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架绿顶帐篷、一块新漆的黑板、一盒粉笔、一本语文教材。昨日,在老师“上课了”的喊声中,盈江县芒璋镇岗勐中心小学开始了地震后的第一堂课。
31名四年级同学,身穿红色的校服,整齐地坐在帐篷教室里齐声朗读。五年级的语文课碰巧赶上学习课文《白杨》,老师用白杨树作比喻,告诉孩子们遇到困难时坚强和自强不息的意义。
学生上下课校长喊声作铃
岗勐中心小学是盈江地震灾区第一所复课的帐篷小学,四年级和五年级的100多名学生率先复课。
据副校长李新芬介绍,以往学校每学期至少进行两次突发事件逃生演练,这次地震中学校451名学生和10多名教师无一受伤。但学校所有教学楼都被震成危房,短时间内很难在教学楼中复课。
在向上级教育部门汇报后,解放军官兵很快赶至该小学搭建帐篷教室。目前,两个年级的学生所用的“帐篷教室”,都是由棉布制成,透气、通风、透明性都比一般帐篷要好。
李新芬说,为了保证这两个年级的学生能按时返校,学校落实责任制,每个老师负责一定数量学生“不管是打电话,还是直接家访通知,反正必须通知到每一个学生”。令人欣喜的是,两个年级3个班的学生,除确有特殊情况外,昨日悉数返校复课。
在3个帐篷旁的空地上,成都军区某部队官兵仍冒着烈日平整土地。为了让所有学生都能回到学校上课,他们还需要搭28个帐篷教室。
现场一名部队教导员告诉记者,余下帐篷最迟今天即能完工,届时将形成教室、寄宿学生宿舍、厕所和教师办公区等完整意义上的学校,所有孩子住宿、吃饭和上课都不成问题。
五年级数学教师杨绍用告诉记者,地震后,他和同事每天都要打电话,彼此打听什么时候复课,“落下的课可以补,但现在进出人员多,担心孩子们的安全”。
“下课了!”没有上课铃,李新芬站在帐篷外的操场大声提醒师生。
18所初中有15所已复课 小学全部复课
昨日,盈江县教育局局长李绍波接受南方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3·10”地震发生后,教育系统立即对学校危房的情况进行初步排查,派专家对教学设施受损情况进行评估,并针对不同学校各自的情况制定复课计划。
李绍波说,震后复课有两大困难,一是教室问题,二是寄宿制学校的吃和住问题。经过多方协调后,震后指挥部已将足够的帐篷、大米、棉被等物资,第一时间运往各受损学校,尽快恢复学校寄宿学生的住宿和生活。
昨日,盈江143所小学全部分年级复课,18所初中也有15所也已复课。“其他学校最迟将于将于3月21日复课。”李绍波说。
县城两所中学盈江一中和民族中学,地震中受损比较严重,全部学生复课难度大。但由于高考日期临近,教育部门尽力将有限的资源向高三年级倾斜,预计今天高三学生可以正式复课。
原有教室修补难度大、耗时长,而目前的帐篷很难度过即将到来的雨季,李绍波表示,学校将逐步转移到移动板房中上课。
据统计,全县目前需要1万平方米板房,经多方协调目前已经到位6500平方米,“尚有3500平方米板房的缺口,我们希望能得到社会各界帮助。”李绍波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