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记者“钓鱼岛发问”难倒美日官员_北京周报
中国国家英文新闻周刊 日本語 Español Deutsch Français English 中 文
首页- 焦点 转播到腾讯微博 转播到腾讯微博
新华社记者“钓鱼岛发问”难倒美日官员
• 2012-09-06 • 来源:新华国际
我要打印
我要纠错
【字号:

 

在西方舆论阵地发声

“如果大家看美国国务院记者会的记录,记者和新闻发言人之间的唇枪舌剑是常态。”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史安斌说,中国需要更多像冉维这样的记者,需要“专家型”记者。欧美的很多专业记者普遍接受了人文和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培训,提问前会做大量调研工作,因此提出的问题才有挑战性和深度,“不能沉默不语,人云亦云,甚至凭感觉行事。”

新华社华盛顿分社社长葛相文说,这些年来,新华社的国际地位明显提升,但在北美和欧洲地区,一些国家对新华社记者依然有着固有的歧视。尽管新华社在记者职业化和专业化上取得了很大进步,但他们依然不那么被接受。

颜亮认为,就新华社记者的单兵作战能力而言,实力不低于西方记者。这跟新华社这些年来的整体实力增强息息相关。“过去,不少人把新华社当作中国国内的宣传机构,但现在别人开始把你当作—个国际主流通讯社了。在跟日本的媒体高层交流时,他们都知道新华社举办世界媒体峰会、租用纽约时报广场大屏幕等大手笔。”

在谈及国际舆论中“西强东弱”的现状时,葛相文认为,跟西方媒体同台竞争,新华社记者的职业化与专业化,未来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颜亮则坦言,“我们的记者还可以再勇敢一点”。

袁炳忠说:“我们的提问还算不上多,放大一点说,提问只是记者的基本职责,什么时候我们记者的文章能够在《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等西方主流媒体上发表,我们的国际传播力才算真正强大起来。”

其实,就中国记者在西方舆论阵地发声,新华社社长李从军已经做了表率。继去年6月《华尔街日报》刊载李从军署名文章“构建国际舆论新秩序”后,今年7月18日《纽约时报》发表李从军署名文章“全球经济再平衡”,引发国际舆论的强烈关注。

 

 

   上一页   1   2  

分享到: 更多
今日要闻更多
胡锦涛会见越南国家主席张晋创
商务部:中国未出现外资大规模迁出现象
我国内地63所高校首次免试招收香港学生
国务院安委会将组织开展全国安全生产督查
34年来中国共有出国留学人员224万人
潘基文呼吁国际社会再接再厉推进扫盲工作
普京说俄罗斯有能力抵御新一轮经济危机
欧盟领导人欢迎欧洲央行新国债购买计划
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今日开幕 中俄合作前景受关注
胡锦涛抵符拉迪沃斯托克 出席APEC峰会
北京周报中文E刊更多
2012年第9期
2012年第8期
2012年第7期
2012年第6期
2012年第5期
2012年第4期
2012年第3期
2012年第2期
专题导航更多

庆祝香港回归十五周年

15年前的7月1日,一个全球目光汇聚的时刻,一个亿万国人感动的瞬间。分离一个半世纪后,香港终于重回祖国怀抱。时光荏苒,东方明珠栉风沐雨,始终光彩依然。

2012年全国两会

2012年3月14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闭幕会,表决关于政府工作报告的决议草案。

辛亥革命100周年
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
重建之路——汶川地震三周年
叙利亚政局危机
视频更多
图片集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