全面准确地阐释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治国理念和执政方略,增进国际社会对中国发展理念、发展道路、内外政策的认识和理解。

中国与非洲 旅游专题
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和平警钟长鸣 日军罪证如山
李克强访问欧洲三国
视频更多
图片集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