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第20次缔约方大会于12月1日至12日在秘鲁利马举行,利马“中国角”系列边会也如期举行,中国借此再次向全世界展示政府、企业、学术界、非政府组织和中国青年为应对气候变化所做的努力。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气候变化问题,根据《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历次缔约方大会的要求,中国认真地履行自己的承诺。多年来,中国通过采取技术改造、淘汰落后产能、植树造林、加大清洁能源使用、开展国际合作等各种方式进行节能减排,全国能耗强度和碳强度持续降低。
即使在最近两年中国经济出现增速下滑的情况下,中国政府也没有放松减排力度。今年5月16日,中国政府批准了京都议定书第二期承诺期修正案,为推动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生效作出贡献。6月,全国开展了“全国低碳日”宣传教育和知识普及活动,社会参与气候变化行动更加广泛。9月19日中央政府还发布了《国家应对气候变化规划(2014-2020)》,加强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的顶层设计。11月12日,中美两国发表了气候变化联合声明,宣布2020年后各自应对变化的行动目标。同时,双方还确定了在低碳、环保、清洁能源等领域开展一批合作项目。中国政府的这些行动,彰显了其应对气候变化的决心和负责任的态度。
中国在加大国内减排力度的同时,还大力开展气候变化“南南合作”,根据国家发改委数据,2011年以来中国已累计筹措了2.7亿元人民币帮助发展中国家提高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培训了近2000名来自发展中国家的气候变化官员和技术人员。今年9月23日,张高丽副总理在联合国气候峰会上表示,从明年开始,中国出资建立气候变化“南南合作”基金。
可以说,中国在坚定不移地本着对本国人民及全人类长远发展高度负责的态度,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并承担了与中国发展阶段、能力和应负责任相符的国际义务,为保护全球气候环境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些国际舆论对中国的付出视而不见,这是不公平的。虽然目前中国是全球主要排放大国之一,但中国是在最近30多年才产生的大排放的,排放总量远少于发达国家上百年来的工业排放累积。况且中国并没有因此而放松减排,中国政府所承诺的一些减排指标远超过了自身所应承担的责任。
目前全球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谈判依然艰难,其主要矛盾和冲突还是应对气候变化的责任分担问题。《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确定了“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各自到底该承担怎样的责任,在经济上付出多少成本、提供怎样的支持,一直是各方争论的焦点。
应对气候变化,这是全人类的问题,需要各方以公平的负责任的态度来应对。发达国家在工业化过程中利用完全免费的排放空间实现了发展,当发展中国家现在需要发展的时候,这个空间不再免费了,这是不公平的。我们认为,发达国家应该遵照《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规定,率先承担减排大任,并且为发展中国家在可持续发展框架下应对气候变化提供资金、技术、能力建设等方面的支持。而发展中国家也要采取积极行动来推进可持续发展,在发达国家资金、技术和能力建设的支持下,考虑到本国的国情,进一步加强减缓、适应气候变化的相关行动和措施,提高自身抵御气候不利影响的能力。
只要秉承这种公平而负责任的精神和原则,我们相信各方能够通过共同努力,推动2015年如期达成应对气候变化新协议,以为国际社会更为有效地应对全球气候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