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日7时49分,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发生7.1级地震。
雪山颔首,江河低泣!玉树,十万火急!
地震发生后第一时间,“新华视点”记者从北京、西宁、兰州等地赶到玉树县政府所在地结古镇时,眼前的景象令人震惊--道路断绝、瓦砾遍地、上万人死伤、九成以上房屋被毁、近十万群众无家可归--唐蕃古道上的明珠毁于一旦。
截至记者发稿时,距地震发生已40小时--与时间赛跑,救援正全力推进;与死神竞速,爱心从八方汇聚……
自救、互助:废墟上燃起生命之火
天灾降临后,邻里互助,友爱相帮,各族群众奋勇自救,生命之火在废墟上跳动。
14日清晨,剧烈的摇晃让玉树藏族自治州委的干部卓华夏从梦中惊醒。跑出家门,卓华夏看到隔壁的院墙倒了,有人被埋在下面。卓华夏忙和邻居一起,用铁锹挖、用手刨。15分钟后,邻居家的一男一女终于被他们从瓦砾堆里救了出来。
地震发生后,灾民们积极展开生产自救,从废墟中救出了一名名群众。
在玉树藏族自治州结古镇新建路居民区一处倒塌的民房前,记者看到,6名经历过汶川地震的四川彭州籍民工有的用铁锹挖,有的用双手刨,营救着被埋在废墟下的8名素昧平生的群众。在地震中,这个原本一人高的土木房变成了一堆被人踩在脚底的瓦砾,衣被、糖果散落在废墟之中。
这批特殊的救援者本是在玉树藏族自治州囊谦县修建囊谦中学的施工队民工,刚来到青海5天。一听说玉树地震,他们带着自己的铁锹,凑了550元租车费,毅然跳上了一辆柴油三轮“蹦蹦车”,历经7个小时长途跋涉,赶往结古镇。
“我们已在这挖出了4具遗体。”救援者杨仕成告诉记者,“很痛心。我们都经历过汶川地震,能够感受灾区人民的痛苦。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嘛!”
民房前,青海省正平路桥公司工作人员李虎业正在与其他同事一起参与救援。他们本来在修建结古镇至巴塘的高速公路,地震消息一传来,他们立即停下工程,出动200余人,开着挖载机、吊车前去救灾。截至记者发稿时,他们已找到并救出了十多名生还者。
15日,记者又来到拉西科镇。一家不知名的商店在地震中化为一堆瓦砾。一群僧侣正弯腰奋力扒开坍塌的土石块,营救被掩埋的群众。“地震发生后,大家心里都很着急。”僧侣丹珠边挖边对记者说,“玉树是我们的家乡,受灾的是我们的亲人,我们不能袖手旁观。”
丹珠告诉记者,地震发生后,他们分作两路,一路于当晚5点多到达,另一路于当晚10点多到达。“我们一共来了200人,只要有一线希望,我们就要努力到底。”
驰援:爱的洪流向这里汇聚
玉树地震发生后,北京、青海、西藏、四川、甘肃、新疆、重庆、成都等地的多支专业救援队伍火速向灾区集结。其余各支地震救援队也于15日晚些时候到达。截至15日16时,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已动用兵力6390人投入救援。
在相邻的甘肃省,当地组织了甘肃省应急救援总队前往救援,第一批队伍于14日下午赶赴灾区。从兰州前往玉树有1000多公里,甘肃救援总队彻夜赶路,司机轮班开车,队员吃喝都在车上。
沿途,搭载着来自全国各地救援人员和救灾物资的车辆首尾相接,急速向西,闪烁的车灯划破了寒冷的黑夜。
西宁到玉树的部分路段正在修路,车辆十分颠簸,一些路段还飘起了雪花,车窗上的水汽结成了冰甲,冰刮也刮不掉。水和火腿肠冻得冰冷,队员们不得不将其放在怀里,焐热再吃。青海省开辟了救援绿色通道,每到岔路口都有交警在寒夜值守、指路,一些饭馆还挂出免费提供热水的牌子。
15日傍晚,星夜兼程奔走800多公里的成都特警先遣队50人率先抵达玉树县结古镇。在青康加油站附近,当队员们得知当地受灾群众目前最大的困难是缺少食品后,立即将随身携带的剩余口粮8箱方便面、6箱矿泉水全部送给了受灾群众。受灾藏族同胞多吉双手捧着方便面感动不已,他说:“现在主要是缺水、缺吃,太感谢你们了!感谢党和政府!”
在救援人员从四面八方向玉树集结的同时,铁路大动脉上,滚滚洪流将各种物资运往灾区。15日傍晚,全国第一趟救灾专列,披着余晖缓缓驶入西宁站。列车停靠装卸台,6辆大卡车立马停靠车厢,等待装卸。40名装卸工跳上大卡车,打开列车车厢,将一包包救灾物资扛了出来。
大卡车司机李师傅说,货物装载完毕后,他们将立即赶往灾区,将救灾物资送到灾区最需要的地方。“电视上那里的孩子满面血迹,实在让人痛心!”李师傅跳上车厢投入到装卸队伍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