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审计署发布2010年度审计署绩效报告,这也是审计署首次发布绩效报告。报告显示,审计署去年审计领导干部49名,另外地方各级审计机关查出违规问题金额3280.5亿元。
地方查出违规资金3280亿
2010年,地方各级审计机关共审计(调查)15.7万个单位,共查出违规问题金额3280.5亿元、损失浪费问题金额427.6亿元、侵害人民群众利益问题金额34.1亿元、被审计单位损益或财政收支不实问题金额1651.2亿元。通过审计,为国家增收节支850.3亿元,其中已上交财政519.1亿元,已减少财政拨款或补贴75.6亿元,已归还原渠道资金255.6亿元。
此外,核减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投资或结算额517.7亿元,帮助被审计单位和有关单位挽回或避免损失199.8亿元。向司法、纪检监察机关移送事项1493件,涉及人员2103人,涉及金额70.9亿元。
审计工程领域项目5.4万个
按照中央治理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工作领导小组部署,集中开展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做好对政府投资项目资金和国有企业投资项目资金的监管,以规范工程建设领域市场交易行为和领导干部从政行为。截至2010年6月底,全国审计机关共对京沪高速铁路等已投入资金1.9万亿元的5.4万个投资项目实施了审计或审计调查。通过审计,核减工程价款和挽回损失、节省工程投资283亿元,占相关项目投资总额的3.5%。
去年审计署还组织了对城市最低生活保障资金、政府投资保障性住房、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等民生项目和资金的审计和调查。审计涉及专项资金总额4300多亿元,促进拨付资金到位42亿元。
审计23名省级行政一把手
去年,审计署根据中央组织部委托,对13位部长、6位省长、4位副省级城市市长和10家中央企业领导人员进行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根据省(区、市)党委委托,对部分省级审计厅局原主要负责人进行经济责任审计;对审计署部分所属单位和特派办主要负责人实施经济责任审计。
具体来说,2010年审计署共审计领导干部49名,其中省(市)部长23名、中央企业领导人员10名,特派办、所属单位和审计厅主要负责人16名。从审计情况看,大多数领导干部能够履行职责,但也有个别领导干部法治观念和责任意识不强,决策和管理不够规范。
据了解,截至2010年,审计署近年来共审计了151名省部级党政领导干部和中央企业领导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