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档案话当年:尼克松访华不亚于登月之旅_北京周报
中国国家英文新闻周刊 日本語 Español Deutsch Français English 中 文
首页- 今日要闻 转播到腾讯微博 转播到腾讯微博
美媒档案话当年:尼克松访华不亚于登月之旅
• 2012-02-22 • 来源:解放日报
我要打印
我要纠错
【字号:

 

时隔40年,2012年2月12日 《华盛顿邮报》回顾“尼克松访华”:“本月是一次意外事件40周年的日子,这次事件甚至催生了一个已经进入我们政治词典的短语——‘尼克松访华’…… (1972年)2月28日离开中国前,尼克松在欢送他的宴会上说:‘这是改变世界的一周。’这体现了一点尼克松的虚荣心,但他说的确实没错。”

1972年2月,时任美国总统尼克松对中国进行了历史性的访问,包括《华盛顿邮报》记者在内的随行美国记者们是如何报道尼克松访华期间那些鲜为人知的细节,如何阐述其意义,如何看待中美关系,又是如何描述初见的中国?

 

访华前夕报道:《纽约时报》上毛笔字“尼克松在中国”

40年前的2月21日,尼克松抵达北京。抵京前一天,《纽约时报》刊载随行记者麦克斯·弗兰克尔的报道:《历史性之旅:一位不可思议的客人》。报道的首句是:“尚在飞行途中的总统一行,兴致比飞行高度还要高。”

麦克斯所指的“总统一行”,应也包括他本人。据美国全国广播公司(简称NBC)的随行记者芭芭拉·沃尔特斯在回忆录中所说——“尼克松总统说过,中国之旅意义不亚于登月。NBC竟然选中我去,简直是个奇迹。因为各大电视台都派出了最资深的明星记者。平面媒体记者的名单也很吓人,个个如雷贯耳。”

这些“如雷贯耳”的名字里,尚未包括麦克斯。正是凭借尼克松访华系列报道,麦克斯才真正成名——他获得了次年的美国新闻界最高奖普利策奖。

这确实是大事件,美国媒体早在尼克松出发之前,就已连篇累牍:《纽约时报》在1972年2月20日报道了 “尼克松致斯诺的信在日内瓦公布”,同时以“登月之旅”为题报道“中国之行”;《华盛顿邮报》在2月19日刊发大篇文章,评论 “中国加入世界”、“尼克松希望与中国建立持续联系”等意义……

值得留意的是,2月20日的 《纽约时报》,将正楷简体毛笔字“尼克松在中国”6个汉字,作为新闻图片。

 

飞机经停上海抵达北京:欢迎仪式“彬彬有礼”却“有节制”

1972年2月21日早上9点半左右,尼克松一行到达上海虹桥机场,主要目的是“接一位导航员,之后再飞往北京与中国领导人会谈”。据《纽约时报》报道:“他(尼克松)和中国官员们一同用了茶点,并在虹桥机场吃了个橘子,待了1个小时。”

载着美国记者们的飞机也在上海经停,记者们在机场饭店与上海的一群编辑吃饭,这些编辑回避了美国记者的尖锐问题,热情招呼:“多吃点鸭子吧。”

“彬彬有礼”却“有节制”,是北京欢迎仪式的主基调——

在北京下飞机时,尼克松夫人穿了靓丽的红外套,“颜色就像机场四周的巨型标语牌那样鲜红。”迎接他们的,是一个“500人的仪仗队和欢迎队伍”。《华盛顿邮报》报道显得有些“嫉妒”:“这和去年十月埃塞俄比亚皇帝海尔·塞拉西到达北京形成鲜明对比,那次有30万人参与欢迎。”

在日后的报道中,《华盛顿邮报》还提到,“据说尼克松从机场往北京的路上,没看到迎接的人群,有些失望。”

或许,这种“有节制”的欢迎仪式,在当时的中国人看来是正常的。尼克松访华的几天前,1972年的2月17日,新华社在报道中还有这样一段话:“尼克松提出的对外政策报告表明:美帝坚持推行全球性侵略政策和强权政治。”“美帝”,是那个年代报纸的常用词。

不过,据23日《纽约时报》报道,当美国记者去北京的报亭“蹲点”时,发现报道尼克松访华的 《人民日报》“2小时内被抢购一空”。而23日《华盛顿邮报》更是直接将22日《人民日报》整张头版作为照片,搬上了自己的头版,报道的题目为“中国媒体突出报道尼克松访华”。

 

尼克松走向中国乐队致谢:帮周恩来脱下大衣“好客有了回报”

1972年2月21日晚,为欢迎尼克松一行举行晚宴。随行美国媒体都注意到了,“尼克松与尼克松夫人笨拙地用筷子,享用了非常丰盛的晚餐,有鱼翅、椰奶炖鸡,以及新疆哈密瓜。”颇有意思的是,据《华盛顿邮报》报道,尼克松用过的筷子,很快就被多伦多环球邮报的驻华记者约翰·伯纳斯“顺手牵羊”。

据2月22日的《纽约时报》报道,尼克松与周恩来出席欢迎晚宴时神采奕奕,虽然他们前一天晚上工作到天亮,和助手们商定公报的内容。在报道中,晚宴非常愉快:“尼克松为中美孩子的未来举杯祝福,而周恩来说非常乐意再举杯祝福3次。”

《华盛顿邮报》对晚宴的描述更加仔细:一位参加晚宴的美国某州官员,在“酒酣耳热”之后,听一位中国将军讲述了“抗美援朝”的故事;一位白宫工作人员,读过不少中国高级领导人的“档案”,这一晚,得以在餐桌上直接与“研究对象”聊天。

此外,《华盛顿邮报》报道:晚宴最后,尼克松总统还做了一件 “不寻常的事”:他穿过宴会厅,走向演奏的中国乐队,致谢并大加赞赏——晚宴上,乐队除了演奏中国乐曲,还特地奏了一首美国民歌《美丽的亚美利加》。这首歌显然经过了精心挑选:它是尼克松的心爱之曲,并在其总统就职仪式上演奏过。

热情好客,尽显于细节;而予之回馈,也于微小之中彰显。

比如,2月24日《纽约时报》采用了一张特别的照片——尼克松满脸笑意地帮周恩来脱下大衣。该图片标题为“好客有了回报”。

1   2   下一页  

分享到: 更多
今日要闻更多
美媒档案话当年:尼克松访华不亚于登月之旅
中美关系四十年:风物长宜放眼量
中美有责任走出新型大国关系之路
胡锦涛:把促进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优先位置
习近平:望土耳其继续阻止东突在土反华活动
北大学者建议将行政文件纳入司法审查
发改委要求上半年出台民间投资实施细则
铁道部今日发债150亿扩大铁路建设债券规模
美国防长就驻阿北约士兵焚烧古兰经事件道歉
利比亚东南部两部落爆发冲突已致百余人死亡
北京周报中文E刊更多
2012年第2期
2012年第1期
2011年第12期
2011年第11期
2011年第10期
2011年第9期
2011年第8期
2011年第7期
专题导航更多

辛亥革命100周年

辛亥革命的领导者是受过西方文化洗礼的新兴知识阶层,是接触过新思想,拥有新观念的时代青年。他们具有强烈的爱国意识和牺牲精神,正是他们,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大革命,从而使古老的中国焕发了青春

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

1921年7月23日至8月初,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举行,最后一天转移至嘉兴南湖的游船上举行。今年,中国共产党迎来了她九十岁的华诞。

重建之路——汶川地震三周年
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
二十国集团戛纳峰会
中巴建交60周年
视频更多
图片集更多
抑郁症的表现 | MP4电影下载 | 最新电视剧 | 信用卡 | 南岭国家森林公园 | Christian Louboutin Pumps | ios培训 | 健康网 | 健康中国 | 团购 | 失恋33天电影 | 福利彩票双色球 | 北京天桥不孕不育医院 | 将夜 | 网址导航 | 酒店预订 | 盛世三国 | 007贸易网 | 吞噬星空 | 4399洛克王国 | 7k7k小游戏 | 3366 | 深圳车辆保险 | 3366小游戏 | 北京癫痫病医院 | 小说阅读网 | 酒店预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