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比亚参展商在洽商合作。(本刊特约记者 戴小华摄)
在万商云集的第15届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上,非洲国家参展代表团积极踊跃,注重突出本国特色,加强与中国各行各业项目合作的目的性和针对性,取得丰硕喜人的参展效果。
往届,非洲国家多以联合展区的形式出现,地点单独设置,与欧美国家的境外展区有一定距离,带来的展品也多为非洲国家的土特产品。这样的展出方式多少给人以底气不足,相互帮衬、共壮声势的感觉,也凸显出非洲国家在经济发展水平上差距与不足。
今年,参展的30多个非洲国家全部单独组成国家代表团,单独设置展区。他们的展区与美、德、法、英、加、俄等欧美国家的展区相邻为伴,洽谈的多双边合作也多为基础设施、环境、能源、金融、交通、通讯、旅游等领域的重大项目,显示出非洲国家正在奋起直追,意欲在国际投资贸易舞台上与发达国家比翼齐飞的勇气和信心。
由中国商务部与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联合主办的“中国——非洲投资高级别研讨会”是本届投洽会上举办的最重要的国际高端研讨会之一。37个非洲国家的57名投资促进署署长、工业部长及驻华大使到场,与中方有关部门在各个领域的投资合作进行了深入探讨。有的国家甚至已选好了经济开发区的地点,诚挚欢迎中国企业前往投资,以帮助该国加快经济增长和经济转型。
南非是首次参加投洽会的“金砖四国”成员。作为非洲地区最重要的国家之一,南非此次派出了由政府官员和重点企业代表联合组成的高级代表团,租用了近200平米的展区强势参展。国家重点电力企业MEGAHVT公司的高级经理PHINNY M. L. LEDWABA 先生告诉记者,该公司第一次参加投洽会,他觉得投洽会办得非常成功,是一个进行国际交流合作的高端平台,可以结识中国以及其他国家的许多朋友,多领域多层次地洽谈合作。开展后,他们已与两家中国公司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洽商,其中一家是中国著名汽车企业BYD,双方达成结为合作伙伴关系的意向,共同开发新的合作项目。PHINNY先生对中国企业并不陌生,此前,他们已经与中国的荣兴电力公司进行了一年的成功合作,正是这种成功合作,促使该公司踏足投洽会,以便更多地与中国企业开展投资合作。PHINNY先生还告诉记者,他本人已是第四次来到中国,曾到过上海、北京、深圳等城市,上海发达的商业氛围,北京国际大都市的宏伟气派,都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今后,他准备更多地参与投洽会,还准备带着夫人孩子畅游中国美好的山山水水。
赞比亚虽是一个东非小国,但资源丰富,环境优美,连续几年的经济增长,使该国政治经济发展势头良好。赞比亚投资发展署署长奇普温德介绍说,世界40%的铜资源都在赞比亚,中国是赞重要的矿产出口目的地国。目前,非洲出口中国的产品中79%都是矿产品。为此,赞比亚投资署向中国企业发出邀请,前往该国建立经济特区。事实上,赞比亚已有一个经济特区,其中有50多个中国企业,进行铜矿的开采、加工和出口,已经实现了6亿美元的出口额。为吸引更多中国企业前往投资,本届投洽会赞比亚组成了20多人的政府代表团参展。代表团成员、出口事务官员FRANCIS C. CHIKONDE先生告诉记者,他已参加过5届投洽会,本届是该国参展代表团人数最多的一次,人员囊括各相关政府部门和有关公司企业,意在进一步扩大对华出口并加强双边全方位合作。赞比亚的展区内,除常见的商务洽谈桌椅外,还陈列了大量制作精美的当地特色手工艺品,吸引了众多客商驻足观看,为展区增色不少。
来自津巴布韦矿业市场公司(MINERALS MARKETING CORPORATION)的EFFORT SHOKO先生不像其他参展商那样只关注本国展区,他细细地走遍了展馆内许多中外大公司的展台,边看边思索,仿佛要在短短的两三天内把这里的一切都深深地刻印在脑海中。当记者表示想采访他时,他爽快地停下脚步与记者攀谈起来。他说自己是第一次参加投洽会,他的同事们大多也是第一次来到中国。他认为投洽会非常好,是一个加强中国与非洲相互了解、交流合作的优秀平台。近年来,中国对津巴布韦的投资力度不断加大,他和他的朋友们非常欢迎中国企业赴非投资,中国在津建立起来的投资项目实实在在为当地居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对津巴布韦的经济发展起到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
来自纳米比亚投资促进中心的MARIA G. N. KAMATI-NAMPOLO女士已是第三次参加投洽会。MARIA专职负责该国的投资推介,出于职业习惯,她从采访一开始就大谈纳米比亚的资源优势和投资环境,为自己的国家做起了广告。她介绍说,纳米比亚在农业、渔业、能源、基础设施、制造、采矿、旅游等领域都有不错的基础,国家十分欢迎中国及其他国家来纳投资,并为此制定了十分优惠的政策。她希望通过投洽会这个平台能够让更多的中国企业了解和认识纳米比亚这样并不十分知名的非洲国家。
谈到中国与非洲合作发展的未来,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总干事、来自非洲的坎德赫.尤姆凯拉博士表示,“投资不是一项慈善事业,而是一种长期合作关系。”他认为,过去的几十年,中国一直是非洲最友好的朋友,在各方面给予非洲强大的帮助,但这种帮助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非洲的面貌。更重要的是,非洲与中国结为伙伴关系,通过学习中国提高自身发展经济的能力,变接受输血为提高造血机能。只有这样,中非双方才能携手迈上经济社会共同发展的坦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