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英文新闻周刊 日本語 Español Deutsch Français English 中 文
微笑列车让唇腭裂患者重现微笑
• 2007-02-06 • 本刊记者唐元恺
我要打印
我要纠错
【字号:

 

“微笑列车”是一个非盈利性质的国际性儿童慈善与医疗教育组织。1999年初成立不久,它便与中国最大的慈善机构中华慈善总会开始合作。双方达成协议,由美方出资(为患者提供手术费用等),中方负责组织实施,为中国贫困的儿童唇腭裂患者进行初期矫治手术。如今,此项工作已经在中国形成网络,发展成为一个集慈善、民政、医疗多部门大协作的全国性慈善项目。按照中华慈善总会副会长彭玉的说法,这是迄今为止中国慈善医疗救助史上最大的项目之一。其医治范围已经从最初的4个省的4家合作医院拓展到全国的每一个省份,在30多个省、市、自治区,共选取了150多家医院作为手术定点医院,手术患者的年龄也从城市和农村最初的贫困儿童扩大到40周岁的贫困成年,目前已有10.1万余名贫困患者得到了免费的矫治手术治疗,这给他们带去的不仅是一张张崭新的面孔,更是一个个崭新的人生。2005年,在首届中华慈善大会上,“微笑列车”项目荣获国家民政部颁发的“中华慈善奖”。

去年10月底的一天,张正云被四川攀枝花市一家旅游俱乐部的负责人李理在会理县的集市上看到。“她站在集市的一角,看着来来往往的人群,孤独而又渴望的眼神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回到攀枝花,“女孩儿渴望的眼神一直萦绕在我脑海里,那是一种渴望微笑、渴望与人交流的眼神,我觉得应该帮帮她。”恰在此时,报纸上的一篇新闻报道让李理兴奋不已,“微笑列车”开到了攀枝花,要为贫困唇裂患者实施免费修复手术。他立即与当地的定点医院“市中心医院”联系,得到可以实施手术的肯定答复后,决定再去会理找“唇腭裂”的女孩……

经过3个多小时的手术,张正云先前唇腭裂的嘴被成功地缝合上,从此以后,她可以把笑意“写”在脸上了。

“大多数患唇腭裂孩子的悲剧并不是因为他们出生时有唇腭裂,而是因为他们的家庭贫困而无法得到治疗。”17岁的王丽说。她是“微笑列车”所救助的第一位中国患者。其父母是江苏蠡口镇的农民,当时在当地一家胶合板厂劳作,每月的报酬还不到200元人民币,要勉强靠这和政府救济款养活八口之家。

手术后,王丽恢复了正常的学习和生活。现在她就读于当地小学的四年级,虽然比同龄孩子晚了5年多,但终于可以过上“正常”的生活。“我最大的愿望是长大后做一名唇腭裂外科医生,为像我一样的患者免费治疗。”

“各地医院每年有能力为5万患者提供治疗,可每年实际治疗数只有2万余例,必须加强宣传,让更多的人知道‘微笑列车’,使更多的患者早日接受治疗。”彭玉副会长呼吁说。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今日要闻更多
中国东海海域领海基点已确定永久性标志
温家宝:坚定不移推进中日各领域对话合作
铁道部称实名购票制是否推广尚无定论
今起我国将有大范围雨雪 影响春运
中国版“国民收入倍增计划”正在加速推进
中国劳动者渴望缩小收入差距
公立医院改革试点五项主要任务公布
胡锦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刻不容缓关系全
美国希望韩国加入反导系统
四省市代省长、代市长通过正式任命 西藏选出新主席
北京周报中文E刊更多
2010年第1期
2009年第12期
2009年第11期
2009年第10期
2009年第9期
2009年第8期
2009年第7期
2009年第6期
专题导航更多

汶川地震:灾后重建进行时

2008年5月12日14:28,中国四川阿坝师专美术系钟楼的大摆停止了摆动,它与师专美术系大楼一起成为汶川地震最著名的标志性纪念景观之一。

1999-2009澳门十年

2009年12月,澳门回归祖国十周年之际,澳门理工学院一国两制研究中心发布的一项民意调查报告显示,82%的澳门人认为“一国两制”在澳门是成功的。

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
承载人类文明的“墙”
全球经济危机应对与策略
视频更多
图片集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