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经合组织(APEC)是亚太地区级别最高、影响最大、机制最完善的经济合作组织,现由太平洋两岸的21个经济体组成。亚太经合组织第十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将于2011年11月12日至13日在美国夏威夷举行,本次峰会的目标是实现“无缝的地区经济”,会议将集中关注三大主题:一是通过推进“下一代”贸易与投资问题,如供应链、绩效、创新以及贸易和技术,加强地区经济一体化和扩大贸易,并确定亚太“21世纪贸易协定”的大致内容;二是促进“绿色”增长,鼓励在绿色产业中创造就业机会;三是扩大监管合作,推进监管的一致性。
高调主办峰会
美国对此次峰会寄予厚望,为此进行了长时期的周密准备与预热,可以预料,此次峰会的主角必将是作为东道主的美国总统奥巴马。至于美国为何如此高调地主办此次峰会,表面上的原因是美国成为东道主,并且是自从1993年在西雅图主办APEC首次峰会之后,美国得以再次主办该峰会,但更深层的原因还在于此次峰会对当今美国政府具有特殊的含义与非同寻常的价值。
实际上,尽管2008年9月15日全面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已经过去三年多了,但美国至今仍未摆脱金融危机的困扰,美国经济仍然很不景气,GDP增长乏力,失业率高达9.1%,政府债务与财政赤字居高不下,“拼经济”成为奥巴马总统的头等大事,其成效将直接决定奥巴马能否在2012年大选中连任。在此背景下,美国格外重视“经济外交”,其重点之一就是瞄准在全球经济中增长最快的亚太地区。目前,亚太经合组织经济体占世界贸易的43%与全球国内生产总值(GDP)的55%、购买美国出口商品的58%,其市场共拥有27亿消费者,在美国最大的15个贸易伙伴中,该组织的成员就占了7个。美国当然绝不会放过主办此次峰会的良机,并且千方百计利用此次峰会满足自身的战略需要。
为全力配合此次峰会,美国国务卿希拉里近来异常活跃,又是在10月11日出版的《外交政策》上发表洋洋洒洒上万言的大作,提出所谓“美国的太平洋世纪”,又是接连四次发表“美国经济方略”的系列演讲。美国之所以如此在意此次峰会,乃是出于以下几点战略考量:其一,利用此次主办APEC峰会的机会,大力推销美国的“亚太自由贸易区”构想,以此抗衡东亚区域合作,并用“亚太”来冲淡“东亚”。与此同时,为防止美国被排除在东亚合作之外,奥巴马总统在此次APEC峰会之后,还将于11月19日首次出席在印尼召开的东亚峰会;其二,借此谋求亚太秩序主导权,并为美国“重返亚太”与“战略东移”服务;其三,借助在峰会上与有关国家签署“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协定”(TPP),企图主导构筑亚太经济合作新架构;其四,通过经济与安全双管齐下,谋取更大的亚太地缘战略影响力,进而抑制区域竞争对手。
此次峰会的一大焦点是美国所极力推崇的TPP,TPP于2006年由新加坡、新西兰和智利发起,其宗旨是促进地区经济合作,目前该架构包括9个成员,分别是澳大利亚、文莱、智利、新西兰、秘鲁、新加坡、越南、美国和马来西亚。美国力求在此次峰会上与上述八国甚至更多国家就TPP达成初步协议,借助所谓“高标准”的TPP,重新构筑美国主导的亚太经济新秩序,并以此来挤压甚至“解构”东亚区域经济合作机制。希拉里对此指出,“我们认为,贸易协议需要包含对工人、环境、知识产权和创新的严格保护,它们还应促进信息技术的自由流动和绿色技术的推广普及。我们希望,具有高标准的TPP能够成为今后各种协议的一个基准——并且发展成带来更广泛地区互动的平台,最终形成亚太自贸区。”
全球战略调整
从更大的视野来看,在美国高调主办APEC峰会的背后,还“潜伏”着其全球战略的大调整与大转折。为顺应“后金融危机时期”国际国内形势变化的需要,美国正在紧锣密鼓地大幅调整对外战略,美国的“战略大调整”主要体现在以下两大层面:
一是力图将对外战略的重点领域由“反恐”、阿富汗战争等国家安全事务,加速转向扩大出口、增加就业等经济增长事务,并为此而大搞“经济外交”,强调外交必须为提振美国经济服务。例如,希拉里在其“美国的太平洋世纪”一文中就指出,“我们对亚太经合组织的重视与我们把经济治理方略提升至美国外交政策的一大支柱是一致的。经济进步日益依赖牢固的外交关系,而外交进展则取决于牢固的经济关系。注重增进美国的繁荣也自然而然地意味着更加注重太平洋地区的贸易和经济开放。在我们力争实现奥巴马总统到2015年将美国出口翻一番的目标之时,我们正在寻求在亚洲扩大商务的机会。而2010年美国对太平洋沿岸地区的出口总额为3200亿美元,支撑着其85万个就业岗位。”
二是力图将对外战略的地缘重点由涵盖西亚与南亚的“大中东”,加速转向经济发展最有活力、最有前途的亚太,并为此而高调主办APEC峰会,积极参与东亚峰会,在亚太地区广泛运用软硬兼施与“扬长补短”的“巧实力”。所谓“扬长”,即发挥美国在亚太的军事优势、在亚太安全尤其是海洋事务上起“主导”作用;所谓“补短”,即弥补美国在亚太尤其是在东亚区域合作中的经济劣势,力图迎头赶上、后来居上,其目的既是为美国经济“脱困”服务,也是通过抗衡亚太崛起大国、确保美国的“亚太主导权”。
对于当前美国全球战略的“两大加速转向”,希拉里于10月14日在纽约发表的《美国经济方略》演讲就有明确表示,她指出,“我们正在更新我国的外交政策重点,将经济问题贯穿始终。随着我们结束伊拉克战争并开始从阿富汗撤军,我们正在作出一个重要的转折。世界的战略与经济重心正在东移,我们正更加关注亚太地区。我们不仅是亚洲的一个常驻军事和外交大国,而且也是一个常驻经济大国。”而在其《美国的太平洋世纪》一文中,希拉里更是强调了21世纪亚太对美国的极端重要性以及美国全方位的“战略东移”:“未来的政治将决定于亚洲,而不是阿富汗或伊拉克,美国将置身于行动的中心。亚太已成为全球政治的一个关键驱动力,今后10年美国外交方略最重要的使命之一将是把大幅增加的投入——在外交、经济、战略和其他方面——锁定于亚太。在亚太建设一个更成熟的安全和经济架构之时,美国对该地区的承诺至关重要。”
看来美国此番的确是卯足了劲要“重返亚太”,其实美国绝不只是“重返”而已,奥巴马发誓要做“太平洋总统”,美国想当“太平洋的警察”,但时过境迁、今非昔比,美国欲借高调主办APEC峰会谋求亚太主导权,势必将因私心过重与野心过大而难以得逞。
(作者是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世界政治研究所副所长)