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江春水向东流》
【生年】1947
【导演】蔡楚生、郑君里
【编剧】蔡楚生、郑君里
【主演】白杨、陶金、舒绣文、吴茵、上官云珠等
【摄制】中国昆仑影业公司
【内容】表面看,这是一个现代陈世美和秦香莲的故事。而实际上,编导将抗日战争前后十多年的历史与生活、正义与邪恶浓缩在一个普通家庭里,通过一家人的沧桑变迁与悲欢离合,细腻地勾画出复杂的社会图景与真实画卷。
【幕后】本片绝对是当年的“大片”,1947年10月公映后反响极为强烈,仅在上海连映3个月后,便创下解放前国产片最高上座纪录——观众人数达70多万,占全市人口的14.39%,这意味着,上海平均每7人中有1人看过此片。田汉曾评论说,“在中国电影界贫弱简陋的物质条件下有这样的成就,算是电影工作者最高的成就了。”它曾遭国民党当局刁难,禁止上映。可在郑君里导演给电影检查官送去一束鲜花后,影片竟获准上映——原来,花束中放了几块金表!
【看点】
1)“雅者见雅,俗者见俗”的影片。导演努力做到对得起时代真相,更与民众的呼声相回应;在关照普通人的同时,又上升到民族情怀的高度;同时有意识地借鉴中国古典艺术形式与表现技巧。有评论家表示,从这样的经典作品中,“我们能够清楚地知道什么才是纯粹的民族电影,什么才是一呼万人应、值得众人奔走相告的电影”。
2)称得上“表演艺术家”的当年那些大明星,展现何谓表演的“创造力”。他们在准确把握人物的同时,还洋溢着一种潇洒与华丽,特别是属于“这一个”的独到阐释与体现。
【同映】《乌鸦与麻雀》:这虽是郑君里首次独立执导的影片,却显示了其扎实的艺术功力和成熟精妙灵活的表现力。此片演员阵容也很强大,几乎每个人物都“姓何的嫁给姓郑的”——正合适,均个性鲜明,是“生活中的人”,尤以赵丹最为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