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之间的贸易摩擦已经从最初的家具、纺织品服装等领域扩展到了钢铁产品、彩电、集成电路、轮胎、无缝钢管、化工原料、农产品和知识产权等诸多领域.在第11届中国纺织品服装贸易展览会美国纽约贾维茨会展中心,两位女士在展会上参观中国纺织品。申宏摄
贸易争端不会有大的改善
业内人士认为,世贸组织上诉机构的裁决报告不会改善美国对中国进行贸易保护的行为。
商务部资料显示,早在1984年,美国商务部就曾裁决,不能对来自“非市场经济”国家的产品同时采取反倾销和反补贴措施。1986年,美国上诉法院也以判决的形式确认了这个原则。然而,从2007年开始,美国商务部却一反常态,开始对中国产品采用“双反”措施。
这种反复无常之举不仅令美国商业界抱怨很大,也引起了来自美国官方的反对。美国国际贸易法院于2009年9月18日作出裁决,认为美商务部在视中国为非市场经济国家的情况下,采用替代国方法同时征收反倾销税和反补贴税的做法不合理。
2010年4月27日,美商务部向美国国际贸易法院递交其对非公路用轮胎重新裁决的结果,仍坚持采用非市场经济反倾销方法的同时进行反补贴调查不存在双重救济的观点。2010年8月4日,美国国际贸易法院对商务部的重新裁定做出判决,再次认定美商务部没有遵守国际贸易法院先前判决,其对非市场经济国家使用反补贴的做法不合法,要求其终止该案的反补贴税令。
但美国商务部并没有改变其对中国的歧视性做法,美国商务部先后又对中国输美无缝钢管、铜版纸等作出“双反”调查。
商务部条约法律司司长李成钢说,过去五年间,中方多次与美政府进行交涉,而美商务部不顾中国企业、美进口商的反对,不顾美法院的判决,拒不改正有失公平的双重救济做法,对中国出口企业造成了极大的困扰。美国商务部除针对前述四项产品采取双反措施外,近年来对中国出口产品发起了二十余起双反调查,其做法基本无异。
商务部预测,2015年中美双边贸易总额将超过5000亿美元,其中至少2000亿美元是美对华的出口贸易。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10年中美双边贸易总额为3853.4亿美元,中国自美国进口额为1020.3亿美元,这意味着5年之内,中美双边贸易额要增长近三成,中国自美国进口额要翻一番。
与这一乐观前景不同的是,2010年12月9日,美国修订其贸易便利政策,享受到美国贸易优惠政策的国家共三类164个。中国作为美国第三大出口市场,且具有更大的市场潜力,却被排除在“164个”之外。
国家发改委对外经济研究所国际贸易室主任刘旭说,只要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不被美国承认,美方就可以通过替代国的计算方法得出中国“倾销”的结论,进而使用世贸组织的授权征收反倾销税。此外,近几年美国经济低迷、失业率居高不下,受中国输美产品冲击的美国利益集团以及为了国内政治需要的政治家们将矛头对准了“中国制造”,如果这个大背景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中美贸易摩擦以及在世贸组织这个舞台的较量仍将继续下去。
今年2月28日,中国在日内瓦将美国对华暖水虾采取的反倾销措施诉诸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此案是中国农产品遭遇的最大一起反倾销案。也是中美贸易摩擦众多案例中的又一个。
中美应吸取的东西
美国与中国作为世界第一和第二大经济体,在全球化的发展中,早已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美方应该尽快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放宽对中国出口的种种非经济的意识形态的限制,这样双方才会实现互利共赢。
中国于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组织,世界贸易组织规则及中国入世议定书成为中国政府需遵循的义务规则。由于这些规则都是西方国家主导制定的,中国在谈判经验、条文理解、执行措施等方面的不足,近几年中国成为欧美等成员起诉的主要对象。在已经结束的一些案件中,中国政府已经执行了世界贸易组织争端解决机构的裁决。
目前中美贸易形势和形式都成为其他国家关注的重点,而伴随着中国更多的产业融入国际贸易的大环境,中美之间的贸易摩擦已经从最初的家具、纺织品服装等领域扩展到了钢铁产品、彩电、集成电路、轮胎、无缝钢管、化工原料、农产品和知识产权等诸多领域,呈现出了从最初的初级产品向工业制成品、高科技产品转移的特点。此外,美国将单纯的贸易问题与社会保障、劳工福利、货币汇率、财政政策等相结合的倾向越来越明显。
因此中国要避免更多的贸易摩擦,除不断熟悉国际规则以外,还应改变自己在经济贸易中与国际规则不适应的地方,同时在一些国际规则的修改和制定中,发出自己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