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优先股的忧虑
国都证券分析师李爱梅表示,在广汇能源优先股遭到冷遇的背景下,下一个优先股命运如何很难预料。
李爱梅说,中国进行优先股试点,目的是为大盘蓝筹公司提供新的融资工具,以便有效缓解大盘蓝筹股的融资压力,也有利于改善企业的治理结构,为国企特别是金融企业的改革提供新的可供选择的模式。与此同时,发行优先股还能增强银行、保险等行业龙头公司的实力,有助于加快行业整合进程,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如果优先股遇冷,中国试点优先股的意义就不复存在了。李爱梅表示,优先股是一种介于普通股和公司债券之间的证券,在公司分配利润以及进行资产清算时,优先股股东的资产要求权优先于普通股股东,但优先股股东不参与公司的决策治理。当优先股发行只考虑圈钱不考虑普通股东利益的时候,普通股就会受到打击。每一个上市公司普通股数量是最多的,不能因小失大。公司需要在优先股和普通股之间找到平衡,这样优先股才会获得市场认可。
从发达国家经验看,优先股还是有市场前景的。美国、欧盟等发达经济体,优先股制度已经十分成熟。截至2013年美国市场中优先股达3900亿美元,其中金融类企业优先股占比达85%左右。特别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美国政府曾宣布用1250亿美元购入花旗银行、摩根大通等九家主要银行的优先股,提高了金融机构的资本充足率,缓解了金融机构的融资压力,避免了危机的进一步扩散。
在3月21日中国证监会发布《优先股试点管理办法》时,国内券商则几乎一致对《办法》给予了积极评价。比如招商证券的分析报告表示,开展优先股试点,有利于深化中国企业的股份制改革;国都证券的报告表示,进行优先股试点可以促进国内资本市场发展,对发行企业、投资者以及资本市场均具有重大意义。
李爱梅认为,市场对优先股应该正确认识,不能因为广汇能源优先股遇冷就否认优先股,事实上,广汇能源优先股遇冷,更多的是因为广汇能源自身的问题,广汇能源业绩不佳,使得其优先股不具吸引力。
但优先股的功能不能因此而否定。对发行企业而言,优先股将提供灵活的直接融资工具,有助于企业开辟新的融资渠道,在不影响企业控制权结构的前提下,提升直接融资比例,补充企业资本金,降低整体负债率,优化企业财务结构;同时,优先股可作为并购支付手段,拓宽了企业并购融资的资金来源,推动企业并购重组,帮助相关行业加快整合。
对投资者而言,优先股将为投资者,尤其是社保基金、保险资金等长期资金提供新的投资渠道。优先股的固定股息率将提供较为稳定的投资回报,优先获得股息分配,并在企业清算时优先受偿,降低了投资风险,增强投资者直接投资企业的意愿。
对资本市场而言,有利于丰富证券品种,促进资本市场稳定发展。优先股属于兼具股票和债券属性,将填补我国资本市场证券种类的空白,保障已发行普通股东权益,改善公司治理结构,促进资本市场稳步健康发展。
“下一个优先股,或许会改变人们的看法。”李爱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