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英文新闻周刊 日本語 Español Deutsch Français English 中 文
首页- 今日要闻 转播到腾讯微博 转播到腾讯微博
伊战十周年伊拉克暴力活动仍高发
• 2013-03-20 • 来源:中国新闻网
我要打印
我要纠错
【字号:

 

中新网3月20日电 2013年3月20日是伊拉克战争爆发十周年纪念日,这个遭受了战火洗劫的中东国家一直是世人关注的焦点。战后十年,这个国家仍满目疮痍,长久的和平仍然难产。就在昨日,首都巴格达发生连串爆炸袭击,数百人死伤,使国际社会的目光再度聚焦于此。

伊拉克3100多万人口以伊斯兰教为主,其中什叶派约占六成,逊尼派和库尔德人所占数量约相等。在萨达姆领导的逊尼派政府被推翻后,什叶派掌握了国家主要权力,埋下“后萨达姆时代”教派纷争的隐患。今年初,什叶派和逊尼派两大政治阵营因矛盾难解,引发内阁人事震动;另一方面,由于仍被恐怖袭击阴影笼罩,这个国家的安全形势令外界担忧,内部也出现了要求总理马利基“下台”的呼声。

3月14日,该国首都巴格达市中心发生连环爆炸,武装分子向政府大楼发起冲击,并与安全部队爆发冲突,造成数十人伤亡。与“基地”组织有关的极端组织宣称,这是为了战争的“纪念”。

而就在19日纪念日前一天,巴格达传来的,仍非和平的乐声,而是连串爆炸声,夺去数十人生命,致至少200人受伤。

一份近日的统计报告显示,巴格达一直是并仍然是伊拉克平民死亡最多的地区,占平民死亡总数的48%。流血冲突高发期为2006年至2008年。当前,伊拉克暴力活动仍属高发,每年大约有4000至5000名平民死亡。此外,由于物价飞涨、失业率居高不下、基础设施老化以及政府部门效率低下,这个仍国家民生多艰。

冲突并没有结束,“根深蒂固、无处不在,有明确的开始,结束却遥遥无期,仍是伊拉克现状的一部分”。

分析指出,伊拉克战争改变了中东地区的力量对比。萨达姆政权被推翻之后,什叶派在伊拉克占据了主导地位。而另一个国家——以什叶派为主的国家伊朗在十年间获利,地区影响力增加,这并不利于美国的战略扩张。沉痛的生命代价,高昂的金钱开销,多年的战争泥潭,并未让美国从这场战争中得到太多收益。相反,美国应该反思其中东政策的“失策”。盖洛普今年3月18日发布的民调数据显示,53%的美国民众受访者认为,发动伊拉克战争是个错误。曾任议员的奥巴马也在充满激情的竞选演讲中指出过:他反对的,是一场“愚蠢、鲁莽”的战争。

 

分享到: 更多
今日要闻更多
伊战十周年伊拉克暴力活动仍高发
中纪委通报6起违反八项规定典型问题
习近平:领导者要有治大国如烹小鲜的态度
外媒聚焦中国政府改革前景 赞李克强平实自然
李克强主持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政府职能转变
国务院要求严控机构改革中人员编制和领导职数
多地“国五条”细则就绪 待部委版指导意见
铁路部门称铁路总公司将进行客票改革
潘基文敦促各国完成武器贸易条约谈判
美国拟在波兰建第三阶段导弹防御系统
北京周报中文E刊更多
2012年第10期
2012年第9期
2012年第8期
2012年第7期
2012年第6期
2012年第5期
2012年第4期
2012年第3期
专题导航更多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2012年11月15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选举习近平、李克强、张德江、俞正声、刘云山、王岐山、张高丽为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委员,习近平为中央委员会总书记。

莫言和他的文学世界

北京时间10月11日19点,瑞典文学院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宣布,中国作家莫言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

养老金之困
外国人眼里的科学发展观
中德建交四十周年
中国与美欧日的稀土“博弈”
视频更多
图片集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