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康泰公司生产车间内部。(白石摄)
“我们的主要优势是研发”
康泰公司所有的产品都是自主创新的,并拥有国家专利。公司现有员工1200余人,在研发中心工作的就有300多人,其中80%为本科以上学历。公司的主楼有七层,研发中心就占了三层。一部分工程师只专注一个项目,只负责某一个型号的产品的研发和改进。付春元指出,价格是市场竞争的一个很重要的环节。“我们的主要优势就是研发,一定要有自己的核心技术,买别人的专利要花很多钱。”
公司的所有产品,从硬件、软件到模块的设计、结构还有外观都是自己做。“每个产品都是由很多模块组成的。每一个模块都是由不同的员工进行设计,一个人做一块。每一块都涉及到许多种小功能菜单。”付春元介绍说。
在自动化生产线车间,排列着许多自动贴片机。其功能是将电阻、电容、元器件贴放到一个电路板上。电路板是产品的核心部件,每种产品都有自己类型的电路板,使其具有一定的功能。“那边是研发,研发完后要把设计的思想输入电脑,用电脑把产品做出来。自动贴片其实指的是生产的过程。”付解释说。
自动贴片之后另外一个必不可少的工序是自动回流焊。“贴是贴上了,但是可能并不牢固,还要通过自动焊接进行加固。”付接着说。
位于主楼一层的机械加工车间主要负责铸塑,公司的产品的外壳——大到监护仪的屏幕外壳,小到胎心仪的后盖——都是在这里做出来的。数控加工中心也位于一层,主要制造模具。所有的数控车床和机床都是一体化。“我们的工厂集中了所有的生产环节:研发、电路板、模具、零件组装等。只有这样才能控制成本,在市场上具有竞争力。”
付认为他的工厂与传统意义上的生产电子设备工厂有类似的地方。唯一不同的是康泰所出的产品设计比较复杂,产品的附加值也比较高。因为是医用设备,与人的生命息息相关。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企业未来的计划是继续做大做强,沿着现有的产品线纵深发展。除了医院使用的设备之外,公司将重点发展家用医疗监护设备,将远程医疗和网络结合起来,发展物联网。比如,将医院使用的监护仪小型化,便于家庭使用。家里如果有老人,或者有身体不太好的人,随时就可以测量自己的基本生理参数,如血压、心电、血氧。数据随后通过互联网直接传送到医院,或者传到社区医生,如果在国外是家庭医生。数据分析后,如果有问题,医院就可以采取急救措施或者派救护车。远程医疗照顾就是这样实现的,这也是公司未来的一个发展方向。
在公司主楼后面是一片热火朝天的施工的场面。第二座生产车间已经接近完工,面积为40000平方米,比第一座生产车间还要大。此外,两座职工宿舍楼的主体工程已经封顶。康泰的勃勃雄心由此体现——吸引更多的人才,实现扩大化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