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俄罗斯大选尘埃落定,普京以接近64%的选票,毫无悬念地再次当选俄罗斯总统。正在参加全国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的全国政协常委、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执行理事长、前驻俄大使刘古昌此前就表示,普京第一轮当选毫无悬念。
普京当选符合俄罗斯的基本国情和主流民意
刘古昌说,选择普京符合俄罗斯基本国情,代表俄罗斯主流民意。俄罗斯历史上有崇尚强人的传统,“硬汉”普京得到了俄罗斯民众的普遍拥护和喜爱,他“民族领袖”地位不可撼动。此前,反对派的力量被媒体放大,实际上,普京的竞争对手根本难以“望其项背”。
俄杜马选举后,西方国家鼓动俄反对派大做文章,普京都做了妥善处理,既坚持原则,又比较开放。另外,普京连续发表了七篇竞选文章,详细阐述了他对俄罗斯内政外交、经济、民生、民族、军事等各个方面的立场和主张。这些都让反对派无话可说,有些反对派甚至最终也把选票投给了普京。
普京充分估计到,大选后西方还可能再做文章,鼓动反对派组织抗议集会。为此,俄罗斯邀请了大批外国观察员,在多数投票站安装摄像头,网络直播大选,充分展示公开透明。可以肯定,西方和反对派改变不了大选的结果。
普京的施政核心将是发展
刘古昌说,普京当选将给俄罗斯带来发展和现代化。2000年普京第一次当选总统时,施政的核心是国家治理。现在俄罗斯已走上振兴之路。再次当选,他的施政核心将是发展。在政治上放权,给梅德韦杰夫政府和地方政府更大的权力;放低进入议会的门槛,让各种政治力量广泛参与治国理政。在政治保持稳定的基础上,加大发展投入,调整经济结构,发展多元经济,逐步改变依靠能源和军工两个支柱来支撑国民经济的局面,重新工业化,发展制造业,发展实体经济,发展创新型经济。
在外交方面,三大走势已十分明了。首先,与独联体国家加快一体化步伐,打造欧亚联盟。第二,不当美国及西方的应声虫。普京非常透彻地认识到,俄罗斯与西方结构性战略矛盾没有改变,西方弱俄、西化俄的战略没有改变,俄罗斯只能走自己的路,让自己强大起来,决不能屈从于美国和西方的压力。普京归来,与西方的争斗会有所上升。第三是加大对亚太的投入,更积极地参与到亚太事务中。
27日普京在其第七篇竞选纲领文章《俄罗斯与变化中的世界》中高度评价中国,把中俄关系当作俄罗斯国际合作的首选。普京当选,有利于中俄关系向更高层次发展。
刘古昌说,他在3月4日政协小组讨论时提出,中国的外部环境发生了复杂的变化,来自外部世界的挑战和麻烦明显增多,而进一步加强中俄战略伙伴关系是中国重要的应对之策。
刘古昌说,此前的杜马选举已说明统俄党地位有所下降。目前有一种舆论说,有可能把人民阵线逐步打造成一个政党,和统俄党一起成为执政党。下一步怎么发展,还有待观察。(文/黄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