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英文新闻周刊 日本語 Deutsch Français English 中 文
/
  •   8月16日,每逢重大节日或者客人到来,侗族群众都要围成一圈拿起芦笙边吹边舞,当请做芦笙的师傅来的时候也会用这种方式表示尊敬和欢迎。
  •   8月16日,粟德军师傅在制作簧片。
  •   8月16日,杨枝光和粟德军在制作芦笙。
  •   8月16日,杨枝光在制作芦笙的笙斗部分。
  •   8月16日,杨枝光在制作芦笙的笙斗部分。
  •   8月16日,杨枝光端详快制作完成的芦笙半成品。
  •   杨枝光将做好的芦笙摆放在门外。这次他一共要为广西三江制作二十几把芦笙(8月16日摄)。 
  •   8月16日,杨枝光(左)和粟德军坐在侗寨的“鼓楼”门前,旁边摆放着他们制作的大大小小的各式芦笙。

今年58岁的杨枝光出生于湖南省通道侗族自治县,这里是“全国芦笙艺术之乡”,现在掌握芦笙制作技艺的工匠也大多集中于此。杨枝光7岁就会吹奏芦笙,从20岁开始学习芦笙制作,只用了3年时间就掌握了别人需要5年才能学会的技术,成为这行的“师父”。由于手艺出众,杨枝光在湘黔桂三省的侗族村寨中小有名气,广西和贵州的侗族群众也经常跑到湖南来请他去做芦笙,过去赶上忙的时候,一年中有7、8个月的时间都在外奔波制作芦笙。

如今,由于村寨里的年轻人大多外出打工,会吹奏和制作芦笙的人越来越少。“以前一年要做三四百个芦笙,现在能有200个就不错了。带过的十多个徒弟里继续做这行的也只有四五个了,我两个儿子本来也会做,但是现在一个当兵,一个打工,基本都不做了。”杨枝光说。

今年47岁的粟德军和杨枝光是同门师兄弟,而且来自同一个村子,这次和杨枝光一起应邀到相邻的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制作芦笙,“我们这行手艺活不好学,像做这个簧片,缝隙的宽度和簧片的音色全靠眼睛看耳朵听,差一点都不行,年轻人出去打工不愿意学,我这个年纪的人在这行里都算是年轻的了。”粟德军对记者说。

2008年6月,侗族芦笙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杨枝光也成为侗族芦笙制作唯一的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面对芦笙制作的未来,杨枝光说:“侗族寨子离不开芦笙,没了芦笙,在外打工的年轻人回来过年都觉得不热闹,我不能让这门手艺失传。”      新华社记者白禹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