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档案话当年:尼克松访华不亚于登月之旅_北京周报
中国国家英文新闻周刊 日本語 Español Deutsch Français English 中 文
首页- 今日要闻 转播到腾讯微博 转播到腾讯微博
美媒档案话当年:尼克松访华不亚于登月之旅
• 2012-02-22 • 来源:解放日报
我要打印
我要纠错
【字号:

 

 

以长城为喻:任何城墙“都不能隔开世界上的人们”

在尼克松访华的行程中,中美两国相互尊重的友好事例比比皆是。

1972年2月25日《纽约时报》的报道标题为 “尼克松访华之行保持好心情”,文中指出:“尼克松对此行不吝赞美,赞美中国的芭蕾表演,赞美食物,赞美文明,赞美其发展潜力。”

2月24日,尼克松在游览长城时,对美国随行记者说:“不管是实体的城墙,或是意识形态上的城墙,都不能隔开这个世界上的人们。当我们看长城这座城墙时,最重要地是要明白,我们有一个开放的世界。”

在25日晚尼克松的告别答谢宴会上,他再次以长城为喻:“长城已不再是一道把中国和世界其他地区隔开的城墙……你们深信你们的制度,我们同样深信我们的制度。我们在这里聚会,并不是由于我们有共同的信仰,而是由于我们有共同的利益和共同的希望。”

 

拆除“城墙”的过程已经开始,但仍有诸多不确定性。

24日的《纽约时报》刊登了麦克斯的记者手记《崎岖之路》,列举了语言障碍、文化障碍以及意识形态的障碍等等。

两国在讨论公报时几乎字斟句酌。据27日《纽约时报》发自上海的报道:直到26日凌晨5点,尼克松与周恩来还在会谈,而4小时之后,两人又碰面,一同飞往杭州。尼克松在杭州与美国记者拍照时透露,商定联合公报非常难,“改了又改”。

最后诞生的版本是:中方阐述自己的观点,美方阐述自己的观点,最后阐述双方共同利益。

上海上海:“破冰之旅”从上海告别中国

1972年2月27日下午,《上海公报》在上海的锦江小礼堂预发布。中美关系史上新的一页,由此郑重揭开。当天晚宴上,尼克松发表即席演讲说:“公报只是一个开始,今后要做的更重要的事情,是建立一座跨越16000英里大洋和22年敌对情绪的桥梁。”

次日,《华盛顿邮报》与《纽约时报》全文刊登了正式发表的公报。同一天,《洛杉矶时报》强调“这是‘改变世界的一周’”。不约而同,《华盛顿邮报》、《纽约时报》也强调了这一点。

28日上午,周恩来将尼克松一行送到上海虹桥机场。美国记者们几乎都报道了“尼克松在机场的心情显然很好,很满意”。

为期7天的“破冰之旅”终告结束。尼克松一行抵达的首个中国城市是上海,最后又从上海告别中国。

值得一提的是,27日《纽约时报》专门有一篇介绍上海的文章,标题为“中国能量中心”。

“这是中国最大城市,也是尼克松访华的最后一站。”这篇文章介绍上海从小渔村发展成中国最大港口城市的过程,并记下了上海“宽阔的街道、高耸的建筑、西式的两层洋房”,以及“大量自行车,只有少数空间留给卡车、公交车和偶尔可见的汽车”。

28日《华盛顿邮报》也详细描绘了上海:“外滩很美”,“女性的穿着相对多样化”,“孩童看到外国人也不会闪避”。这篇报道还提及:“这个曾经有着 ‘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牌子”的城市,海关大楼的钟声是《东方红》的旋律。”

 

美国欢迎仪式热烈:尼克松强调“没有任何秘密交易”

美国当地时间1972年2月28晚9点15分,尼克松一行抵达美国马里兰机场。据29日《纽约时报》报道,包括尼克松女儿在内的5000多人在机场迎接。

尼克松在机场发表了演讲,强调中国之行“没有任何秘密交易”。

“公报指出了两国之间的差异和分歧,而不是掩盖彼此差异和分歧。”他说,“我们显示了不同的国家之间是可以平静、理性地探讨分歧的。此行的最基本目标,是重新建立两国之间的沟通。我们已经实现了这个目标。”

在演讲中,尼克松以他“赠送中国杭州的美国树苗”来打比方:“正如我们希望树苗长成森林,我们也希望这趟和平之旅的成果能发展壮大。尽管这不是一蹴而就的。”

 

破冰始末

1970年

尼克松通过巴基斯坦向中国传递口信:准备开辟一条白宫通向北京的直接渠道。

1970年12月18日

毛泽东会见美国作家斯诺时说:如果尼克松愿意来,我愿意和他谈,谈得成也行,谈不成也行。25日,《人民日报》头版刊登了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和斯诺合影的照片。中国以这种方式向美国发出赞成中美实现高层对话的信息。

1971年3月27日

中国乒乓球队赴日本参加第31届世乒赛。参赛期间,中美双方的运动员进行了友好接触,美国队向中方提出了访华的请求。

1971年4月7日,毛泽东作出邀请美国队访华的决定。一星期后,周恩来在北京会见了来到中国的美国乒乓球代表团全体成员。“乒乓外交”,加快了中美高级接触的进程。

1971年7月9日

尼克松的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秘密抵京访问。周恩来与基辛格就尼克松的访华时间进行了磋商。

1971年11月30日,新华社公告宣布:尼克松总统将于1972年2月21日开始对中国进行访问。

1972年2月21日

尼克松的专机到达北京。周恩来等中国领导人前往机场欢迎。尼克松走下舷梯,主动与周恩来热烈握手。周恩来说:“你的手伸过世界最辽阔的海洋来和我握手——25年没有交往了呵!”

从尼克松与周恩来握手的时刻起,“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

1972年2月21日

毛泽东在自己的书房会见了尼克松。当天晚上,周恩来在人民大会堂为尼克松和夫人举行欢迎宴会。在京期间,尼克松夫妇游览了长城、故宫等景点。2月26日,周恩来陪同尼克松夫妇访问杭州。在杭州期间,应美方要求,双方对《联合公报》草案再进行了协商。

1972年2月28日

中美双方在上海共同发表了《联合公报》。(来源:法制晚报 记者 孔令君 林环)

 

   上一页   1   2  

分享到: 更多
今日要闻更多
美媒档案话当年:尼克松访华不亚于登月之旅
中美关系四十年:风物长宜放眼量
中美有责任走出新型大国关系之路
胡锦涛:把促进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优先位置
习近平:望土耳其继续阻止东突在土反华活动
北大学者建议将行政文件纳入司法审查
发改委要求上半年出台民间投资实施细则
铁道部今日发债150亿扩大铁路建设债券规模
美国防长就驻阿北约士兵焚烧古兰经事件道歉
利比亚东南部两部落爆发冲突已致百余人死亡
北京周报中文E刊更多
2012年第2期
2012年第1期
2011年第12期
2011年第11期
2011年第10期
2011年第9期
2011年第8期
2011年第7期
专题导航更多

辛亥革命100周年

辛亥革命的领导者是受过西方文化洗礼的新兴知识阶层,是接触过新思想,拥有新观念的时代青年。他们具有强烈的爱国意识和牺牲精神,正是他们,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大革命,从而使古老的中国焕发了青春

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

1921年7月23日至8月初,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举行,最后一天转移至嘉兴南湖的游船上举行。今年,中国共产党迎来了她九十岁的华诞。

重建之路——汶川地震三周年
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
二十国集团戛纳峰会
中巴建交60周年
视频更多
图片集更多
抑郁症的表现 | MP4电影下载 | 最新电视剧 | 信用卡 | 南岭国家森林公园 | Christian Louboutin Pumps | ios培训 | 健康网 | 健康中国 | 团购 | 失恋33天电影 | 福利彩票双色球 | 北京天桥不孕不育医院 | 将夜 | 网址导航 | 酒店预订 | 盛世三国 | 007贸易网 | 吞噬星空 | 4399洛克王国 | 7k7k小游戏 | 3366 | 深圳车辆保险 | 3366小游戏 | 北京癫痫病医院 | 小说阅读网 | 酒店预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