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通过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十二五”规划_北京周报
中国国家英文新闻周刊 日本語 Español Deutsch Français English 中 文
首页- 今日要闻 转播到腾讯微博 转播到腾讯微博
国务院通过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十二五”规划
• 2012-05-17 • 来源:中国新闻网
我要打印
我要纠错
【字号:

 

中新网5月16日电 据中国政府网消息,国务院总理温家宝16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十二五”规划》。

会议指出,“十一五”时期,中国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取得显著成效,由政府主导提供、旨在保障全体公民生存和发展基本需求的基本公共服务制度框架初步形成。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施,面向全体劳动者的劳动就业服务体系初步建立,社会保险制度由城镇向农村、由职工向居民扩展,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体系基本形成,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逐步健全,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初步建立,保障性安居工程加快建设,公共文化设施逐步完善。

“十二五”时期,要本着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统筹城乡、强化基层的原则,进一步创新体制机制,增强公共服务供给能力,加快建立健全符合国情、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努力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和均等化程度,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夯实基础。这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是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迫切需要,是全面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内在要求。

会议确定了以下主要任务:

一是明确“十二五”时期基本公共服务的范围、项目、重点任务和国家基本标准,在基本公共教育、劳动就业服务、社会保险、基本社会服务、基本医疗卫生、人口和计划生育、基本住房保障、公共文化体育及残疾人基本公共服务领域,实施一批保障工程,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健全服务网络。

二是逐步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基本公共服务制度,健全促进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体制机制,加大公共资源向农村、贫困地区和社会弱势群体倾斜力度,把更多的财力、物力投向基层,缩小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差距,促进资源均衡配置、发展机会均等。

三是建立与经济发展和政府财力增长相适应的基本公共服务财政支出增长机制,明确政府间事权和支出责任,完善转移支付制度,健全财力保障机制,切实增强各级财政特别是县级财政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保障能力。

四是加快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模式。在坚持政府负责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推动基本公共服务提供主体和提供方式多元化。

五是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建立健全规划实施机制,明确各地区、各部门责任分工,加强评估、监督和问责。

 

分享到: 更多
今日要闻更多
国务院通过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规划
40大中城市个人住房信息下月将实现联网
国务院:265亿元补贴促进节能家电消费
菲律宾外长称希望尽快解决黄岩岛事件
意大利没收卡扎菲家族约2千万欧元资产
联合国:全球孕产妇死亡率20年降低近半
中国融入非洲并不排他
发布方解释我国9成家庭有住房报告质疑
中国航母平台第六次海试归来 历时9天
2015年我国有望实施新农合支付改革
北京周报中文E刊更多
2012年第5期
2012年第4期
2012年第3期
2012年第2期
2012年第1期
2011年第12期
2011年第11期
2011年第10期
专题导航更多

2012年全国两会

2012年3月14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闭幕会,表决关于政府工作报告的决议草案。

辛亥革命100周年

辛亥革命的领导者是受过西方文化洗礼的新兴知识阶层,是接触过新思想,拥有新观念的时代青年。他们具有强烈的爱国意识和牺牲精神,正是他们,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大革命,从而使古老的中国焕发了青春

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
重建之路——汶川地震三周年
叙利亚政局危机
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
视频更多
图片集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