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控并未松动
5月8日下午,扬州市房管局网站发布消息,扬州市房管局副局长孙蔚公开回应,称从今年7月1日起实施的补贴政策是按照住建部和江苏省的文件精神制定的,不是为了“救市”。
孙蔚说,2011年江苏省政府办公厅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成品住房开发建设实施意见》,要求到2015年实现市区中心城区新建住房中成品住房比例达到40%的目标。“目前我们扬州市成品住房占比明显偏低,缺乏有效的配套政策和保障措施。加上从政策制定的前期调研来看,不少购房者之所以不选择成品房,是因为要承担比毛坯房更多的契税,我们的政策就是补贴购房者的这部分支出,以此来鼓励他们购买成品房。”孙蔚说。
孙蔚特别强调,扬州市将继续严格执行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但奖励购买成品房的新政不会撤销。
如果说,广东佛山、安徽芜湖及上海市的几次“救市”被迅速叫停,给市场传递了强烈的信号——调控不会放松,那么现在的“刚需”则成为堂而皇之的一个理由。虽然微调与中央的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没有冲突,但实际上对楼市还是有一定的暗示作用,而扬州新政能否冲关成功,也被扩大解读为整个中国楼市政策的走向。
北京中原地产总监张大伟说,“扬州这个政策我觉得就是放松。”张认为,如果扬州新政没有叫停,可以说是政策触底了,不会再那么紧了,因为扬州毕竟没区分是否刚需,是无差别的政策,这对市场心理预期的影响远超过政策本身,引发市场调控转向的遐想。并且这一政策,给一些原来资金紧张的开发商带来了喘息空间。
光大证券分析师万知也认为,本次扬州的新政,着力于鼓励成品房的销售,显示出地方政府救市比以往更为急切。未来随着实体经济下滑,地方政府救市的可能性更将大增。
全国工商联房地产商会理事陈宝存公开表示,目前的楼市需要“救市”,有利于鼓励刚需,鼓励商品房开发与建设,这与国家目前大力倡导和推进的住宅产业化的宏观形势是一致的。
网络上也有许多网友纷纷提问说,扬州的新政策是否说明楼市调控政策已经触底?对此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刘元春说,扬州市出台鼓励购房政策的背景值得思考。近期地方出台鼓励购房政策是基于两个背景,其一,由于地方土地收入所占财政总收入的比例较大,自去年下半年以来,在房地产调控政策推进的同时,地方财政压力越来越大,因此不少地方开始尝试鼓励购房;其二,今年一季度不少地方经济增速放缓主要源于房地产投资的下降,地方为了保证经济平稳运行,所以试图在国家允许范围内,合理微调房地产市场。
总体来看,房价并没有明显的下降,但房地产企业以及地方政府财政收入却受到了影响,目前是房地产宏观调控的紧要关头。刘元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