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下滑撼动不了“去房地产化”进程_北京周报
中国国家英文新闻周刊 日本語 Español Deutsch Français English 中 文
首页- 焦点 转播到腾讯微博 转播到腾讯微博
经济下滑撼动不了“去房地产化”进程
• 2012-08-30 • 来源:人民网
我要打印
我要纠错
【字号:

 

回顾以往的房地产调控实践,在经济增长放缓的情况下中央往往会放松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最典型的情况是2008年底的政策大逆转。今年的情况则明显不同:自年初以来我国经济运行出现了明显的下滑的势头,但中央一直强调“坚持房地产调控政策不动摇”。上半年我国GDP增速已经跌破8%,而中央在7月下旬还派出督察组到各地检查房地产调控政策的落实情况。

这一切暗示着,中国的宏观经济决策正在选择新的方向,“去房地产化”成为新的共识。

观察过去10年中国经济的运行轨迹就会发现,依靠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可以拉动经济快速增长,可以创造“高增长、低通胀”的完美组合。当房地产价格不断上升时,地方政府可以通过出卖土地获得巨额资金,而且通过增加金融杠杆获得数以万亿计的融资,当这些资金投资到基础设施后,对经济增长形成了强有力的推动。并且,房价的不断上升使居民的财富不断“转移”到政府和企业手中,居民用于一般消费的资金减少,CPI可以在货币快速扩张的背景下持续在低位运行,2000年以来的CPI年度涨幅比2000年前的20年要低近50%。

但这样做的后果同样十分严重,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其一,收入分配结构严重恶化。土地价格的上涨导致居民的财富被“剥夺”,而政府收入和企业的财富快速增加,结果是居民消费占GDP的比例越来越低,经济结构严重扭曲。从GDP的构成看,居民消费占比从2000年前的50%以上降到了现在的35%左右,差不多每年下降1个百分点。对于一个大国经济来说,这是不可持续的,也是非常危险的,一旦国际经济出现较大的波动,中国经济就会有失速的风险。

其二是产业空心化。土地价格的快速上升不仅导致工业及服务业的成本大幅度提高,降低了老百姓的创业激情,而且导致资源向房地产市场集中。在民营经济集中的浙江省,最有实力的企业都在搞房地产开发,资金实力稍弱的就参与炒房、炒地,企业家对制造业越来越没有兴趣。

其三,恶化了社会治理结构。在土地价格上涨的刺激下,基层政府与居民及农民之间的土地矛盾越来越尖锐。

过分倚重房地产的中国经济运行蕴含着巨大的风险,中国经济需要摆脱对房地产的依赖。

未来的10年对于中国来说十分关键,摆在我们面前的严峻挑战是超越“中等收入陷阱”。突破这个陷阱,中国经济就会迈向发达经济体,中华民族的复兴梦想就会成为现实。从日本、韩国等国成功的案例看,中国经济要摆脱“中等收入陷阱”的关键是两点,一是理顺收入分配,二是提高自主创新的能力。要实现这两个条件,都必须遏制房地产价格的上涨。中国经济要实现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进行“去房地产化”,这不仅是短期的政策取向,更是一个长期的战略问题。

但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中国经济的“去房地产化”知易行难。土地价格一旦停止上涨,就会出现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对经济与金融产生巨大冲击。从去年第三季度以来,随着房地产投资增长速度的放缓,钢铁、水泥、煤炭、石油化工、家电等行业立即出现产能过剩的困境,经济增长速度掉到了8%以下。这恐怕只是一系列“坏消息”的开端,更大的挑战还在后头。

中国的房价在过去10年几乎一直呈现上涨状态,“房价只涨不跌”已经成为市场宗教般的信仰。而类似的故事在日本和东南亚很多国家都上演过。这些国家的经验表明,房价不仅会跌,而且可能会跌得很惨,涨得越多则跌得越深。房价上涨的逻辑往往是一样的:出口顺差推动本国信用的扩张,信用扩张刺激投资扩张,投资扩张提高居民收入,推动房地产价格上涨。但如果投资的扩张导致产能过剩时,则国际资本开始撤离,一切繁荣的景象都将落幕。

产能过剩与房价下跌互为因果。当出现产能过剩时,产品价格下跌,企业利润下降,工资收入减少,就业恶化,结果必然是房地产价格下跌;房价下跌会导致房地产投资减少,钢铁、水泥等工业产品需求减少,产能过剩必然出现。

当前,我国的工业普遍出现了产能过剩现象,但房地产价格还相当坚挺。这符合资产价格“大牛市”的特征。因为房价上涨的时间持续太久,没有人相信房价会下跌,开发商的“降价促销”立即招来大批投资者抢购。当房价真正开始下跌,产能过剩的矛盾将更加尖锐,经济增长速度还将进一步放缓。

因此,唯有坚持“去房地产化”,努力调整经济结构,提升产业结构,中国经济才能迎来大有希望的明天。(作者系中国社科院金融所研究员)

 

分享到: 更多
今日要闻更多
国家主席胡锦涛任免驻外大使
习近平会见德国总理默克尔
贾庆林会见世界台湾商会联合总会参访团
北京新政策支持社会资本参与公立医院改制重组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称西班牙未向其提出援助请求
伊朗和埃及总统讨论不结盟运动目标和地区形势
马尔代夫国家调查委员会认定2月初政权更迭合法
美国称仍有“时间和空间”和平解决伊朗核问题
胡锦涛会见默克尔:维护全球金融稳定
温家宝:对欧债问题解决前景有担忧
北京周报中文E刊更多
2012年第8期
2012年第7期
2012年第6期
2012年第5期
2012年第4期
2012年第3期
2012年第2期
2012年第1期
专题导航更多

庆祝香港回归十五周年

15年前的7月1日,一个全球目光汇聚的时刻,一个亿万国人感动的瞬间。分离一个半世纪后,香港终于重回祖国怀抱。时光荏苒,东方明珠栉风沐雨,始终光彩依然。

2012年全国两会

2012年3月14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闭幕会,表决关于政府工作报告的决议草案。

辛亥革命100周年
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
重建之路——汶川地震三周年
叙利亚政局危机
视频更多
图片集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