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8月2日电 中国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李朴民2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工业化、城镇化等诸多有利条件下,中国经济的潜在增长率目前仍处在较高水平。今后一段时间,中国经济增长不会出现大的起伏,更不会出现所谓的“二次探底”。
上半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9.6%,较去年同期回落1.5个百分点,比今年一季度回落了0.1个百分点。部分经济指标的回落,让一些人担心中国经济在实现“V”形反转后又走出“W”形曲线。
李朴民并不认同上述观点,他表示,中国上半年的经济增速仍处在平稳较快区间,增速的适当回落,是主动调控的结果,符合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这既有利于减轻物价上涨压力、缓解资源环境瓶颈制约,也有利于各方面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到调结构、转方式、保民生上来。
李朴民指出,虽然中国经济增速有所回落,但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却在稳步提升,民生得到较好的保障和改善。他透露,上半年,中国城镇新增就业655万人,比去年同期增加17万人;扣除价格因素,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实际增长7.6%,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实际增长13.7%。
李朴民坦言,中国经济发展目前面临着不少挑战。从国际上看,世界经济虽然继续保持复苏,但势头有所减弱,并存在许多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国内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矛盾也较为突出。上半年中国经济运行中出现的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也增加了形势的复杂性和调控的艰巨性。
李朴民强调,在诸多有利条件下,中国经济的潜在增长率依然处在较高水平。中国“有条件、有能力、有信心”保持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记者 周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